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基礎考試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前的字母填在後面答題框內。(本大題共5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50分)
1.天體系統的級別和層次,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A.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B.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
C.太陽系――地球――銀河系――總星系
D.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2.地球是太陽系一顆特殊的行星,主要體現在
A.是太陽系中體積、質量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質量最小的行星
C.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D.既有自轉運動,又有公轉運動
3.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大氣、水、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是
A.重力勢能 B.生物能 C.太陽輻射能 D.風能
4.太陽活動對地球造成的影響有
A.誘發地震和潮汐現象 B.產生“磁暴”和“極光”
C.誘發潮汐現象和降水量變化 D.干擾電離層和無線電長波通訊
5.圖1中能正確地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圖1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2,完成6~7題
6.圖中①、②、③、④四點表示的節氣正確的是
A.①——春分日 B.②——秋分日 C.③——冬至日 D. ④——夏至日
7.最接近遠日點的是 圖2
A.① B.② C.③ D.④
8.地球上晝夜交替的週期是
A.一恆星日 B.一太陽日 C.一恆星年 D.一回歸年
9.東經121°比東經120°的地方
A.區時早 B.地方時早 C.無法判斷 D.地方時晚
10.圖3中虛線表示水平運動物體的初始方向,實線表示其偏轉方向正確的是
讀“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
構造圖” 4,回答11~12
題。
11.圖4中①表示
A.地幔 B.地殼
C.地核 D.軟流層
12.岩石圈位於
A.①頂部
B.②的全部
圖4 C.①的全部和②頂部
D.③外部
13.關於地球外部圈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的外部圈層聯絡密切,但和內部圈層沒有關係
B.大氣圈是由大氣組成的簡單系統
C.生物圈包括大氣圈底部、水圈全部
D.水圈是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
讀“地球表面受熱過程示意圖” 5,回答14~
16題。
14. 圖5中字母表示大氣逆輻射的是
A. A B. B C. C D. D
15. 近地面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
A. 大氣逆輻射 B. 太陽輻射
5 C.地面輻射 D.大氣輻射
16.對地面起保溫作用的是
A. A B. B C. C D. D
17、下面表示熱力環流的示意圖6,正確的是
讀圖7“氣壓帶風帶分佈示意圖”,完成18~20題
圖3 圖
6
18.圖中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代表字母是
A. A B. B C. C D. D
19.對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有重要影響的是
A. A B. B C. C D. D
20.位於B、C之間的風帶是
A. 東北信風帶 B.東南信風帶
C.盛行西風帶 D. 極地東風帶
讀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氣溫距平變化” 圖
8,完成21~23題
圖7
21.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氣溫總體發展趨勢是
A.持續下降 B.波動上升 C.無法判斷 D. 保持平穩
22.1860年~2002年間,全球最暖的年份在
A. 1878年 B. 1917年 C.1998年 D. 2002年
23.以下不屬於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是 ...
A. 海平面上升
B.整個水迴圈過程發生改變
C.農作物的生長條件發生變化
D. 臭氧層“空洞”擴大
讀“氣壓帶與風帶的變化”圖9,完成24~26題
24.A、B、C三圖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 A B. B C. C D. 無法判斷
25.關於氣壓帶和風帶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A圖表示南半球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
B.B圖表示北半球夏季氣壓帶風帶南移
C.C圖表示北半球冬季氣壓帶風帶南移
D.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相反
26
.受甲氣壓帶和乙風帶交替控制,且只分布在緯
度30-40度的大陸西岸的氣候型別是
A. 地中海氣候 B. 溫帶海洋性氣候
C. 溫帶季風氣候 D. 沒有這種氣候型別
27.世界洋流形成的主要動力是
A.大陸輪廓 B.地球自轉偏向力
C.盛行風 D.地球運動的速度
讀圖10“太平洋洋流分佈圖”,完成28~31題
28.關於北半球中低緯度洋流分佈規律的敘
述,正確的是
A.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B.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C.大陸東岸為寒流
D.大洋東岸為暖流
29.洋流對海洋漁場分佈有重要影響,圖中最
有可能是寒暖流交匯形成的漁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圖9 30.暖流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增溫減溼 B.降溫減溼 圖10 C.增溫增溼 D.降溫增溼
31.能將①處被汙染的海水帶到②處的洋流是
A.A B.B C.C D.D
32.有關水資源與人類社會關係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水資源的數量會影響一個地區的經濟活動效益
B.水資源的質量會影響一個地區經濟活動規模的大小
C.不同生產力條件下,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社會影響不同
D.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的問題
33.我國水資源時空分佈特點是
①西北多、東南少 ② 夏秋多、冬春少 ③東南多、西北少 ④春秋多、冬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4.我國北方水資源相對於南方更短缺,根本原因在於
A.降水量少、用水量大 B.降水量少、水迴圈活躍
C.降水量多、用水量大 D.北方河流少於南方
35.下列措施屬於開發水源的是
A.加強宣傳,提高公民的節水意識 B.海水淡化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 D.改進農業灌溉技術
36.導致喜馬拉雅山脈由海洋變成“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A.外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風力堆積作用 D.內力作用 讀“四種地貌景觀圖”11,回答37~38題。
37.四種地貌景觀形成中,能量主要來自地球內部的是
圖11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8.四種地貌景觀形成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9.地殼運動改變著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態,褶皺構造可形成
A.高大的山脈和谷地 B. 寬大的裂谷 C.斷塊山地 D.火山
40.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主要成因是
A.風力侵蝕搬運作用 B.風力搬運堆積作用
C.流水侵蝕搬運作用 D.流水搬運堆積作用 讀圖12“三大類岩石相互轉化圖”,完成41~42題
41.圖中①、②、③分別代表
A.岩漿、沉積岩、變質岩 B.沉積岩、變質岩、岩漿
C.變質岩、岩漿、沉積岩 D.變質岩、沉積岩、岩漿
42.圖中a、b、c、d分別代表
A.冷卻凝固作用、外力作用、變質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B.重熔再生作用、冷卻凝固作用、外力作用、變質作用
C.外力作用、冷卻凝固作用、變質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D.變質作用、冷卻凝固作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43.有關河流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與內力作用有關
B.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與外力作用有關
C.河流地貌分為侵蝕地貌、搬運地貌
D.河流地貌只分佈於河流入海口處
44、有關河流地貌對聚落分佈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高原地區地勢高、氣候寒冷、沒有聚落的分佈
B.山區聚落均呈條帶狀沿交通線發展 圖12 C.山區聚落主要分佈在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上
D.河流兩岸因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成為聚落最密集的地區
45.各個自然帶都具有的特徵是
A.相對一致的地表形態 B.完全一致的氣候型別
C.各自然帶之間有明顯的分界線 D.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