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夏至有什麼關係
從冬至起,地處北半球的我國即進入了數九寒天。那麼冬至夏至是什麼關係?下面隨小編一起去看看。
夏至和冬至在24節氣中是兩個標誌點,夏至一般在6月21或22日,冬至是12月21或22日,兩者相差半年,夏至在北半球是陽光日照最長的一天,冬至正相反,是陽光日照最短的一天。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夏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左右,我國的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的辦法,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現代天文部門透過研究太陽在黃道上運動的規律和日地之間的相對位置,來計算每天的日出時間和日落時間。“每年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但還是會有所差別。”
在我國境內,日出時間的差異並不算太大。這和地球繞太陽公轉有關,一年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全長為365.25天,但是曆法上的年為了應用方便,一年有365天,閏年時有366天,因此會有細微的差別。
日出時間是指太陽每天從東方地平線升起的時間,日落時間是指太陽每天從西方地平線降落的時間,日出和日落的時間會隨季節及各地方緯度的不同而改變。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