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企業如何管理供應鏈
在普通使用者的心目中,亞馬遜是一家很牛的電商企業。事實上,亞馬遜不僅是電商巨頭,同時還是一家卓越的物流公司。亞馬遜物流+自從2015年正式在國內運營以來,已經獲得了部分電商企業的青睞,其中不乏網易考拉這樣的電商後起之秀。
可是你知道目前誰才是亞馬遜物流+國內最大的客戶嗎?是雲集微店,一家成立僅兩年的新型電商企業。據悉,它不但是亞馬遜物流+在國內的最大客戶,同時也是順豐在物流倉儲合作上的最大客戶。電商企業選擇第三方作為物流供應商,似乎都很難兼顧成本和質量之間的平衡,但云集微店找到了自己的應對管理之道,幫助業務快速做大,成為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最大客戶
物流是電商供應鏈的核心部分
近年來,供應鏈管理的先進概念逐漸深入人心,電商企業也不例外。早幾年前,京東能夠超越蘇寧成為數碼電器零售行業的新領導者,除了順應了消費習慣從線下向線上轉移的大勢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個因素就是供應鏈管理能力的勝出。
2015年京東CEO劉強東在一次講話表示,京東的庫存週轉天數為35天,而競爭對手的庫存週轉天數普遍還停留在六七十天,其運營效率高出一倍。如此看來,京東的勝出並不是單純的運氣使然,而是綜合實力的體現。
企業的庫存週轉天數低意味著資金使用效率高,能以較少的資金完成更大體量的業務,這對於企業保持著健康的現金流尤為重要。很多企業不是死於虧損,而是在資金鍊斷裂下被迫關停。對於體會最深的是,我想當屬那些曾經風光一時但最終突然陣亡的創業公司。當然,庫存週轉天數低還意味著企業整體運營成本遠比對手低,而效率往往和效益掛勾。企業運營成本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說明其擁有較強的競爭力。
電商企業的供應鏈中,沒有生產製造環節但多了個配送環節,所以除了供應商關係外,其核心基本就是倉儲、物流部分。在某種程度上,電商的供應鏈甚至可以等同於物流管理,它也是決定每單履約成本的關鍵所在。特別是在快消品和生鮮類目表現得更為突出,每單履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導致電商在這兩個領域的滲透率難以在短期內快速提升。
近兩年迅速崛起的社交電商雲集微店,在物流管理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憑藉其精選+特賣的模式,加上高效有序的管理能力,雲集微店成功地把庫存週轉天數降低至平均只有30天。這個資料處於電商行業前列,要知道沃爾瑪、亞馬遜的平均資料是40-45天,同樣也優於前面京東的`35天。當然這個週轉天數,與雲集的精選+特賣的銷售模式有一定的關係。但也不能否認雲集在供應鏈上強大的管理能力,使得它能讓產品的動銷更快,運營成本得以逐步下降。
物流管理對電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倘若無法管理好物流成本和服務質量,電商企業就會陷入成本困境,或導致使用者不滿影響業務發展。
物流之爭漸落幕,第三方已成為趨勢
關於電商採用物流自營還是第三方服務商孰好孰壞的爭議,由來已久。早年馬雲嘲笑京東自營物流是個笨重業務,認為自營物流模式走不遠。但如今回過頭來看,正是劉強東獨排眾議而上的自營物流為京東構建起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把京東帶到新高度。而阿里後來也積極推動了菜鳥網路的物流專案,以另一種方式進入了物流服務市場。
不過整體而言,電商企業採取第三方物流的比例還是更高。
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自建倉儲、物流前期投入很高,回報期又非常長,動輒上億、十數億甚至上百億的投資,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承擔得起。去年多家生鮮電商的倒閉,其中不少就是倒在大量資金投在自有物流之上而導致資金鍊斷裂。另一方面,雖然長遠看可以降低成本,但前提是需要達到一定的規模,即建成之後也未必就一定能達到降低成本的預期。
舉個自建物流的失敗案例。生鮮電商美味七七在滬上投資了上萬平方米的中央倉庫,還自建全程冷鏈物流,同時在冷鏈車和零單配送之間建立了40個商鋪站點作為中轉站。大把的銀子砸上去,但業務體量卻遲遲跟不上,自建物流非但沒有成為提高競爭力的利器,反而成為壓垮自己的沉重包袱。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認為,社會分工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且市場規模越大,分工程度越深。事實上,近年來電商市場的發展,也說明了這一點。以往,電商賣家通常以倉庫自建為主,只是把快遞配送分包給快遞公司。如今,隨著第三方倉儲物流服務商的產品和服務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放棄了自建倉儲的重資產模式,轉而選擇第三方的整體解決方案。比如雲集就是充分利用了第三方服務商的現有設施和資源,得以較低成本迅速在全國佈局物流網路,其現在全國擁有7個大倉,並將在今年拓展到10個,以更好地為使用者服務。這種輕資產模式的做法與美味七七的相反,而兩者的發展命運也正好截然不同,美味七七在去年關停,而云集微店則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現月營收突破了3億元。
即便是亞馬遜和京東等自營電商平臺,也開始逐步推動自有物流服務向社會開放。從短期來說是盤活閒置生產力,從長期來說是瞄準物流服務甚至是全供應鏈的龐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