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理學

每天學一點行為心理學

每天學一點行為心理學

坐地鐵的時候你是不是會下意識地坐靠邊的位置?看到鏡子或者反光的東西你是不是會停下來照一照?你是不是總會被“好聽的話”所欺騙呢?那麼你是否知道其中所蘊含的心理學道理呢?本節目會帶領大家來剖析一下這些現象背後的心理學。

當初也認可了別人的意見,事後卻不承認

某公司舉行員工運動會,總務部派出一支隊伍參加接力賽跑。其中A君說:“我跑得比較慢,讓我跑第三棒吧。”於是,參賽隊員圍繞順序問題展開了爭論,最後決定讓A君跑最後一棒。他們的戰術是讓前三棒的人儘量快跑,爭取更多的領先優勢,以給最後一棒的A君贏得更多的心理優勢。

然而比賽中,事情並沒按預期的發展。總務部的前三名選手表現都很出色,當把接力棒交給最後的.A君時,還處於第一的位置。可是,A君接棒後不斷被人趕超,最後只獲得了第三名。當大家都在為失敗感到懊惱時,隊伍中的B君卻開口說道:“所以我就說嘛,當初我就不同意讓A君跑最後一棒。”事實上,當初在大家討論出場順序的時候,B君也認可了大家的意見,那麼為什麼現在卻不承認而且還編造出一些藉口呢?

害怕自己失敗

像B君這樣,看到別人失敗就說“所以我就說嘛”的“事後諸葛亮”不在少數。這種人一般具有確信自己永遠正確而且爭強好勝的性格。他們虛榮心強,希望得到別人的尊敬和認可。

可是,在大家商討對策的時候,他們沒有堅持己見和說服別人的勇氣。這是因為,他們擔心一旦大家採納了自己的意見而失敗的話,自己將無地自容。

因此,“所以我就說嘛”,只是結果出來之後才敢說出口的臺詞。不過,他們並不甘於沉默,而且也不喜歡被別人無視,總想說點什麼以引起別人的注意。說句難聽的,其實這是內心怯懦的一種外在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