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的來歷
冬至節氣的來歷
冬至,又名冬節、大冬、亞歲、小年、履長節。冬至的起源悠久。人們將冬至稱為“小年”,是因為周代建子,以十一月為正月,是新的一年的開始,秦漢又續沿其制,這個觀念一直流傳到今天。漢代改稱冬至為“冬節”、“日至”。從南北朝至唐宋稱冬至為“亞歲”或“歲首”。 冬至是24個節氣之一,古人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禮記·月令》載:“是月也,日短至。”
每年仲冬之月的冬至日,這一天日晝在一年四季中最短,所以又將“冬至”稱為“短至”。而冬至後,白晝從最短的一天逐漸加長,故冬至又稱為“長至”。由於有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最早在春秋時代古人透過土圭觀測太陽定出了這第一個節氣——冬至。《史記·律出》雲:“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易經》上也有“冬至陽生”之說。古人認為過了冬至白晝長了,陽氣回升,是個吉日。唐代詩人杜甫就曾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的名句,詩詠冬至這個節。《清嘉錄》中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曾是春節前最大的節日。古人認為,冬至是陽長陰衰的轉折點,過了這天,白天就開始一天天變長了,因而標誌陽氣初動的冬至是個好日子,並由此形成了一個傳統節慶。古代的帝王在這一天,除了祭天,還要接受群臣的朝賀。隋煬帝楊廣曾作有一首《冬至乾陽殿受朝詩》,就是記錄了他冬至日接受朝賀的情景。
在宋代,冬至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宋人金盈之的《醉翁談錄》記敘北宋的京城風俗:“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為三大節。”他還說:“俗諺有肥冬瘦年之語,蓋謂冬至人多饋遺,除夜則不然也。”意為宋代百姓的人情往來,要數冬至節的禮物最重,比過年送得還要多,故有肥冬瘦年之說。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也證實了這一說法。民俗中,冬至還是數九的開始。民間認為,冬至後的八十一天,寒冬才算過去,因而民間保留有塗畫“九九消寒圖”的習俗,形式多種多樣。有畫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紅筆或黑筆塗染一朵花瓣,花瓣盡而九九出,稱為九九消寒圖。有的是橫十畫、堅十畫,製成一個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塊圖表。每天塗抹一格、九盡格滿,稱為九九消寒表。有畫幾個中空的格子,選好幾個字,每字必須是幾劃。每日寫一筆,最後成為一句話,如“亭前屋後看勁柏峰骨”等語,稱為九九消寒句。 最雅緻的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畫,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
各傢俱體採用什麼形式,往往根據主人的愛好和文化素質而定。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民間冬至日有“觀兆測年”之俗,農諺有“冬至三九則冰堅”、“冬至有霜年有雪”、“冬至多風寒冷年豐”等,農家觀天象氣候變化,以預知來年的好光景。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冬至日到來的早晚,推測寒流到來的早晚);俗語也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 ,或“幹冬爛年”, “乾淨冬至邋遢年” 。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其他俗諺如“冬節夜最長,難得到天光”;“冬至無雨一冬晴”;“冬在頭,賣被去買牛,冬在尾,賣牛去買被”;“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冬至天氣晴,來年百果生”;“冬至蘿蔔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喜歡學武術的少年,要在冬至這天拜師學藝,古時稱為“看冬”之俗。冬至節,民間習慣贈鞋,其源甚古。《中華古今注》說:“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獻襪履表》亦有“亞歲迎樣,履長納慶”的句子。後來,贈鞋於舅姑的`習俗,逐漸變成了舅姑贈鞋帽於甥侄了。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過去主要是手工刺繡。送給男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為花鳥。 冬至節,舊俗也要由學董牽頭,宴請教書先生。先生要帶領學生拜孔子牌位。然後由學董帶領學生拜先生。山西民間有“冬至節教書的”的諺語,說的就是這種尊師風俗。至今民間仍有冬至節請教師吃飯的習俗。晉西北習慣用燉羊肉招待教師,其情盛濃。
過去為人傭工扛活的,習慣在冬至節與東家結算工錢,準備回家。東家按傳統要設宴招待夥計,並且相互商議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農村個體戶企業,還保留此俗,在冬至節設宴共飲。 冬至掃墓叫“過冬紙”。人去世未滿三年,後代掃墓應在清明節“過春紙”,以後才“過冬紙”。冬至掃墓,因為冬天少雨,陽光充足,在山野舉行祭祖較為方便,也藉此郊遊,起娛樂身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