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第一篇:《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牧童》)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激發興趣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嗎?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岩”,是唐代人。呂岩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後來唐代暴發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時局動盪,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後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並質疑。(師適時板書並回答學生的質疑)
鋪,鋪開。
弄,逗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你讀懂了什麼?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反饋,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麼,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詩人嚮往寧靜淡泊,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第二課時(《舟過安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衝情景。
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準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自讀理解,藉助課後註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迴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藉助風的力量。
5.彙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隻小漁船裡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彙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並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讚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透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第三課時(《清平樂·村居》)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詞的有關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重點難點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一)匯入,解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並不是題目。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名稱叫詞牌。“清平樂”的“樂”要讀成“lue”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後來才用來當做詞牌。
“村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村閒居的人家”。《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讀,正音
1.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難字正音,引導學生讀準:茅、簷、相、媚、翁、媼、亡賴、剝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
4.且讀且點評,讀出韻律節奏。
(三)再讀,解意
1.自由讀文,自主理解詞語意思
2.自由彙報自己第一次讀課文的收穫,老師引導學生解釋重點詞語:
茅簷:茅草搭的屋子。
醉裡:喝了酒後,微微有點醉意。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裡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
翁媼:老翁、老婦人。
鋤豆:在豆田裡鋤草。
無賴:音同“無賴”,這裡指頑皮、可愛。
3.小組合作,結合插圖和註釋,疏通句子意思
屋簷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髮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裡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4.再讀全文,學生質難問疑
(營造民主課堂,讓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有爭議之處,還可以展開討論)
(四)精讀、悟情
1.教師配樂範讀,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2.請學生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
3.學生配樂自由讀,邊讀邊悟。
4.請學生自由談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寧、悠閒、快樂、恬靜、幸福的平淡農村生活讓人陶醉使人嚮往。
(五)熟讀,成誦
1.小組內互讀,把所感透過朗讀表現出來。
2.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
3.熟讀成誦。
第二篇:《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重慶市九龍坡區鐵馬小學 潘濤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7個生字並正確書寫、運用。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詞。
2.進一步瞭解宋詞的有關知識。
3.藉助字典和課後註釋理解詩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詩詞的意思,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詩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一篇短文寫下來。
教學難點
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課前準備
1.瞭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我們每天都在編織著美麗的故事。這些故事飽含著我們的快樂、夢想和追求。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詞三首》也真實地再現了多彩的童年生活。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是《牧童》和《舟過安仁》。看看這幾個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們的影子。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牧童》。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讀詩,正字音。尤其注意“鋪、蓑”的讀音。
3.反覆多讀幾遍這首詩,透過,結合課文註釋,想想詞語的意思,想想這首詩大體寫什麼。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畫出來。
4.指名交流,適時點撥。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再讀古詩,想想每句詩的意思,可以與人合作。
2.彙報: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詩境,悟其感情
1.教師有感情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髮言,把所想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詩人呂岩借寫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發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鄉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讀詩,要求帶著和詩人一樣的感情朗讀。
6.練習背誦。
(五)總結學法,自讀感悟。
1.總結學習方法:剛才我們透過初讀詩句──瞭解大意──理解詩意──體會詩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學習了《牧童》。請你用這種方法學習《舟過安仁》。
2.自讀古詩,瞭解大意
(1)自由讀詩,要求讀準、讀通,看看註釋或藉助字典查不懂的詞。
(2)指明學生讀,正音。(注意讀準“篙、棹”)
(3)多種形式讀詩,要求正確、流利。
(4)自學,看看能否弄清詩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別提示:看圖理解是好方法。
(5)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3.再讀感悟,體會詩境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全班交流,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要求:內容具體,人物形象生動
(3)師生共同評析。
4.品評詩句,悟其感情
詩人透過細心的觀察,把兩個頑童刻畫得栩栩如生。猜猜詩人當時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情在觀察兩個孩童?(喜愛)
5.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六)拓展活動
1.課外讀讀寫兒童的詩。
2.推薦背誦楊萬里的其它詩。
第二課時
(一)樂調情
1.用學生熟悉的曲子唱納蘭性德的《長相思》。
2.學生交流有關宋詞的知識,教師適時小結。
3.板書題目,讀題。(強調“樂”的讀法)
4.介紹辛棄疾生平。
(二)讀入情
1.自由讀詞,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看看註釋或藉助字典查不懂的詞。
2.指數名學生讀,正音。(讀準:醉、相、媚、鋤、媼、亡賴、剝)
3.採用各種形式讀這首詩,要求:正確、流利。
(三)品悟情
1.自由讀詞,理解詞語意思,準備質疑。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引導。
3.同桌合作,結合插圖和註釋,理解句子意思。
4.全班交流,各抒己見。
5.教師範讀,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6.請學生自由談所想象的畫面。(特別提示: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的可愛的呢?)
(作者採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寫三個兒子的行動,刻劃他們的形象。小兒剝蓮蓬吃的那種活潑天真的神情狀貌,最有趣了!)
7.學生自由讀,邊看圖邊讀邊悟情。
(四)議深情
1.請學生自由談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2.總結: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詞也一樣。作者用精煉、生動的語句,透過寫景與敘事,創造了具有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描繪了一幅寧靜、悠閒的鄉村生活圖。這樣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歡、而且非常的──熱愛、嚮往、羨慕。讓我們一起再來背一背這首詞吧。
(五)佈置作業
1.同學們,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古代文化瑰寶,而宋詞則是這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豔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彷彿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婉動聽的歌。希望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讀讀宋詞,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2.從本課中選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詞,改寫成一篇短文。
3.用自己喜歡的曲子唱《清平樂·村居》給父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