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工資的計算方法
導語:其實,對於全月滿勤的員工來說,按照21.75或者按照實際出勤日,或者按照實際計薪日,哪怕按照自然月,滿勤的員工,全月工資都是固定的。那麼比較頭疼的就是有異常情況的了。下面小編為你整理的每月工資的計算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每月工資的計算方法
1、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4、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2、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1、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2、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3、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入離職薪資請假的計算
大家都知道,月薪計薪天數是21.75,但每個月其實的實際計薪天數都是整數,不可能是小數。那麼計算時,是數出勤天數,還是扣減缺勤天數,就勢必會導致兩個資料不一致。即我們常說的正演算法和反演算法。
舉個栗子
比如,員工2016年12月19日入職,薪資10000,假設入職之後不請假。那麼出勤天數為10天,缺勤天數12天。12月共計22個計薪日(出勤日,本月無法定帶薪假期),滿勤計薪天數為21.75天。
當月工資:
正演算法:10000/21.75*10=4597.70
反演算法:10000/21.75*(21.75-12)=4482.76
此種情況,正演算法結果大於反演算法結果。
在這裡,正演算法,反演算法哪個對員工,或者說,對企業更有利,主要就是比較當月計薪天數和21.75的大小。如果當月計薪天數大於21.75,那麼正演算法會對員工更有利,但會出現極端的情況,比如當月計薪天數23天,員工是當月第二個工作日入職,那麼當月薪資=月薪/21.75*22,反正還要多月當月工資。同樣,反演算法,如果員工最後一天入職,當月薪資=月薪/21.75(21.75-22),員工還要倒找工資,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實際操作中,一般都是正反演算法結合來使用。國家對於這個細節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所以公司一般統一規定,所有員工一視同仁。比如計薪天數<11天,按照正演算法計算,計薪天數≥11天,按照反演算法來計算。
有一種看似規避了這個不一致的演算法
1、正演算法:工資=月薪÷21.75×月計薪天數×(出勤天數比例)
2、反演算法:工資=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數×(出勤天數比例)
3、月計薪天數=(月出勤天數 + 法定節假日天數)
4、出勤天數比例= 21.75÷(當月應出勤天數+法定節假日天數)
拿正演算法舉例
工資=
月薪÷21.75×月計薪天數×(出勤天數比例)
月薪/21.75*月計薪天數*21.75/當月應計薪天數
月薪*月計薪天數/當月應計薪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