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閱讀附答案

《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閱讀附答案

莫言

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我要給你們講故事。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裡組織我們去參觀一個苦難展覽,我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放聲大哭。為了能讓老師看到我的表現,我捨不得擦去臉上的淚水。我看到有幾位同學悄悄地將唾沫抹到臉上冒充淚水。我還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學之間,有一位同學,臉上沒有一滴淚,嘴巴里沒有一點聲音,也沒有用手掩面。他睜著大眼看著我們,眼睛裡流露出驚訝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後,我向老師報告了這位同學的行為。為此,學校給了這位同學一個警告處分。多年之後,當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師懺悔時,老師說,那天來找他說這件事的,有十幾個同學。這位同學十幾年前就已去世,每當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這件事讓我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我再講一個故事:三十多年前,我還在部隊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辦公室看書,有一位老長官推門進來,看了一眼我對面的位置,自言自語道:噢,沒有人?我隨即站起來,高聲說:難道我不是人嗎?那位老長官被我頂得面紅耳赤,尷尬而退。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許久,以為自己是個英勇的鬥士,但事過多年後,我卻為此深感內疚。

請允許我講最後一個故事,這是許多年前我爺爺講給我聽過的:有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避一場暴風雨,躲進了一座破廟。外邊的雷聲一陣緊似一陣,一個個的火球,在廟門外滾來滾去,空中似乎還有吱吱的龍叫聲。眾人都膽戰心驚,面如土色。有一個人說:我們八個人中,必定一個人幹過傷天害理的.壞事,誰幹過壞事,就自己走出廟接受懲罰吧,免得讓好人受到牽連。自然沒有人願意出去。又有人提議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們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外拋吧,誰的草帽被刮出廟門,就說明誰幹了壞事,那就請他出去接受懲罰。於是大家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廟門外拋,七個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廟內,只有一個人的草帽被捲了出去。大家就催這個人出去受罰,他自然不願出去,眾人便將他抬起來扔出了廟門。故事的結局我估計大家都猜到了那個人剛被扔出廟門,那座破廟轟然坍塌。

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

1.用簡短的話概括前兩個故事的內容。(2分)

答:

2. 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2分)

答:

3.第三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什麼道理?(3分)

答:

4.第一個故事說每當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第二個故事說但事過多年後,我卻為此深感內疚。歉疚內疚有什麼區別?(4分)

答:

5.文章開頭結尾都說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有什麼作用?(3分)

答:

參考答案:

1.第一個故事寫了我為給一個參觀苦難展覽而沒有哭的同學告狀而深感歉疚。第二個故事我為頂撞了一個老長官而深感內疚。(2分,每個1分)

2.生活中做人要真誠,要允許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2分)

3.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做傷天害理的事,真理與邪惡並存。(3分)

4.歉疚覺得對不起他人,內心痛苦而慚愧;內疚指心裡感到慚愧而不安。第二個故事對方先傷害了自己,只是後來覺得要別人尊重自己自己也要尊重別人,沒有抱歉的含義。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感受。(4分)

5.一是貼合文題;二是結構上前後照應,使文章完整;三是隱含地告訴人們用故事說明道理。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