《假如》課堂實錄
師:你們聽過神筆馬良的故事嗎?
生:聽過了。
師:今天再聽老師講講這個動人的故事。
發散說話
師: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要畫什麼?
生:我要畫一棟別墅給媽媽。
師:你真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生:我要畫許多許多的錢送給窮人。
師:你真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這世上還有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請看——(出示課件)
師:(深情講述)窗前的小樹在寒冷的`北風裡縮著身子,輕輕嘆息;樹上的小鳥又冷又餓,不住地哭泣;不幸的西西坐在輪椅上,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此情此景,你想說點什麼?
師:你願意幫助誰?為什麼?
師:你願意幫助小樹,是因為它在寒冷的北風裡——縮著身子,小樹很冷。我們來做小樹。“呼——呼——”北風一陣接著一陣,小樹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學生親身體驗:全體起立,在教師動情的朗誦中,學生“縮著身子,輕輕嘆息”。(動作模擬中理解“縮、嘆息”。)
角色轉換,師生對話:
“小樹小樹,你為什麼縮著身子?”
“小樹小樹,你為什麼輕輕嘆息?”
“小樹小樹,你現在最需要什麼?”
生1:我最需要陽光。
生2:我最需要溫暖。
生3:我最需要幫助。
生4:我最需要關心。
生5:我想給它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師: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小樹,多麼惹人憐愛!這位小女孩也和我們一樣,很想幫助這棵小樹。(師邊引讀邊在課件原句基礎上出示第一節詩。)
師:小女孩畫了什麼?(板書:太陽)
師:紅紅的太陽昇起來了,照在小樹身上,小樹小樹,現在你感覺怎樣?
生1:我感覺很舒服。
生2:我感覺很暖和。
生3:我一點也不冷了。
師:看到小樹再也不感到寒冷,再也不害怕冬天,小女孩的心裡——(很開心),我們的心裡也很——(開心)。讓我們快樂地讀讀小女孩和我們的美好心願。
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生1讀
師:小樹感覺到了嗎?
生2讀
師:小書感覺到溫暖了嗎?
生3讀
師:小樹特別喜歡這個紅紅的太陽,這個小朋友有一顆金子般的愛心。
學習第二節
師:還有誰需要幫助?為什麼?
生:因為小鳥呆在家裡“苦苦等待,餓得哭泣”,所以我們要去幫助它。
師:小鳥它在等待什麼?
生:等待媽媽給它找食回來。(師黑板上貼上“找食”)
師:鳥媽媽飛呀飛呀,會飛到哪些遙遠的地方呢?
生1:會飛到大森林裡去。
生2:會飛到田野裡去。
生3:會飛到北方的草地上去。
師:鳥媽媽飛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小鳥在家裡等待,小鳥會怎麼想,怎麼說?
生1:媽媽怎麼還沒回來呀?
生2:我肚子都餓扁了。
師:而小鳥呆在家裡,苦苦等待,餓得哭泣,此刻,小鳥最需要什麼?
生:穀粒、米飯、面碎……
師:善良的小女孩用馬良的神筆給小鳥畫——(板書:穀粒)
課件出示第二節詩
學生接讀——自由讀——個別讀
生1讀
師:感受到他對小鳥的關心了嗎?
生2讀
師:雖然這位小朋友有些讀錯了,我們還是感受到了他對小鳥的關心。
齊讀第二節
師:我們為什麼幫助西西?
學習第三節詩
師: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一下“沒有一雙好腿”給西西的生活帶來多少不便和痛苦嗎?
生:要去找食不能去。
生:上學校,腳不方便,不能去。
生:要想逛公園,坐上輪椅會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