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保健方法
人老了,最怕什麼?很多人的答案是孤獨。在現實中,由於兒女自顧不暇,很多老人都不得不在孤獨中生活。老年人心理保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帶你瞭解下老年人心理保健方法吧,希望你喜歡!
1.多結交朋友
社會角色在退休後逐漸隱退,朋友和親人對老人至關重要。英國倫敦大學調查發現,與有正常社交的老人相比,社交少的老人死亡風險高26%。朋友可以提供感情支援,很多不便跟子女、親戚訴說的苦惱,可以跟朋友說說。人際關係像一張存摺,存得越多,享受得越多。所以,老人在退休前就要多交朋友,讓人際關係存摺滿滿的。平時多跟鄰居交流,參加社群活動,笑一笑或簡單的問候都能拉近關係。
2.保持原來的興趣,培養新的愛好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發現,豐富的退休生活能讓老人增壽7.5年。老人不妨重拾以前的愛好,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和身體狀況,培養新的愛好。健康的愛好能延緩智力衰退,增強人際交往。比如愛好書畫的老人,在家潑墨創作時全神貫注,注意力集中,大腦得到充分運轉;平時與畫友交流,參加書畫協會的活動時,又增加了社會支援,一舉多得。
3.付出愛心,打造善的人際網路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愛心和善舉的傳遞是一個圓,送出去的愛早晚會回到自己這裡。老人們不妨日行一善,比如晚一點出門買菜,不給上班族的早高峰添堵;遇到同樓的年輕人,給他們一個微笑。打造一個善的關係網,自己也會受益。
4.為退休失去光環做好心理準備
從主角變配角,從忙人變閒人,老人退休後心理落差大,難免會帶來心理問題。老人不妨做好心理準備,將退休視為另一種絢麗人生的開始。有能力的老人可以活到老幹到老,比如教師、醫生等,退休返聘,發揮餘熱。但要避免對晚輩、子女干涉指責,給年輕人多一些機會。
5.與親朋好友和晚輩輕鬆相聚,千萬別說教
有些老人愛說自己“想當年”,喜歡對子女的言行和生活指手畫腳。父母教育晚輩無可厚非,但凡事有度,帶著善意的提醒與挑剔的苛責是不一樣的。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老人可以利用人生經驗,委婉地給出建議,但不要倚老賣老,對子女說教,這樣才能做個受歡迎的.智者。
6.積極維持健康,吃好、睡飽、運動足
不少老人都患有慢病,身體的不適讓他們更不愛動,吃飯愛湊合。但越是老了,越要愛護身體,更好動起來。老人可以制定一週健康食譜,每天都儘量買新鮮的菜,不吃剩飯剩菜;規律作息,每天午睡半小時左右;每天進行有氧運動30分鐘,比如打太極、廣場舞、健步走。有條件的老人可以去聽聽正規醫院的健康講座,閱讀靠譜的健康報刊。
7.正面的待人處事理念
正所謂知行合一,有什麼樣的價值觀、人生理念,就會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老人要有正面積極的處事態度,不計較,不四處嚼舌頭,不跟人較勁,這樣才能交到更多朋友,自己也受益。
8.豁達看待人生,或擁有宗教信仰
人老了更容易鑽牛角尖,遇事想不開,進而陷入焦慮、抑鬱情緒中。老人更要豁達看待人生,凡事想開點,經常跟老朋友聊聊心事,或者平等地和子女談談心。不妨試著瞭解一些宗教,有信仰的人更長壽。但要多與子女交流,避免誤信邪教。此外,宗教要為身心服務,不能喧賓奪主。比如佛教居士也可以不吃素,特別是患有消耗性慢病的老人,一定要保證肉食的攝入。
9.學習放鬆,例如深呼吸、冥想、走入大自然
多數老人的生活很放鬆,但也有些人年輕時脾氣大、愛衝動,老了也不消停。好鬥的老人需要學會放鬆,想發脾氣時先數十個數,或者深呼吸十次。平時試著做冥想練習,也就是靜坐,關注自己的一呼一吸,感受自己的身體。大量研究表明,冥想對人的身心健康有諸多好處,尤其可以平復焦躁的心情。老人還可以多到公園、郊外活動,欣賞草木,撫摸小動物,與大自然親近能讓心情放鬆下來。
10.自我覺察最近是否憂鬱、孤寂
老年人罹患抑鬱症的比例高達10%~15%。老人要在生活中自我覺察,看是否存在兩週以上的心情壓抑、不愛說話等表現,有沒有厭食、腹部不適、便秘、體重減輕、胸悶、喉部堵塞感、頭痛、頭暈、頸背疼痛、失眠等表現,思維有沒有變得遲緩,腦子有沒有變遲鈍。如果有上述症狀,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
11.不忌諱看醫生
諱疾忌醫是老人最不該做的事情。有了疾病不可怕,花錢、住院、做手術也不可怕,就怕拖著不去,把小病拖成大病。有病一定要儘早去醫院,及時治療。比如說,摸到一個腫塊,不要胡思亂想,而要去醫院接受檢查,也許是虛驚一場,也許能早期發現疾病,獲得及時救治。此外,患慢病的老人不妨和社群醫生交個朋友,經常與他們談談自己的病情和疾病防治知識。
12.開始治療後好好聽大夫的話
一些老人治療依從性差,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一旦覺得有所好轉,他們就可能擅自減量甚至停藥。還有些老人不按時吃藥,或者忘記吃藥。這些不規範治療都會造成疾病反覆,加重病情,甚至帶來一系列併發症。老人的治療一定要遵醫囑,好好完成規定的療程。加減藥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