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管理學的讀書筆記
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下面是編精心為您整理的管理學讀書筆記,希望您喜歡!
管理學讀書筆記篇一
大三上學期我選修了管理學,因為擔任校紀檢部部長想了解一點有關管理的學問,以前對於管理學不瞭解,但對管理有些瞭解,但不繫統。經過半年的公共選修課的學習,我有了不少收穫,慢慢知道原來管理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透過學習,我發現這門學科涉及面非常廣,有效的管理,是沒有一種固定模式的,但好的管理必須符合一定的標準,首先必須是結合實際,對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目標,都會有很多個管理的選擇,而我們則要從中選擇一種最有效、最節約,或最易實現的辦法。因此,我們必須要先認識到一個最核心最本質的目標。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對於管理提出了經典論斷,而有關企業管理更是情有獨鍾,所有的企業都是由無數人來擔任無數職位然後形成的,因此所有的企業都有一定的組織結構和工作方式,同時每一個職位的人,不論是管理者、技術人員、工人,他們需要完成的工作也是在一定的計劃內的,這些都是企業在運作前需要設計規劃好的內容。因此管理的第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任務便是把這些工作的結構和內容計劃安排好。單從工作的角度看,如果一個企業的組織結構達到了最合理最科學,而企業中每個人的工作也是最恰當最精準,那麼這個企業就能做到已最少的投入換回最多的回報,現實中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永遠找不到一個最完美的組織結構,現實的要求在不斷改變,如果要“最完美”,那就必須不停的改變,這對於管理者來說也是極不現實的,因此管理學家只是致力於更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非求一個“最完美”。
其次,如果說對於工作方式的設計和調整是屬於比較固定和硬性的話,那麼對於人的工作則是充滿彈性和不固定因素的。因為人和工作方式是不同的,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種因素會影響人工作的效率。如果想提高工作效率,對人的關注是絕對不能忽視的,霍桑效應就說明了這一點。如果不這樣,光靠改善組織結構,越來越機構冗腫,這樣會使其辦事效率大大降低。如果長久忽視對人的關注,則會產生更消極的影響。對於人,管理者要做到的是,使人的工作效率達到最大,這需要人對工作有很大的積極性,並且一切工作因素都是利於人發揮出他們的最大工作效率。工作環境、人際關係、獎勵機制、競爭秩序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方面,梅奧的人際關係學說開創了這一領域。他透過著名的霍桑實驗,提出了與科學管理不同的新概念,包括工人生理、心理的需求、非正式組織。梅奧的理論使人們開始關注工作中的“人”。一個和諧愉快的工作環境、一群和睦競爭的工人、一股積極向上的工作風氣,能產生的工作效率將會很大地超過一般情況下的工作環境。這一方面顯然不同與工作方面,充滿著很大的彈性和變化,也對管理者有更高的要求。不同型別的管理者或許會營造截然不同的工作環境,即使是優秀的管理者也是一樣。好的工作環境沒有特定的標準,只要能更好地促進人們工作就算是。管理者需要有很強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才能把對人的工作做好,這一點也是相當的不容易。總的來說,對於人這一方面,雖然不及對於工作那一方面重要,但是它產生的效果可能更顯著,同時也會給一個企業帶來一些不能靠改善工作帶來的效果。
我認為企業中的管理,大致可分為對於物和對於人的管理,而管理所包括的計劃、組織、控制、激勵、領導五方面工作,都可以包含在這兩方面的具體任務之中。管理是一種藝術,它需要管理者有各方面的能力,同時其具體操作方法又不侷限和拘束,需要有很好的創造力。學習管理學,我想不光是要學習管理學本身的學科內容,也要從其他方面全面的提高自己,更要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管理學是一門很需要自己思考、研究和發現的學科,並且所學的知識都必須要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在實踐中創新管理模式。
管理學讀書筆記篇二
“在人類社會中,管理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任何事情成也管理,敗也管理。”[1]雖然管理學是在人類社會開始工業化時才應運而生的,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但是它發展得特別迅速,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也空前巨大。
“管理活動自有人群出現便有之,與此同時管理思想也就逐步產生。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我們均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論述。現代管理學的誕生是以泰羅的名著《科學管理原理》以及法約爾的名著《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為標誌。現代意義上的管理學誕生以來,管理學有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管理學的研究者、管理學的學習者、管理學方面的著作文獻等等均呈指數上升,顯示了作為一門年輕學科勃勃向上的生機和興旺發達的景象。進入21世紀,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管理學仍然需要大力發展其內容和形式。”[2]
進入大學學習以來,自己涉足的第一門管理方面的學科就是《管理學原理》,以前一直對這門學科沒什麼瞭解,經過幾個月的學習,我有了不少收穫,雖然對這門學科的學習和了解還是非常少的,但我對這門課程很有興趣,想在將來繼續學習下去。自從人們開始形成群體去實現個人無法達到的目標以來,管理工作就成為協調個人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組成群體無非是為了集結個人的力量,以發揮集體的更大作用,這種群體實際上就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組織”現象。所謂組織,是由兩個成兩個以上的個人為實現共同的目標組合而成的有機整體。組織是一群人的集合,組織的成員必須按照一定的方式互相合作,共同努力去實現即定的長一組織目標。這樣,組織才能形成整體力量,以完成單獨個人力量的簡單總和所不能案秤的各項活動,實現不同與個人目標的組織總體目標。組織存在於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企業是一種組織,任何一個組織,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標,而組織的使命和目標說明了組織存在的理由。以上是我對管理含義的認識及和其重要性的分析。
《管理學原理》這門課是本學期的必修課。作為一名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學習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當初我選這個專業也是基於對這專業的興趣,將來有意願成為一個管理者,雖然可能多數是管理工程,但是多多少少也會面臨人才問題,面對人才管理問題,曾聽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話也從側面說明了管理的重要,因為,要留住人才,關鍵就在於管理,因此,必須要努力學好這門課。
光陰似箭,時至第十五週,這門課也即將修完。透過這學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多少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管理就是特定的環境下,對組織所擁有的的資源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以便達到即定的組織目標的過程。作為當代大學生,無論學習的專業是否與管理有關,都應該好好學學管理學,看看管理方面的書籍,因為管理學與我們息息相關,管理是一切組織的根本,管理工作適用於各種大小規模的組織,盈利與非盈利的企事業單位、製造業以及服務性行業,因此,學好管理學對於我們現在的學生會工作以及以後步入紛繁的社會,適應不同的工作崗位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義。
談其事,必先談其人。先說說我自己吧,我是學管理專業的,對於我來說這是一門專業課,我有義務學好它,雖然我上課偶爾會發下呆,走下神,但是不管怎麼說,我是一定會努力學它的。再說說另一個人,自然就是我們的老師了,她這學期給了我們十一個主題,讓大家自己組隊自由選擇感興趣的話題,尋找資料,製作ppt,然後花了三個星期的時間,讓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這種教學方法讓我感到非常有意思,大家在自主學習中獲得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也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同時老師和同學的距離也拉進了許多。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學習,我對管理學這們功課還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體會的,管理就是透過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職能對組織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以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我覺得管理是無處不在的。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人際交往、自我發展等等,都會有意無意用到管理學的知識。不管將來會否從事管理事業,但可以堅信管理是生活各個方面必不可少的。管理學分為六篇,主要由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四大部分組成。每一篇都有特定的目標主旨。而計劃是所有管理學職能中的首要職能,也讓我有比較深的體會。正如哈羅德·孔茨所言,“計劃工作是一座橋樑,它把我們所處的這岸和我們要去的對岸連線起來,以克服這一天塹。”[3]計劃工作給組織提供了通向未來目標的明確道路,有了計劃工作這座橋,本來不會發生的事,現在就可能發生了,模糊不清的未來也變得清晰實在。在日常生活中計劃是無處不在的。計劃是指制定組織目標並確定達成組織目標所需的行動方案。計劃工作首先就是確立目標,然後,使今後的行動集中於目標,並預測和確定哪些行動有利於達到目標,哪些行動不利於達到目標,從而指導今後的行動朝著目標的方向邁進.沒有計劃和目標的行動是盲目的行動。計劃工作的基礎是確定目標,計劃工作的核心是決策,計劃的關鍵在於實施。管理的其他職能只有在計劃確定了目標之後才能進行,並且隨著計劃和目標的改變而改變。計劃在管理職能中是處於首要地位的。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計劃趕不上變化”,做了計劃也只是在做無用功而已,所以他們都不願意做計劃。其實不然,我認為計劃是為了有備無患,做了總比沒做好。
然而,制定計劃要具有預見性、針對性、可行性和約束性。就是在行動之前對行動的任務、目標、方法、措施所作出的預見性確認。但這種預想不是盲目的、空想的,而是以上級部門的規定和指示為指導,以本單位的實際條件為基礎。計劃一是要根據上級部門的工作安排和指示精神而定,二是針對本單位的工作任務、主客觀條件和相應能力而定。總之,從實際出發制定出來的計劃,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計劃。可行性是和預見性、針對性緊密聯絡在一起的,預見準確、針對性強的計劃,在現實中才真正可行。如果目標定得過高、措施無力實施,這個計劃就是空中樓閣,反過來說,目標定得過低,措施方法都沒有創見性,實現雖然很容易,並不能因而取得有價值的成就,那也算不上有可行性。約束性,計劃一經透過、批准或認定,在其所指向的範圍內就具有了約束作用,在這一範圍內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都必須按計劃的內容開展工作和活動,不得違背和拖延。
其實在生活中,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無論辦什麼事情,事先都應有個打算和安排。有了計劃,工作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步驟,就可以協調大家的行動,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計劃本身又是對工作進度和質量的考核標準,對大家有較強的約束和督促作用。所以計劃對工作既有指導作用,又有推動作用。
大至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民族,小至一個企業、一個家庭,再者到一個人都處在管理學的範圍之內並受其影響,所以說管理充溢著整個人類社會。正如在管理學形成中提到,管理活動所引出的一切問題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這個推動力並將繼續推動這個社會的發展,且長期影響著人類社會。在學習管理學中,其實管理學的理論都不難,難的是要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也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雖然我們現在還難以做到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走入社會,走到工作崗位上去,但是我們可以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發現管理的痕跡,或者觀察領導是怎麼管理別人的,常動腦,多思考,多為以後做準備。
總之,管理學是一門值得深入研究的並且對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學科,雖然形成學派的時間較短,但是,對社會的貢獻是不可限量的。對於這門學科,短短的幾段文字表達、看書都是遠遠不足的,只有深入的學習,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的改進、創新、累積和學習中國和外國的好的管理經驗,這樣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不斷的實踐才能完整的去體會、感受這一門博大精深的管理藝術。由於本人未能深入研究這門課程,只是相當淺顯的心得而以,以上便是我的心得。
管理學讀書筆記篇三
一直以來都想看看管理學方面的書籍,以免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佔用了大量的.時間,想看的念頭剛冒起來又沉了下去,前段時間,終於有機會接觸管理學這個學科領域了。我緊緊抓住了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系統的,全面的,深刻的學習了有關知識。“學然後知不足”,將自己學習《管理學基礎導學》的一些淺陋的體會流露出來,作為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管理學基礎導學》這本書主要闡述了社會各種組織內管理活動的一般規律,包括一般的原理、理論、方法和技術等,同時還加入了管理科學的發展和管理實踐技巧等內容。具體來說,它由管理與管理學理論、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計劃工作、目標管理、戰略管理、決策、組織結構設計、人員配備、領導、激勵、溝通、控制基礎和控制系統和方法這十三章組成。
透過這十三章的學習,讓我認識到:自從人們開始組成群體來實現個人無法完成的目標以來,管理工作就成為協調個體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由於人類社會越來越依賴集體的努力以及越來越多的、有組織的群體規模的擴大,管理人員的任務越來越重要;管理是一切組織的根本,管理工作適用於各種大小規模的組織,盈利與非盈利的企事業單位、製造業以及服務性行業;當今社會管理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管理的地位越來越受關注,管理的作用越來越大。作為國家工作人員,管理學與我們息息相關,學好管理學對於適應新的歷史條件下公務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全部管理職能中最基本的首要職能就是計劃工作。為一起工作的人們設計環境,努力使群體中每個人理解群體的使命和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並有效地完成任務,我認為這就是計劃。計劃包括六個方面,做什麼,為什麼做,何時做,何地做,誰去做,怎麼做。如果能夠回答這六個問題,就說明你已經初步完成了計劃的制訂。計劃制訂,又稱計劃工作的程式,分為如下步驟:估量機會→確定目標→確定前提條件→擬訂可供選擇的方案→評價和選擇方案→制定派生計劃→用預算量化計劃。
戰略,是計劃的一種,它是指確定企業的使命和長期奮鬥目標,並制定行動方案,配置相應的資源以實現這些目標。在現代社會中,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戰略對一個組織,尤其是一個企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指明瞭實現組織總目標所要採取的行動方針和資源使用方向,是專門為對抗競爭對手的優劣勢而制定的。制定戰略計劃需要遵循以下原則:適應環境,把握時機,揚長避短,集中資源,量力而行。近年來,我國的兒童市場一直是企業所關注的物件,但是,一些比較有遠見的企業已經注意到另一種變化趨勢—人口老齡化。若干年以後,老年人的保健、老年人的娛樂、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都將成為新的經營商機。因此,研究環境所帶來的機會,如行業結構的調整、行業核心技術和相關技術的重大革新和商業化、人口、自然資源、教育水平、環境保護方面的變化趨勢以及國家重大經濟政策的改變,都可能給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關鍵在於如何利用這些變化,不失時機地取得發展。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一個好的完善的計劃必定能夠幫助我們更快更有效的確定行動方向,從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管理學之後,我深刻地意識到一個企業或者團隊的成功需要具備各方面的條件。讓我看到了管理學的實際應用,管理學的學習讓我獲得了很多新的知識,我會將我所學的知識應用於今後的實踐當中,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