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安的種子讀後感怎麼寫

安的種子讀後感怎麼寫

《安的種子》是一本頗有禪意的繪本,每個孩子都是千年蓮花的種子,尊重它原來的樣子,鄭重地給出等待,享受陪伴孩子的過程。那麼怎麼寫一份讀後感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安的種子讀後感(一)

我在聽我的搭檔星宇講繪本《安的種子》,投影儀上每一張圖片像定格的電影鏡頭,讓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安的種子讀後感。這本繪本以前讀過好幾遍,但以這樣的方式讀,更抵達內心。結束時我分享說:我覺得我就是安。今天聽的過程裡,我一直沉浸在深深地感動裡,有掛著眼淚的微笑、有釋然後的舒心、有自我洞察的喜悅。

讀後最大的感受是:在適宜的時間適合的地方,種下屬於你的種子。因為我們的春天都會來到。

只要,你,還記得,你的種子是什麼。

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故事裡三個小和尚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老和尚把三顆"幾千年前的蓮花種子",分送給三個小和尚:一個名字叫本,一個名字叫靜,一個名字叫安。我曾經也像急功近利的本,要第一個種出千年蓮花。也像用盡心思的靜,把種子種在金花盆裡。所以,像本和靜一樣,我曾經也種死了"種子".而我也希望像安一樣,有一天,和交給他種子的師父、和曾經一起種下種子的師兄弟們一起享受這個的畫面:在"盛夏的清晨,在溫暖的陽光下,古老的千年蓮花輕輕地盛開了。"

我感受到了讓我我感動的根源,感受到了我自己的狀態:我在漸漸成為安。而安,是我這麼久這麼久以來的理想。

故事裡有兩條線:一條是拿到種子的本和靜,只圍繞"種種子"這一件事所做的各種徒勞無功的事情。一條是安,在每一個普通的日常裡,除了"種種子",只埋頭做當下自己要做的事情。這樣的兩條線,對比著我們每個人身處的"外在"和"內在".

"內在"是,我珍惜我的種子,所以我在接到手心裡的那刻,把它放在了一個布袋裡,掛在我的胸前,從此,沒有摘下來。是我去集市買東西,遇到那個賣藕的人,他和我閒聊中,我就知道無論是千年的種子還是普通的種子,都要生長在適合它本質的環境裡。是我掃雪、做齋飯、挑水時享受眼前小事的順其自然,是我堅信理想在心,慢慢等待的喜悅。是我知道什麼時間種種子。

什麼時間就做什麼事。悠然地做事,安靜地和自己在一起。於是我的內在就讓我和我自己連線起來,也和自然連線起來。

總有聽我講課後的朋友說,你說的真好。

我微笑著說:能說出來的好,是因為我先做出來了。

《安的種子》讀後感(二)

從孩子出生第七天開始,我們就開啟了親子共讀的時光。在這1642天裡我們一直堅持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閱讀。孩子從無意識輸入到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形成習慣。一路走來,從沒真正執筆寫過什麼,今天有幸成為小黑魚繪本工作室的學員,為了如期交作業提筆寫離開學校後的第一篇讀後感。真是沒有壓力就沒動力啊,為了能如期完成作業豁出去啦。

第一次讀 《安的種子》時應該是在一個微信公眾裡,當時並沒有細讀而是快速瀏覽,對故事裡的精美畫面沒有多大印象,而三個人故事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時我的孩子只有三歲多,個人認為目前自己的孩子不太適合閱讀這本書,就沒有去更深入的細讀。不過《安的種子》一直在我的書單裡,我在等待,等我的孩子適合時我們一定會一起閱讀《安的種子》。

今天讀《安的種子》是在逗媽的建議下,找個安靜的時間,在一個安靜的環境,慢慢品讀這本安靜的書。拿起書,仔細看著封面,在漫天飛雪的寒冬裡,一個小男孩手中捧著一顆種子,從男孩專注的眼神裡看出他很珍惜這顆種子,彷彿在思考著這顆種子的最佳播種時期。開啟書的內頁,一棵光禿禿的大樹映入眼簾,作者好像在暗示我們天寒地凍,冰封大地,動物冬眠。此時不是播種的最佳季節。

在一座廟宇的大殿裡,坐著本、靜、安。師傅分給他們每人一顆古老的蓮花種子。"這是幾千年前的蓮花種子,非常珍貴,你們去把它種出來吧。"

拿到種子後……我第一個把它種出來!本想。

怎麼才能種出來呢?靜想。

我有一顆種子了。安想。

本跑去尋找鋤頭。

靜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安把種子裝進小布袋裡,掛在自己胸前。

等了很久,本的種子也沒有發芽。

等不到種子發芽的本憤怒的刨掉了地,斷掉了鋤頭,不再幹了。

我一定會種出千年蓮花來。靜想。

雪下大了,我先去把廟門外的雪掃一下吧,讀後感《安的種子讀後感》。安想。

靜將選好的金花盆搬來,放在溫暖的房間裡。

安接著清掃門前的積雪。

靜用了最名貴的藥水和花土,小心的種下了種子。

安和以前一樣做著齋飯。

靜的種子發芽了,靜把它當成寶貝,用金罩子罩著它。

清晨,安又早早去挑水。

靜的小幼芽因為得不到陽光和氧氣,沒幾天就枯死了。

晚課後,安像往常一樣去散步。

春天來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種下了種子。

不久,種子發芽了。安欣喜的看著眼前的綠葉。

盛夏的清晨,在溫暖的陽光下,古老的千年蓮花輕輕的盛開了。

故事中的本,靜、安三個人代表了三種性格特點,本是一個性情急躁,急功近利的人。做事沒有考慮後果,種子能否種發芽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否"第一".靜是一個性情細膩,華而不實的人。做事細膩過於謹慎對種子無微不至,但是他錯過了季節,導致種子成長出來的幼苗枯死。安是一個性情平和,淡定踏實的人。安則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事物,知道萬物皆有時,生有時,長有時,衰有時,亡有時。他掌握了大自然的發展規律,等待合適的時機栽下種子。最後只有他的種子長成盛開的千年蓮花。

世間萬物,都有著它本身的發展規律,我們應該遵循自然發展規律。其實教育也應該如此,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應該結合孩子的年齡、心理、生理等特點,遵循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讓孩子自然健康的成長。

《安的種子》讀後感(三)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當一粒種子選擇親吻大地的那一刻,他就開始了與大地相容一起經歷風雨的洗禮,一起感受成長的歡喜;當我們帶著第一聲哭啼向世界宣告我們的存在時,你我滿心好奇得踏上播種自己人生的未知之旅。對於這個世界,對於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我們猶如那顆"千年蓮花種子"般無物可比。沐浴著父母無私的關愛,我們猶如雨後的春筍般茁壯的成長,無憂無慮。當有一天,我們在懵懵懂懂中聽到了一個詞"自己",我們開始在好奇和新鮮中尋找並探究"我要做怎樣的自己".我們開始有了打造自己的想法,開始學會了在跌跌撞撞中認識自己,並且不斷的提升和完善自己。

世界因為千形百態的萬物而更加美麗動人,人生因為豐富多彩的經歷而更加絢麗多姿。老和尚的三顆千年蓮花種子分別給了三個小和尚"本"、"靜"、"安",三顆一樣的千年蓮花種子因為不一樣的種法收穫了不一樣的命途。本的急功近利,靜的循規蹈矩,安的從容淡定,安然等待。小故事,大人生。當我們一起在沐浴夏天的清涼,欣賞那滿塘盛開的動人的荷花,呼吸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時,我們是否會靜靜的思考:這三種迥然不同的結局,千差萬別的心境其實就是我們生活的小縮影呢?

曾經一臉青澀的我們也懵懂過,那些年少輕狂的日子裡,我們無數次的對這個世界宣讀那些我們曾經寫下的誓言,我們渴望有屬於自己的舞臺,急功近利的想一展自己所學,急於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存在和價值。可是,年輕的我們卻忘記了靜靜的審視自己,靜靜得了解這個我們還未曾真正的開啟的世界。年少的我們總以為只要有想法,似乎就可以實現"給我一個槓桿我就能撬動整個世界".時間會告訴我們,那些曾經急功近利的慘痛經歷會告訴我們,現實和理想總是會有一些距離。一味的急於求成只會矇蔽我們智慧的雙眼,我們忘記了思考我們為什麼出發,怎麼出發。"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人生的懵懂從此刻開啟。

在跌跌撞撞中,我們學會從中吸收教訓,學會了去總結和探討自己。青春的稜角已經在每一次的碰壁中變得沒有那麼分明,經驗的'積累讓我們更容易憑藉自己的直覺和經驗去界定怎麼樣去做。萬物皆處在變化之中,我們忽略了事情的本真卻活在自己界定的思維空間中,沒有從根源去看待事情,這樣的我們很多時候在做著"盲人摸象、閉門造車"的事情,卻無法真正的耐心全觀事情的全貌。我們為自己播種固定的技能,卻永遠也不能失去我們隨時創新性的本領。"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人生累積的豐富累積。

經歷了人生的貼蕩起伏,我們漸漸明白了:當方向錯誤的時候,停下了本身就是一種前進。人生的每一個機會就如那顆"千年蓮花種子",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是否會帶著那顆感恩的心去認真把握這難得的機遇?是否會淡定從容的去看清事物的本質而不是將我們的思維強加其上?在人生的洪流中,我們能夠陽光自信的笑對每一天,可以寵辱不驚得做最好的自己。"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畢生精華的提煉萃取。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匆匆行走的人生路上,有太多的誘惑和障礙會擾亂我們。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鼓勵自己在這條播種自己的人生路上堅守內心的寧靜,平和淡定堅持做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帶著那份對生活的熱情,攜著那份對萬物的尊重,輕裝前行,淡定從容讓自己這顆獨一無二的種子開出美妙的人生。

安的種子讀後感(四)

年初我在西城青少年兒童圖書館為女兒還借圖書時,偶然從書架上找到一本國產繪本名叫《安的種子》。本想借來湊湊數,隨便看看,誰知讀後卻欲罷不能。每讀一回,都讓我感觸一回,猶如品茗一般回味無窮。人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已很少會被觸動了,隨之而來的多是世故、固執和自以為是。而恰在此時《安的種子》悄然走近我的視野,宛如一股清風吹進我的心靈,讓從前執迷的自我發生了一場心靈深處的反思與變革。

安的種子》講的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但它卻蘊涵了很深的哲理。在隆冬時節,寺院裡的老師傅分給三個徒弟每人一顆千年蓮花的種子,並告訴他們這非常珍貴,讓他們去把它種出來。拿到種子後,三個徒弟各有主張。徒弟本想第一個種出來!徒弟靜想怎樣才能種出來?徒弟安想我有一顆種子了。於是在不同的想法下他們有了不同的做法。本跑去找鋤頭,直接把種子埋在雪地裡;靜查詢種植書籍,挑選名貴花土與藥水,併為種子配備金花盆、金罩子和暖房等;而安卻在大家忙於種蓮花時坦然為寺院繼續做著採買、掃雪、做齋飯、挑水等工作,照常做日常功課和散步……最終持不同心態的三個徒弟得到了不同的結果,本的種子沒有發芽,他摔斷了鋤頭不再幹了;靜的種子發芽了,但是為了保暖被金罩子罩住了,使它得不到陽光和氧氣,沒過幾天就枯死了;安的種子在春天種在了池塘的一角,慢慢的生根發芽,並在一個盛夏的清晨輕輕地綻放了。

每每合上這本書,都會讓我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作為孩子的家長,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呢?但是真正成龍的又有幾個呢?家長們常常會說:“我的孩子天生不是那塊料。”難道孩子一出生就已經決定了一生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當父母們飽含深情地望著剛剛呱呱墜的孩子時,不啻於得到了一顆千年蓮花的種子。大家最終的想法都是希望看到自己的種子能夠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那麼該怎麼做呢?是違背自然規律地拔苗助長?還是水到渠成地自然生長?徒弟本、靜、安正好代表了三個型別的父母:第一類是不顧孩子生長規律一味蠻幹地家長,結果是他們只能有三分鐘熱度,幹得快失敗的也快。第二類是自作聰明的家長,他們有知識有文化,與第一類家長相比更有智慧。他們對孩子呵護備至,並會想方設法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或學習條件,可最終大多數孩子還是會失敗。因為家長們始終不明白溫室裡的花朵是無法經歷暴風驟雨的。遺憾的是這樣的家長比比皆是。第三類是胸襟博大、淡定坦然的家長。他們不會為孩子成長中的小榮譽小挫折而患得患失。他們會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看著孩子慢慢成長。這在我們現在這個浮躁而功利的社會中是多麼難能可貴呀!

經過反思使我看到自己的狹隘,我為什麼不能做一位像徒弟安一樣的母親呢?現在我釋然了,平和了更淡定了。比如我不再為女兒挑選大部頭的書看了;不再為女兒不喜歡上興趣班而煩惱了;也不再強迫女兒做她不喜歡的功課了……孩子需要順其自然慢慢長大,任何的拔苗助長都會適得其反。現在我願把這本書推薦給天下為人父母者共分享,願天下每位父母都能種出千年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