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山行》小學語文教案

《山行》小學語文教案

故事對於小學的學生來說,教師在教學上應層層遞進,做好相應的工作安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山行》小學語文教案,希望對各位老師教學有所幫助!

《山行》小學語文教案【1】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了一幅濃郁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在石徑蜿蜒、白雲繚繞的秋山深處,有人家居住。詩人被一片火紅的楓葉吸引住了,停車觀看,不禁發出“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感嘆。深秋在詩人筆下並不蕭條冷落,而是嫣紅滿目,生意盎然,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這首詩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是一篇千古傳誦的佳作。

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掌握“車”字筆順。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大意.

3.培養背誦古詩的興趣,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認“徑、斜、亭、停、車、霜”6個字,會寫“遠、亭、停、車、霜”5個字.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表現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徑、斜”讀音.

教學準備:

1.課文掛圖、字理演變圖、生字卡片或課件。

2.朗誦的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掛圖(或課件出示),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深秋,天氣已經很冷,遠處山林中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馬鈴聲,詩人杜牧坐在馬車上正慢慢走來,今天我們一起學一首杜牧寫的古詩《山行》。

2.初讀感知,識記生字,瞭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定位識字,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注意“徑、斜”讀音,石徑、坐、霜葉、紅於、白雲生處等詞含義.

小結:這首詩只用了二十幾個字,就為我們描畫了一幅這麼美麗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實,這每一個字都是經過詩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來,再來細細的品味它,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3.再讀感悟,背誦古詩

(1)邊放課件,邊放古典音樂,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人意境。(走在帶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盤旋曲折,斜斜地向遠處的山頂延伸。詩人一邊走一邊向遠處望去,只見那白雲繚繞的地方住著幾戶人家。詩人走著走著,忽然停下了車,為什麼呢?因為美麗的楓林晚景把他給吸引住了。詩人不禁讚歎: “霜葉紅於二月花。”)

(2)剛才我們跟隨詩人一起觀賞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你能把這感受讀出來嗎?(齊讀)詩人寫的美,你們讀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來。(自由背)

4.指導寫字

(1)“雨”作偏旁時,左邊豎變點,橫折鉤變成橫鉤。

(2)“車”字的下橫要寫得伸展。

5.拓展活動

(1)填字,塗色,說說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學生鞏固生字,並能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結合生活經驗給秋天塗色,找到身邊的秋天並說一說身邊的秋天。教師應引導學生儘可能遵循客觀實際,

(2)背一背

《山居秋暝》(節選)描繪了雨後初晴、秋高氣爽的山中美景,《楓橋夜泊》寫出了秋天的蕭條景象,表達作者旅途漂泊的孤寂感,引導學生背誦積累。

相關資料:

1.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後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 “白雲生處有人家”的“生”字怎麼理解?學生很容易把“白雲生處有人家”寫成“白雲深處有人家”,因為以前學生學過“雲深不知處”的詩句,可能受影響。有一些唐詩版本,就是寫的.“白雲深處有人家”,學生在課外可能閱讀中讀到的可能就是這樣的版本,先入為主,這個詩句早已深深地引在腦子裡。另外,“生”與 “深”讀音接近,而且用“生”與用“深”也都能講得通。“生”在這裡表示“生出”、“有”、“存在”,“白雲生處”就是有白雲的地方,白雲繚繞的地方。 “深”在這裡是“濃厚”、“濃郁”、“濃密”、“深層”的意思,“白雲深處”就是在濃濃的白雲掩映的地方。

《山行》小學語文教案【2】

教學要求:

1.讀懂詩句,理解內容,想象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詩句中進入情境,有感情朗讀

課前準備:

課件、學生書寫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領入詩。

喜歡旅遊嗎?讓我們跟隨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去秋遊吧——(音樂)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著馬車,順著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讓他流連忘返,他情不自禁揮毫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絕句《山行》(板書詩題)

1、齊讀詩題。

2、配樂範讀。

二、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1、自由讀詩。要求:讀準讀順。

2、同桌互讀。

3、指名讀詩。重點指導“生”“斜”。

4、齊讀全詩。

三、再讀想象,整體感知。

1、詩人被這美麗的山景深深打動,再讀讀詩,邊讀邊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學生自讀想象。

2、同桌互說。

3、指名說。(板書: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楓林)

四、以畫為媒,研讀感悟。

1、課件出示圖畫。

(圖畫內容:石徑不斜,人家太顯,楓葉不紅,人物不見)

這幅畫把詩人描繪的景象畫出來了嗎?邊讀詩邊思考。

(1)學生個人自讀思考。

(2)小組討論研讀,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反饋,讀中悟詩。

根據學情,相機指導:

(1)指導朗讀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①指名學生交流研讀情況:

根據學生指出的“小徑太直、人家位置錯誤”的畫面問題,相機操作。

[ 多媒體演示:小徑由直變曲、人家移至白雲生處。]

②個人讀、學生練讀、師生共讀、齊讀相結合。

重點體會“斜”“生出”。

③教師引讀:白雲人家,蜿蜒石徑,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時節啊,詩人遠遠望去,感嘆道:“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④邊吟誦邊想象配樂齊讀。

(2)指導朗讀第二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濃濃的秋意之中啊!來,我們再來看看畫,讀讀詩,還有什麼問題嗎?

①根據學生指出的“人物馬車不見”的畫面問題,相機操作。

[ 多媒體演示:馬車出現。]

a、詩人坐在馬車上邊走邊看,為什麼停車呢?

b、根據學生感受,相機操作:楓葉變紅。

詩人沒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紅紅的楓林,他停車就是因為愛這美麗的楓林!

c、師生齊讀。

②引導學生角色換位體驗:你就是詩人,你看到什麼?想到什麼?

③學生交流個人感受,進一步體會“坐愛”、“紅於”、“晚”。

④練讀,讀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⑤多種方式讀詩:指名讀、小組共讀、師生讀、兩人讀等。

⑥配樂齊讀

3、配樂背誦

(1)描述畫面。

石徑彎彎曲曲地伸向遠方,白雲繚繞的地方人家隱隱約約,秋意綿綿啊,當那一片楓林躍入眼簾時,那比二月花還紅的楓葉更讓詩人驚喜不已,他停車欣賞!留戀忘返!

指名讀

(2)指名看畫面背誦詩

(3)配樂齊誦

五、為畫題詩,指導默寫。

1、把畫送給大家,請你在畫上題上這首詩,為畫更增一份美。

2、學生默寫,老師指導。

3、展示作品,點評。

4、作業:好多同學也寫得不錯,拿回家給畫塗上顏色,還可以把它放進你的成長記錄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