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文化背景對高中生英語閱讀的作用
摘 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英語語言教學的重點之一,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文化背景因素,以擴大英美文化背景知識面來增強英語的綜合理解能力。
關鍵詞:閱讀理解能力;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
英語閱讀材料絕大部分是由英語為母語的作者所撰寫的,浸透著英語國家的文化。學生缺乏英美文化背景知識,不瞭解西方的社會制度、風土人情、民俗習慣、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就不能夠迅速而準確地理解英語語言資訊中所包含的實際意思和說話人的真實意圖,那無疑是在英語閱讀理解中設定了重重障礙。文化背景在閱讀理解過程中設定的障礙就像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要想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學生必須成為“打虎英雄”,把攔路虎趕得遠遠的,清除這些障礙。
一、文化背景知識在英語閱讀理解中的重要性
在閱讀過程中,僅具備一定的詞彙量及猜詞技巧是不夠的,學生的知識面和西方的文化背景亦是影響閱讀理解效能的一個重要因素。中西方文化差異帶來的英語學習的障礙是多方面的,突出地表現在學生的閱讀理解中。閱讀材料取材廣泛,形式多樣,涉及面廣,要做到理解透徹就必須有足夠的英語國情知識。因此,必要的背景與文化知識對閱讀理解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如果忽視英語文化性,缺乏背景知識,就會無法理解或完全誤解一些典故和熟語,造成文化“休克”,阻礙學生閱讀理解與閱讀能力的提高。文化背景知識包羅永珍,從廣義上講,它包括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文藝、宗教、習俗、禮儀、道德、倫理、心理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狹義上講,包括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如:日常用語、專有名詞、成語典故、民間諺語和形體表情等無聲語言。這些都能夠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
二、教學中傳授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更應該注重對文化背景知識的瞭解,加深對英語這門語言的瞭解。那麼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向學生傳授文化背景知識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問題,我認為主要的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交流或專題介紹
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國外文化方面的資料,如畫報、雜誌、圖片等,研究不同國家人民的服飾、裝飾、髮型等,使他們在這一過程中瞭解不同的文化、風俗習慣、審美標準,較直觀地瞭解外國藝術、雕刻、建築風格和風土人情。利用電影和電視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情況,各階層人們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房子,如何與朋友交往,進行什麼娛樂活動,有什麼節日,怎樣慶祝節日以及說話的表情、手勢等,然後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並講出自己的觀點。有時可以邀請中外有關專家以及曾經留學或訪問過英語國家的人士做這方面的專題報告、系列講座等。也可以建議學生多讀國外有關遊記、人口統計、民意調查、官方思想研究、時事評論等方面的書,從中瞭解文化。
2.閱讀文學作品
由於文學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導致了不同的文學現象的.發生,因此,要想了解新學語言國家的文化,閱讀一定量的文學作品會有很大幫助,從中可以找到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和資訊。教師應採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提高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培養,使他們能主動自覺地吸收並融入新的文化環境中,以增強閱讀理解能力。
3.差異比較
中西文化的差異應是教學中的重點。特別是初學英語的學生,總喜歡把母語和外語互譯,這種學習方法往往成為以後運用英語的潛在障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對詞語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必要的解釋,而且還應同母語進行適當的比較,以便使學生了解兩種文化的差異,從而掌握正確運用英語的方法。在教學中,可以採取比較的方式把教材涉及的內容分為兩大類:(1)衣、食、住、行方面的;(2)社會交際方面的。在向學生介紹一些文化背景知識的同時,重點講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英美文化的差異。例如:“dear(親愛的)”這個詞,在美國無論男女老少,上級下級之間都可使用,而且常用。可是在中國,“親愛的”這個詞就不能隨便使用,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4.英語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我們可以透過結交外國朋友,涉獵各種形式的文學作品,觀賞精彩的外國電影錄影,欣賞格調高雅的外文歌曲等各種渠道來了解外國文化。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只有這樣才能把英語教“活”。
B.W. Robinett在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一書中指出:“語言是社會的工具,語言的使用反映著一個社會的文化。”由於語言和文化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跨文化交際中,即使語言準確無誤,也會因文化蘊涵的不同而產生誤解。作為一名英語教學工作者,不但要自己學好,更要把學生教好。因此,對英美文化知識的瞭解過程是終身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