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哲學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對費爾巴哈表現的雙重態度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對費爾巴哈表現的雙重態度

【摘 要】費爾巴哈無疑是一位在馬克思思想發展史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對青年馬克思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有著深刻影響。文章透過對《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中異化勞動和共產主義兩個概念的考察入手,結合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突出了此時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雙重態度。

【關鍵詞】異化勞動;共產主義;黑格爾辯證法;雙重態度

在馬克思前期思想發展的程序中,的確受到了來自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影響。但是,費爾巴哈的一些概念和範疇已經被馬克思應用於更加廣闊的現實經濟生活領域,因而不僅是在內容上,同時也在方法上獲得了更進一步的發展,這樣就使馬克思有可能發現並克服費爾巴哈的侷限性而繼續前行。

一、異化勞動的提出及其意義

從思想來源來說,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既受益於費爾巴哈的類本質思想同時又吸收借鑑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費爾巴哈看到了人本質的異化,但他僅僅把異化侷限於宗教之中,他僅把宗教看作人本質的異化,認為只要揚棄宗教就可以回到人本身。馬克思同意費爾巴哈的觀點,認為人不應當異化,現實中的異化狀態必須被揚棄。然而,馬克思並沒有重複費爾巴哈的觀點,把自己僅僅侷限於宗教的異化,而是把異化推廣到現實的經濟生活之中。他從當前的經濟事實出發,透過對異化勞動的分析揭示了私有財產的本質和起源。

與此同時,馬克思又吸收了黑格爾否定之否定辯證法的合理因素,他在《手稿》中指出:“黑格爾的《現象學》及其最後成果―作為推動原則和創造原則的否定性的辯證法―偉大之處首先在於,黑格爾把人的自我產生看作一個過程,把物件化看作失去物件,看作這種外化和外化的揚棄;因而,他抓住了勞動的本質,把物件性的人、現實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為他自己的勞動的結果。”因此,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提出雖受益於費爾巴哈,但卻又孕育著辯證法的萌芽。

費爾巴哈並沒有進一步研究異化的來源,他對現實、感性只是從感性直觀的方式去理解。馬克思則認為異化是以實踐的形式表達出來的。這也正是馬克思越出費爾巴哈的地方,他已經開始把自然界理解為一種現實的、具有歷史維度的感性活動了。異化勞動是資本主義私有制之下的表現,這實際上已經涉及到了生產關係。這也為後來轉向歷史唯物主義和發現剩餘價值學說開闢了先河。並且,生產勞動無論異化與否對整個社會生活和全部人類歷史都有著決定性作用的這一觀點顯然已經蘊含其中了。

二、對共產主義的論證及其方法論特點

在《手稿》中,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論述:“透過人並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佔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自覺的而且儲存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也是深受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影響、從人本學的角度來批判異化勞動與作為異化勞動產物的私有財產。這裡對異化勞動的揚棄只是揚棄作為異化勞動結果之私有財產的消極形式而非簡單的否定財富;對人的本質的復歸也是在全部人類歷史發展成果基礎之上的人的全面復歸,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到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因素。

除此之外,“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只是由於它的物件的存在,由於人化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的。五官感覺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歷史的產物。”這樣幾近於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係的論述也正是馬克思超越費爾巴哈的地方。費爾巴哈認為主體和賓詞是思維與存在的真實關係,這依然只是按照感性物件而非感性活動去理解物件。馬克思此時已經從現實的經濟事實的分析入手,歷史唯物主義的合理因素已經慢慢萌芽發展起來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馬克思已經越出了費爾巴哈的哲學了。

三、黑格爾辯證法的系統批判與改造

馬克思充分肯定了費爾巴哈是“唯一對黑格爾辯證法採取嚴肅的、批判的態度的人”,但是,費爾巴哈在批判黑格爾哲學時,把它所包含的合理的辯證法也一併拋棄了。費爾巴哈“只是希望使宗教完善化,哲學本身應熔化於宗教之中”,但他也只是建立一種愛的宗教,並且他的愛是無力的,人在他那裡也不是現實歷史中的人。馬克思的不同之處在於他肯定了辯證法所包含的批判的、革命的要素,即把人的自我產生看作一個過程,看作異化和這種異化的揚棄,他指出了黑格爾的合理的思想是透過及其保守的形式表達出來的。

首先,馬克思指責了黑格爾把在客觀和感覺上屬於人的一切實體都變成了精神實體,並認為只有精神是人的真正本質;其次,黑格爾確實理解了勞動是人的本質的自我確證,然而他承認的勞動只是一種抽象的精神勞動;最後,為了反對黑格爾把精神看作人的本質,馬克思在繼續論述了對人的本質的規定,“人作為物件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個受動的存在物;因為它感到自己是受動的,所以是一個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物件的本質力量。”在費爾巴哈肯定的人是受動性的存在物基礎上,馬克思把人能動性的一面也加入了對人本質的規定中。這樣,馬克思運用費爾巴哈的人本學重新考察了黑格爾辯證法,而不是簡單地把形式和內容顛倒過來就結束了。

雖然在《手稿》時期是馬克思深受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的影響,但馬克思透過對當時經濟現實的研究和對黑格爾辯證法合理要素的繼承,從而批判地改造和擴充套件了費爾巴哈的原則和方法,也為自己的思想發展開闢了通向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