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歷史學科組備課計劃

歷史學科組備課計劃

每個學科的備課計劃都不一樣,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歷史學科組備課計劃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歷史學科組備課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學計劃、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為指導,按照新課程目標的要求,以提高課堂效率為切入點,達到掌握基本歷史知識,形成豐富的歷史想象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初步瞭解人類社會是從低階向高階不斷髮展的、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等學科的歷史觀,學習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目的。

二、學情分析;

學生思想上存在有副科不重要,不願意進行深入的研究,不願意花時間進行背誦,再加上甲流的影響,使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更有部分學生基本只做選擇題,不做問答題。從上學期期末的調研考試的情況來看,儘管學生的成績普遍不行,但我們也發現有些學生對歷史學科興趣較差,加上上學期慶國慶、防甲流的影響,學生對歷史沒有形成整體的清晰的認識,夾生飯較多,這對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挑戰,也對交教師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較短的、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而且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既掌握好新學的知識,又能降以前所落下的知識彌補上來,這都曾加了課堂教學的難度。

三、工作目標:

1、做好學生思想工作,讓他們真正瞭解歷史學科在中考中的地位,使我校歷史教育教學達到全區乃至全市一流水平。爭取保住全區總評前三名的位次。

2、搞好常規教學,向45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效率。

3、全方面研究中考探討歷史複習模式,努力提高歷史複習效率。

4、指導學生學會答題應試,提高考試成績。

四、具體工作:

1、加強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優勢,搞好中考複習。時間:每週一上午8:30--10:00

2、組織好兩次模擬考試,認真閱卷、登統、講評及分析試卷。

3、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瞭解中考資訊,學習他人長處為自己服務。

4、加強中考研究,篩選各種資料,處理各種資訊,指導中考。

5、抓好臨界生,,培養特優生,為五中取得好成績做貢獻。

6、堅持備課組長簽字制度,每週五集體備課,時間為上午8:10—9:10

7、支援學校搞好2月23日的評估工作,準備好各種資料。做好做課工作。

8、全面探討複習課新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9、參與班級管理,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級管理和學生思想工作,使學生儘快適應初三學習生活,並保持昂揚的學習熱情。

10、搞好主題研究和說、講、評工作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11、聽課,不少於30節。

12、搞好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常態教學的主題研究。

13、參加質量月活動,搞好講、評工作。

五、複習階段:

第一階段:(xxxx年3月初----4月中旬)依託課標和《考試說明》迴歸課本,夯實基礎,使學生學會積累知識,運用知識,拓展知識。

第二階段:(xxxx年4月中旬----5月中旬)打破教材體系,強化專題複習,落實主體知識,構建知識網路。

第三階段:(xxxx年5月中旬----中考)模擬訓練,查漏補缺,進行適當的學習方法,解題方法的指導。

六、教學進度:

3月1日----10日

2周

完成世界歷史下冊新授課教學

以《學歷水平》為練習指導

3月11日----4月20日

6周

完成專題複習

以《中考說明》為資料

4月21日----5月20日

4周

專題複習階段

以《指南》為複習資料

5月20日----中考

4周

熱點分析,查漏補缺,迎接中考

各種測驗,各種複習資料,各種相關練習

歷史學科組備課計劃2

為全面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打造“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的自主高效課堂,進而為期中期末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依據《古寨中學xxx——xxxx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工作配檔》及歷史組工作計劃,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常規工作方面

1.開放課堂:

本學期,初一歷史團隊由蘇海英、鄭建2位老師組成。兩位老師多年任教初一歷史,對於教材把握到位,駕馭課堂的能力強,所以計劃在本學期輪流開放課堂,實現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在開放課堂的過程中,同備課組其他老師都參與聽課,及時開展評課,指出優點,點明不足,提高團隊的整體實力。

2.教案:

嚴格按照學校要求,堅持手寫教案,體現歷史學科新授課、複習課及講評課各種課型的教學流程,同時認真落實“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的要求,在細節處下功夫,如:三維目標如何整合書寫,評價任務的設計等。課後及時敘寫教學反思,針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研討解決方法,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3.備課:

備課要做到“五備”,備課標、備三維教學目標、備教法、備學法、備教後記。充分發揮備課組力量,加強集體備課。利用每週一第1、2節課的集體備課時間,搞好教師個人的二次備課,分析教材、討論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集二人之力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交流教學心得,及時反思。兩位教師依照學期教學計劃,要做到“六統一”: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重點,統一教學要求,統一基本作業,統一單元測驗。

二、主題集體備課

每週一上午為初一歷史備課組的集體備課時間,利用集備時間,對《中學歷史課程標準》和教材進行充分解讀和研究,依據課標及考試說明,集中2個人的智慧確定重點,解決疑難問題,交流各自的教學心得,打造高效課堂。

三、青年教師培養暨幫帶工程

初一備課組將積極參加兩位老師的展示課的聽評課活動,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促進初一備課組的.整體提升。

四、單元檢測

初一歷史上冊共四個單元,24課時,4個單元拓展,由於歷史學科的學科特點加上師資、課時所限,擬將單元檢測安排在期中、期末考試前各一次,考試形式採用百分制,可安排在課堂上考完當堂立即閱卷、統分,考試內容大致分為選擇題、填空題、材料解析題、簡答題四種題型,主要檢測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生難字的寫法,及時查漏補缺。

單項比賽

初步擬定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規範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探究精神,初一歷史備課組決定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歷史基礎知識點”的競賽活動。

具體要求如下:

1.競賽內容:以教科書中涉及1——12課的歷史基礎知識點為主。

2.參賽物件:初一級部全體同學。

3.參賽要求:

參賽者要複習、掌握課本1——12課相關知識。(注意1、字的寫法。2、重要的歷史人物、事件、重要的時間和地點。)

4.競賽形式:採取筆試形式,答題時間30分鐘,題型不限,滿分100分。

5.競賽日期:初步定於 10月13日 左右。

6.計分:由初一備課組教師閱卷出每位參賽者的個人得分,並統計出各班參賽者的總分、平均分,排出級部名次。

7.獎勵:獎勵班級總分前4名和個人優勝者前14名(其中一等獎兩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8名)。

五、分層作業設計

總體要求:作業量適當,以“歷史伴你學”訓練題目為主,力爭課內完成,可全批細改、重點批改,對後進生,可適當面批面改,加強作業的講評,要求學生訂正後及時理解、記住相關答案。其中:

(1)優生(A、B類):隨堂作業中選擇題、填空題、材料解析題、簡答題四種題型全做。

(2)中等生(C類):隨堂作業中選擇題、填空題、材料解析題三種題型全做。

(3)待合格生(D類):隨堂作業中只做選擇題、填空題,

六、有效輔導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確定歷史考試目標,做到“心中有目標,課上有行動”。

2.在充分研究課程標準、歷史考試題和教材的前提下,精講少講,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3.認真落實“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的要求,加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會學、會用歷史知識,提高學科綜合能力。

4.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建立學生檔案,促進優秀學生髮揮其特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習能力。

5.透過單元檢測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查詢教學漏洞,彌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