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分析試題”複習法有哪些呢?

“分析試題”複習法有哪些呢?

凡是高考狀元或教有所長的老師、學有所長的學生,幾乎無一不是研究高考試題的的行家甚至專家。

而要做到圍繞高考命題進行有效複習,首先就得掌握研究高考試題的正確方法。那麼如何有效地研究高考試題呢?下面介紹幾種比較典型的方法。

一、“三結合”研究法。所謂“三結合”,就是把《考試說明》、《評分報告》、教材內容這三者與高考試題結合起來。

《考試說明》規定了大的條條框框,高考試題則是體現《考試說明》的最好範例,兩者結合研究會看出很多門道。

每年國家考試中心都要組織專家,對本年度的高考試題進行評價,並將評價結果撰寫成《評價報告》。這個《評價報告》是公開發表的,多看幾份,就慢慢知道這些專家都是什麼“口味”了,也就瞭解為什麼說某題好、某題不好的標準是什麼了。如此,對高考試題未來走向的感覺也就更加明確了。

另外,還要善於把高考試題上有關教材的內容,再“還原”到教材上去。這樣就知道什麼地方會出題,什麼地方不會出題;什麼知識好出題,什麼知識不好出題了。

二、列表研究法。就是將近幾年的高考試卷放在一起,從題型、考查點、分值等不同的角度列表,一項項地進行對比分析。這樣就基本把握了高考出題的規律,從而做到心中有數。

三、“續寫教材”法。這種方法用於分析數、理、化試題最有效。比如說數學中的三角問題,教科書上可能舉了三個例子,你就將相關的高考數學題依難易程度編成例四、例五、例六……這樣就會發現高考數學試題到底難在何處,明白它到底是如何繞彎、如何設套的。

高考複習時應該善於揣摩出題人的心理,這就要做到“以本為本”,就是以當年的《高考說明》為依據。把當年的《高考說明》與前幾年的做一下對比,那些有差異的地方很可能就會是今年高考與前幾年高考有不同的地方。

一般同學都不太注意《考試說明》上的考試目的,而對考試內容卻很重視,其實考試目的才是高考出題的標準和靈魂,那些“考查……的能力,考查……的能力,……”看似空洞的話,也許就是考試中你不開竅的地方。在你遇到一道不會做的題時,不妨試著去這樣做:先回憶一下平時這種題大概是怎樣做的,它大致是考查你用何種方法和哪一部分知識去解決這種問題,然後再回到考試的那一題上去,看能不能迸出思維的火花。

四、“零存整取”的分散複習法

很多考生在制定複習計劃時,總是喜歡一天覆習一門功課,而且一下複習很長時間,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

在心理學的研究中,人們發現前攝抑制(先學習的內容對後續的學習內容產生干擾)和倒攝抑制(後學習的內容對先前的學習產生干擾)對人們的記憶與遺忘有重要影響。過於集中的複習既有前攝抑制又有倒攝抑制,而且容易使精神過分緊張,產生身心疲勞。

在學習內容簡單、量也少的情況下,可以採取整體反覆學習的方式,加深印象,提高複習效率。但現在我們的學習科目很多,內容也越來越複雜,我們就可以採用分散複習的方法來達到最佳效果。

以學習英語生詞為例,如果當天上午學習20個生詞,那麼,當天晚上集中複習一個小時就不如分散複習的效果好。我們可以當天晚上覆習30分鐘,第二天覆習15分鐘,第四天覆習10分鐘,一星期後複習5分鐘。注意複習時間間隔逐步加長。

一天中的時間安排也是如此,早晨集中半小時的時間複習生詞,就不及早晨複習20分鐘、中午複習5分鐘、晚上再複習5分鐘的'效果好。

正因為分散複習比集中複習效果好,所以利用“卡片袋”進行記憶是最有效的複習法。把卡片分為左右兩邊或正反兩面,分別寫上中文詞和英文詞,或者字母符號和字母符號的中文意義,公式名稱和公式的字母符號表達式等。然後自制七個紙袋或找七個信封,每袋內放置一週中某一天應複習的卡片。複習時,用手遮住左邊回憶右邊,或反之,遮住右邊回憶左邊(或看正面回憶反面),進行自我測驗。每複習一次,就在卡片右下角打一個小小的☆,☆越多,複習的間隔時間應越長。意義性不強的學習材料有了5個☆,有意義的材料只需3—4個☆,就可以收起來,等到考前再複習一遍。

一張卡片上如果記錄了多個要記的知識點,在複習時,要對回憶失敗的專案做上記號,下次主要複習做了記號的專案,未做記號的可複習也可不復習,以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

高三時,我發現自己得了一種很流行的病———浮躁病。浮,即不能深入,浮光掠影,只學到皮毛便沾沾自喜;躁,即自以為是,驕傲自滿,不能靜下心來踏實地學習,而是貪多求快,想一口吃成個胖子。這種病的根源在於急功近利,尤其是中上等的學生,更容易得這種病。有的人知識達到80%成熟就以為自己全會了,其實不然,那生疏的20%積累起來也能輕而易舉地將一個人打倒在地,高考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我為自己制訂了治療方案,強制自己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學,面面俱到而又突出重點。我為自己高三下半年制訂了總的目標:培養一個清醒的頭腦,善於思考的頭腦。這可以說是很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