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論文:淺談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的策略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透過聽說讀寫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高年級學生的作文培養應從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應建立一種以“人”為本的、從學生的需要和發展出發的、能將人的性格培養、情感陶冶、審美情趣、個性發展、習慣養成等人文教育因素與寫作能力、技巧統一起來的全新的作文教學機制。結合本人教學實踐,我認為高年級的作文教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尋求突破。
一、拓展閱讀,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梁啟超曾說:“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要指導學生作文,首先應教會其如何讀書。”的確,把閱讀與寫作比喻為“吸收”和“傾吐”的關係,不吸收豐富的養料,就寫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多讀”是關鍵所在。
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在平時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常常發現,很多學生或沒有材料可寫,或表情達意不夠流暢、準確、生動,歸根到底是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語言經驗。基於這樣的實際,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透過加強課內外閱讀,讓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從而提高寫作能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離開閱讀,學生對事物的表達將是無序而枯燥的。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和寫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就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除把課堂還給學生外,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閱讀可採取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多看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閱歷閱讀的各種書籍。閱讀的內容和範圍不作限制,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的均可,越廣泛越好。正好,學校也給我校學生提供了這樣的讀書平臺,即開放學校圖書室,學生可以隨時借自己喜歡的書讀,還可以互相借閱。為此,我堅持引導學生定期去圖書館看圖書、借圖書,定期更換從家中帶來的與大家“共享”的書籍。並且每晚讀半小時的書。有了廣泛的閱讀,學生就能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同時在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中,使學生產生了語感,激發了靈感,有了語感和靈感,作文就水到渠成、自然流瀉輕鬆的事。
二、結合課文學習,重視讀寫結合,提高讀書效益,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不動筆墨不讀書”,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應該把讀書筆記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效益,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積累本,並自己給一個名字,堅持要求學生摘錄所閱讀文章的好詞、好句、好段,寫讀書筆記,或寫閱讀感受。通過幾年的訓練,學生的詞彙量增加了,寫作素材豐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其次,重視仿寫訓練。主要是指導學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用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或者真實的感受,借鑑別人的某些寫法,寫出富有個性的文章。葉聖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課程改革後,語文課本中有更多內容豐富、教育意義深刻、寫作指導特效的課文。於是我就透過詞、句、段、篇的教學和朗讀訓練培養學生欣賞文字的興趣和能力,透過學習作者怎樣觀察、思考、表達,讓學生掌握表達技巧和如何佈局謀篇,滿足學生模仿課文表達生活,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平時要多讀,特別是課文中佳句、佳段、優美詩詞、情感細膩的情節等,讓學生多讀、識記、理解。每當教到佳句、佳段時,我繪聲繪色地朗誦,甚至帶上肢體動作表演一番。當學生興趣高漲時,教師不失時機地說:“同學們想想寫出這樣的優美語句來呢?如果想,請多讀幾遍,記住囉,作文指導《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之我見》。”並讓學生思考這些佳句、佳段在我們寫作時怎樣恰當地運用到作文當中去。當然,仿寫要由易到難,從仿句到仿段、仿篇。讀寫結合,以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和寫不能固定成一個模式,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探索,舉一反三,因人而異,真正調動學生積極性,仿中有發,仿中有創。如我在教學《秋天的懷念》、《地震中的父與子》兩課後,讓學生仿寫,這裡主要是仿寫課文中母與子、父與子之間的親情這一內容,以《我和爸爸》或《媽媽給我的愛》,用真實地事例寫發生在自己與父母之間的事,聯絡自己的心理、情感等寫出獨特的體驗。學習了《北京的春節》,體會老北京過春節時的傳統習俗及其蘊藏著的豐富民俗文化內涵。以此來仿寫自己在過春節時和北京的孩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並寫出自己的心情。教師教學每篇課文都尋找學生習作訓練點,天長日久什麼內容、什麼方法都在仿寫中學過,寫起來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短時間就可完成練習,也對作文始終有著濃厚興趣。有了興趣,還怕學生寫不好作文嗎?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嚮導”。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對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學的材料的興趣”。可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對此,我主要是透過在班級中營造讀書氛圍,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首先,我透過引導收集關於讀書的名言名句營造氛圍。透過引導,學生蒐集了“書猶藥也,善讀則可以醫愚。”;“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等多個熱愛讀書的名人名言。學生收集名言後,我還組織學生交流,並選擇代表性的名言請書法好的學生寫出來,張貼在班級牆上。其次是動員、引導學生從家中帶來自己喜愛的書充實班級圖書櫃,在班級中創設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讓學生產生一種追求讀書的神聖感。再次,利用家長會的機會,由學生向家長彙報從課外閱讀中得到的收穫,請家長介紹自己引導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方法和經驗。實實在在的人和事,打動了廣大家長,他們自覺地為孩子創造閱讀環境。如: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自己的`小書架等,父母帶頭讀書、讀報,做孩子閱讀的榜樣,主動與孩子討論書中的問題。我鼓勵學生養成隨時寫日記的習慣。每學完一篇思想深邃,飽含激情的文章後,我總是讓學生談談感受體會,讓學生從中挖掘出寫作素材,寫讀後感,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每當寫大作文前,先指導學生說,然後再習作,使學生有話好寫,以提高寫作興趣,每次是在自然而然地寫作,沒有給學生壓力,學生就快樂作文。
四、師生賞識習作,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對於學生的作文,我們應該允許有差異,允許失敗,充分信任,熱情激勵。不要要求優生的習作都寫得像優秀作文一樣,也不要把後進生的作文和優生對比。教師應充分以賞識的心態和賞識的思維方式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熱情鼓勵,促使學生找到“作文我能行”的感覺!這樣,無論作文能力如何的學生,他們都會毫無顧忌地推出,自認為可取之處。即得到同學肯定和賞識,又學到了別人許多長處,受到啟迪的同時,便不知不覺地走出了“不會”作文的低谷,滿懷信心地向成功邁進。因為成功是人人所企盼的,渴望成功,獲得成功和體驗成功的快樂,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最佳途徑之一。小學生大多對自己充滿信心,具有好表現的心理特徵,時刻渴望得到老師肯定的評價。以人為本,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教師經常性的正面評價,是學生感受愉悅的根本所在,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環節。
總之, 作文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教師做作文教學中的有心人,耐心不斷的摸索,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作文教學的質量定能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