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道冬至養生食譜
1、蘿蔔燉羊肉
從冬至日起一定要常吃羊肉燉蘿蔔,這是皇家御膳“冬至”日的首選菜餚。蘿蔔與羊肉共燉,不但有去羶作用,還有助消化的功效,能補脾腎,壯筋骨,御風寒,且補而不膩,消而有度,不易上火。
原料:羊腿肉、蔥、姜、陳皮、料酒、白胡椒粉、鹽、雞精、香菜末。
做法:羊腿肉洗淨,切寸塊備用;鍋中水沸後,放入羊肉塊,大火再次煮開,撇開浮沫,撈出羊肉,衝淨羊肉上的備水備用;砂鍋水開後,放入蔥、姜、陳皮,放入羊肉、料酒、白胡椒粉,煮半個小時;蘿蔔切寸塊備用;把蘿蔔放入砂鍋中,煮十幾分鍾至熟,放少許鹽、雞精調味,出鍋前撒上香菜末即可。
2、胡蘿蔔羊肉餃子
關於過“冬節”的習俗,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那麼,冬至吃餃子也與養生有關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冬季人們易生凍瘡,而傳說中張仲景所使用的食材如羊肉、辣椒確實有行氣血、防寒的作用。吃了餃子後,可以讓人周身血液上湧,兩耳發熱,寒氣頓消。胡蘿蔔性溫,可調補中焦和腸胃等。而羊肉補氣養血、溫中暖腎。非常適合氣血虛、胃寒的患者。
原料:胡蘿蔔一根(約150g)、羊肉餡250g、大蔥一根(約50g)、生薑一塊(約20g)、花椒20g泡開水5大匙、生抽2茶匙(10ml)、料酒1茶匙、香油1茶匙、鹽1/2茶匙、美極鮮味醬幾滴(可無)。
做法:胡蘿蔔和蔥姜清洗乾淨備用,花椒衝乾淨後用開水泡30分鐘左右;洗好的胡蘿蔔用擦絲器擦絲後剁碎,蔥和生薑剁碎備用;泡好的花椒水(用來去羊肉的羶味)逐次加入羊肉餡中,攪打至羊肉上勁;加入蔥末和薑末攪拌均勻;加入剁好的胡蘿蔔碎,加入上述各種調料攪拌均勻;擀皮,包餃子。包成自己喜歡的形狀,下鍋煮熟開吃!
3、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原料:糯米300克,花生米適量,赤豆適量,蔥末適量,香芹末少許,熟芝麻少許,臘肉適量,鹽適量,雞粉少許,水適量。
做法:把糯米先用水泡發濾幹水份,赤豆提前一天泡軟備用。花生米去皮,準備薑末香芹末,熟芝麻,臘肉切片過水備用。熱鍋下油,爆香臘肉,撒薑末,倒入糯米,花生米,赤豆不斷翻炒,最後撒少許鹽和雞粉拌勻了,倒入電飯鍋,水一定不能放多了,剛好和臘肉糯米平水即可。等電飯鍋跳閘後,開蓋撒上熟芝麻和香芹末即可。
4、粟米龍眼粥
粟米人腎、脾、胃、手足太陰、少陰經。《本草綱目》說:“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龍眼營養豐富,是珍貴的`滋養強化劑。長期食用,強體魄,延年益壽,開胃健脾,補體虛。可見,冬季以粟米龍眼粥為食,有補心腎、益腰膝的作用,適用於心腎精血不足,心悸,失眠,腰膝痠軟者。
原料:粟米100克,粳米50克,龍眼肉15克。
做法:將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鋁鍋內,將粟米去殼,淘洗乾淨入鍋,加入龍眼肉,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熟,加入白糖攪勻。
5、欖菜腰果雞柳
冬至後吃堅果最養生了。堅果是植物的精華部分,一般都營養豐富,含蛋白質、油脂、礦物質、維生素較高,對人體生長髮育、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有極好的功效。
原料:整雞腿4只,洋蔥1個,紅洋蔥1個,青椒1個,1湯匙,紅蔥頭2茶匙,熟腰果15顆左右,黑欖菜2湯匙,薑片2塊,植物油適量,米酒1湯匙,老抽3茶匙,生抽1湯匙,辣椒油1-2茶匙,醬油、生粉、糖、鹽、水和油適量。
做法:先將雞用用基本調料醬油、糖和鹽適量先醃10分鐘,然後生粉、水和油適量再醃5分鐘。快火下油起鍋,爆香蒜蓉,紅蔥頭,薑片,下雞塊快火炒香外表至金黃,再下少許水,蓋上蓋燜2分鐘或至全熟,盛起備用。快火下油起鍋,爆香洋蔥,紅洋蔥加少許鹽略炒至軟,再加入雞塊略炒,下酒快速炒勻再燜30秒,再加入餘下汁料快手炒勻,最後加入腰果,黑欖菜熄火拌勻即可。
6、炒雙菇
大家都知道蘑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研究報道表明,蘑菇維生素A含量很高,如果在冬季常吃蘑菇能有效預防感冒。蘑菇中還含有一般植物中稀有的維生素B12,具有增加紅血球、預防貧血症的功能。炒雙菇補益腸胃,化痰散寒。這道菜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原料:水髮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黃酒、薑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淨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後,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後,放味精、鹽,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