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的備課
我們都清楚一堂好的美術課常常是從備課開始的,在現代教育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備課也就顯得更加重要,以前我們只是備教師和學生的內容,現在我們又要在美術教學中加入媒體教學的內容,隨著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美術教師不斷地把多媒體輔助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入到教學課堂,[小學美術論文]淺談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的備課。多媒體輔助教學正以其自身獨特的優勢越來越多地佔據美術課堂教學探索和研究這一塊陣地,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研究內容不斷深入,涉及範圍也不斷拓寬。但是我們不容忽視的是怎樣用最少的媒體來達到一個最理想的效果,這就是我今天要談的話題。
一、關於小學美術教學的多媒體備課
小學美術課由於其豐富的教學內容,多樣的教學形式,靈活的教學方法,特獨的個性化教學而受到學生的喜愛。近年來大部分小學美術教師為了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對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也對人類發展的本質進行了很大鑽研,把人的培養放到教學的第一位,讓兒童在美術教學中能夠更多好地發展他們的個性,同時在鍛鍊他們的創造能力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要上好一節美術課,都會去做一個充分的課前準備,這不光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而用現在的教學要求來衡量一節課的優劣,教師在備課時更注重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注重選用不同的教學媒體和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給他們提供更多的直觀形象的審美物件,幫助兒童更快捷地掌握學習方法,讓他們尋找到正確的學習途徑,美術論文《[小學美術論文]淺談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的備課》。備課的方法和形式也從傳統意義上的“備課”中走了出來。它更注意改變備課本身的方式,注意從改革課堂教學的目的出發改變備課的方式。備多媒體課就是結合現代教育技術而進行備課改革的一種。
所謂備多媒體課,就是教師利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裝置,以傳統的備課形式為基點,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的特點,將課堂教學中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包括文字、聲音、圖片、動畫等)根據一定的教學過程設計、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有序地整合在多媒體計算機中,以便於利用以計算機為主要裝置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種備課方法。
我們很清楚,多媒體備課並不是在備課時將多種媒體簡單地相加在一起,而是要透過多種媒體的最佳化組合,整合利用,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優勢把各種教學內容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小學美術課中運用多媒體備課,與傳統的備課相比較,有其自身較明顯的特點:
(一)、多媒體備課的內容大大拓展,而且更注重多種形式教學資料的整合化。
多年來,“口耳相傳”,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根深蒂固地影響著我們美術教學的每一環節,教師們在備課中較注重向學生說些什麼,讓學生思考些什麼,回答些什麼,做些什麼練習等內容,也就是說,我們的備課內容是以語言文字為主。這種方式決定了不少教師的備課是透過手寫為主完成,所我們也備課為“寫教案”,教師們的教學目標制定、教材分析、教學過程設計等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來,教學檢查中我們也較注重文字教案。而備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的課從內容到方式都超越了傳統意義上備課的範圍,它要求教師在備課之前先有基本的教學分析及教學設計,同時根據教學的要求收集各種有助於教學的資料,這些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圖片材料、實物材料、音像材料等;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把備課前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整理,透過不同的手段把不同的材料“整合”起來,使之能更好地用於教學,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二)、備資訊化參與教學的課需要多種媒體的配合協調使用。
我們所準備的教學材料既要符合教學內容的需要,又要符合課堂教學形式的需要,同時還要保證在教學過程中使教師較方便地協同使用,所以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對多種形式的教學材料進行合理地“整合”,使之符合教學的各種需要,這種整合的手段就需要用到多種現代化媒體。比如,巨大的實物無法進入課堂,我們可以透過照片掃描(或直接用數碼相機)成圖片、錄影等形式來轉換,微小的`實物可以透過影片展示臺或攝像機進行放大展示,用計算機處理可以使各種圖片變得更美觀和符合需要,透過剪輯可以把不同時段的內容編輯在同一段錄影內等,從這中我們可能看到,現在更多地把多種教學媒體資料整合在計算機中,製作成“課件”再用於教學。
二、資訊科技的參與和應用使課堂教學更直觀
美術課中需要運用大量直觀的形象進行輔助教學,而由於教學設施尤其是教學資料的嚴重缺乏,使美術課曾不得不象上語文數學那樣以教師講、學生聽,也就是以語言文字為主來進行備課和教學。這種現象曾較大地阻礙了美術課的教學改革,因為美術課僅僅以文字表述是大大不夠的,它要求教師“寫好教案”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有些什麼樣的教學環節,這些教學環節能給學生提供哪些審美物件,如何更好地進行啟發和引導等。資訊科技的參與和應用於備課正好滿足了這一需要,美術課由於其審美性的特點,要求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各種欣賞與審美資料,教師的演示過程又要讓學生看得清楚明瞭,有些風景與現場環境還要求能給學生身臨其境的直觀感受,學生的作品能較全面地展示在每個學生的面前,這些要求是傳統的備課方法幾乎無法完成的,而資訊科技的參與能較好地完成這一項項特殊任務。這些量大、涉及面廣的教學材料能透過網路搜尋以及計算機技術很好地整合在一起,透過多種視、聽為主的裝置讓學生體驗線條、色彩、形體、音樂等外在形式的美,也能讓學生從中體驗情感、體驗創造,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
美術欣賞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教材中某些欣賞圖片,往往由於質量的原因,難以符合欣賞教學要求。在欣賞教學中,利用電腦的特效去調整、校正教材中圖片在色彩上的偏差,調節畫面的對比度、飽和度、清晰度,還這些圖片的本來面目。還可以播放與畫面內容有很強聯絡的錄影,使學生對欣賞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引起心靈的共鳴。例如:在欣賞《民間美術作品》這一小節內容時,由於我國的民間藝術門類眾多,品種多樣,給我們的備課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如何在短短兩、三節課上講述那麼多的內容,給我們出了不小的難題。好在有了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和先進的資訊科技,在講述《皮影》的時候,我們備課時剪取了一小段傳統的皮影戲,讓學生們身臨其境的去欣賞古代的皮影藝術,從而認識皮影,進而瞭解皮影。利用多媒體手段,不僅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新穎,更加提高的學生對於民間藝術的興趣,以便於學生在課後可以更多的關注我國的民間藝術。
三、資訊科技的參與和應用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資訊科技具有影象、圖形處理軟體,它們都有能夠隨時更換畫面的功能。當要更換畫面時,只須通過幾個操作命令就可以更換畫面的區域性或全部的顏色,還有諸多的工具如畫筆、調色盤、噴槍、橡皮等可以輕鬆作畫,使其表現方式更具個性,尤其是在設計圖案教學中,更能施展計算機豐富的表現力。例如:在《彩陶元素裝飾畫》這一課中,要求學生先簡化圖案的外形,再組合成新的彩陶元素裝飾畫。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事先設計好多種線描裝飾畫,讓學生給圖案添上豐富的顏色,運用計算機的強大功能,使圖案快速調換顏色,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不同色彩所帶來的不同感受,提高了學生的色彩感受能力。這樣在實踐中開啟心智,發揮想象,盡情創作,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學生的創作熱情源於美的啟迪,也是透過繪畫的形式達到鞏固新知、發展思維、反饋資訊的目的的一種訓練過程,更是反映教學效果的主要環節。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利用學生的好奇、愛動、爭強、樂勝的心理,運用資訊科技,演繹情境,進行啟迪誘導,激起學生強烈創作欲,鞏固所學知識、技能,因材施教,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不斷地最佳化資訊科技,充分發揮其作用,並符合教材體系,就能最佳化課堂教學,突破教學難點,解決教學重點,並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又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開拓了視野,激發了興趣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從而更好地推進了新課程改革的長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