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怎麼寫
小學語文教案怎麼寫
1.瞭解教案的步驟。
教師寫好教案,首先要對教案的書寫步驟有一定的瞭解,大體知道教案包含那些板塊,這是寫好教案最基礎的準備工作。教案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課時、教學過程、教學重難點、板書設計和教學反思這七大板塊,其中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重難點更為重要,教師要著重研究這三大板塊書寫教案。
2深入鑽研教科書。
教科書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礎陣地,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主要內容,因此只有深入瞭解教材內容,才能充分地瞭解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寫教案。
3要充分地瞭解學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教案的書寫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進而提高課堂效率性,最終達到教學成果的提高。教師要想獲得高效率的教學效果,就要了解學生的喜好、性格、參與度等各個方面,然後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採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比如針對哪些學生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可以使課堂氣氛更融洽,讓知識掌握更好哦。
4學會對重點和難點各個擊破。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貫穿整個教學內容之中,只有充分的瞭解了教學重難點才能更好的把握整個教學的核心。教師要充分的研究教學重難點然後各個擊破,從而將其更好地分配到課堂教學之中,最後以教案的形式呈現出來。
5注重研究其他教案參考書。
教師教學的過程是一個時時學習的過程,教案書寫過程中我們也要注重才考其他教案書籍,採用別人更好的教學案例,然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讓別人的經驗同自己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最終促使自己完成更為精美的教案。
6嚴謹的教學態度尤為重要。
教案書寫是一件較為枯燥的事情,更是一件不容易做好的事情,通常教師都是照搬照抄,缺乏一種嚴謹治學的態度和善於思考的大腦,但是教案是教學的基礎。所以樹立一種嚴謹治學的態度對於寫好教案尤為重要,時時刻刻謹記教案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基礎紮實了,課堂才能更好進行。
小學語文教案 例1
《少年王冕》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扣住重點片斷及語句,個性化地理解課文內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種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3.在情意上,不僅感受王冕身上的優良品質,併發自內心地受到震撼和鼓舞。引發對王冕進行深入探究的好奇心,更好地自覺親近名著。
教學重難點:
捕捉文中的重點句子及片斷,從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親、勤奮刻苦、自強不息的美好人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介紹背景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水滸傳》中的精彩故事,認識了武藝高強、謙遜識禮的林沖,今天我們認識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一位名人——(板書):他就是王冕。2、師:課前老師佈置大家蒐集了王冕的資料,你能用一兩句話來介紹一下嗎?
(生交流)
師補充:王冕是一位成就很高的詩人,為後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詩;他更是一位成就很高的畫家,尤其以畫梅花著稱,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圖片課件)我們曾經學過他的一首詩——《墨梅》,誰來背誦一下?
3、那麼他的少年時代是怎樣度過的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了解王冕少年時代的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約980個字,寫了王冕前後相距12年的生活經歷,作者是怎樣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的?是平均每年用80個字來寫嗎?(生交流應該是有詳有略來寫)
2、作者詳寫了王冕幾歲、略寫了幾歲,不寫了幾歲,為什麼要詳寫那兩個年齡段?請同學們翻開書本,自讀課文劃出文中的生詞並思考。
3、檢查詞語
出示:耽誤 秦家 晶瑩 明媚 載著 (強調“載”的讀音和部首,介紹部首的甲骨文及字的引申義)
師:還有一些字也和“載”字一樣也有兩種讀音,你能找出正確的讀音嗎?出示:供不起( gōng gòng )掙錢 (zhèng zhēng)
倒不如(dào dǎo )悶得慌(mēn mèn)
出示:醃魚臘肉 攢錢 蔥蘢 諸暨 七泖湖 孝敬 高手 貼補
開火車讀並齊讀。
4、生交流問題師小結:作者詳寫了10歲,因為10歲時王冕因為家境貧寒而輟學:詳寫13、14歲是因為王冕在這一年學會畫畫,人生有了改變。
5、接下來讓我們沿著課文順序也就是王冕的成長曆程來進一步認識王冕。
三、精讀課文,體會品質
1、分析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自然段)王冕是元末明初人,他的家鄉在今天的浙江諸暨。王冕七歲時父親就去世了,靠母親做些針線活供他讀書。
a請一位同學朗讀,其他同學思考這一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麼?(寫出了王冕的朝代、籍貫以及家境貧寒)
b古人寫書惜字如金,這也算是一個例證,但是為什麼在接下來的“十歲輟學”中,作者又用三個自然段來寫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2、分析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二自然段)眼看三個年頭過去,王冕已經十歲了。一天,母親把他叫到面前,說:“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誤你。這幾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針線活兒掙的這點錢,實在供不起你讀書。如今只好讓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王冕說:“娘,我在學堂裡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裡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
a自讀這一節並思考:誰“眼看”?為何要用“眼看”這個詞語,能不能改成第五自然段那樣: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
(是母親“眼看”,不能改成“不知不覺”,因為這一年日子不好過)
b為什麼日子不好過?
(聯絡上下文,從“母親”的角度去,夫喪子幼,年成不好,只靠針線活勉強維持)
c母親在說這句話時是什麼心情?哪些詞特別能表達出這種心情的?(只靠、這點、實在、只好)
d完成填空,入情朗讀:一天,母親把他叫到面前,( )地說:“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誤你。這幾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針線活兒掙的這點錢,實在供不起你讀書。如今只好讓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難過、無奈、愧疚)
e母親是眼巴巴希望兒子早日能夠長大些,做點事啊,日子的艱辛,全在其中。那麼,聽了母親的話,王冕又是怎麼想的呢?
出示:此時,王冕看到 的母親,想到母親平時 ,他 說:“娘,我在學堂裡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裡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
(預設:瘦弱、飽經風霜、憔悴的母親,起早貪黑,辛勤勞作、熬得通紅的雙眼,故作輕鬆)
f(出示)王冕說:“娘,我在學堂裡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裡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
王冕說悶得慌,王冕說的是不是謊話?
(出示)原文標點:“娘,我在學堂裡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裡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
修改後的標點:“娘,我在學堂裡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裡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
仔細讀讀,想想破折號的作用,這兩句話意思有何不同?
(放牛心裡是真快活,因為可以貼補家用,為母親分憂;在學堂是真悶得慌,因為這幾年,“眼看”的不僅僅是母親,同時王冕也一樣“眼看”著母親受苦受累,作為一個如此懂事孝順的孩子,他不可能心安理得地坐在學堂裡。)
王冕為什麼要說“帶幾本書去讀”?(因為前面母親說“不是我想耽誤你”,只能讓你輟學,現在王冕如此懂事地說:娘,我帶幾本書去讀,耽誤不了的。)
師:哦,原來王冕是怕母親擔憂,安慰母親才故意這麼說的,好一個 的孩子。(板書 孝順懂事 勤奮好學)
g分角色朗讀,指導母親的話應該語速慢一些,王冕的話應該語速快一些。
3、分析第三自然段
(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二天一早,母親便同王冕來到隔壁秦家。秦家人牽出一頭水牛來,交給王冕,指著門外說:“離這不遠就是七泖湖,湖邊的草地上有幾十棵合抱粗的垂楊柳,十分陰涼。牛要渴了,就在湖邊喝水。我每天供你兩頓飯,早上再給你兩個錢買點心吃,只是做事要勤快些。”母親謝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說道:“你在這裡處處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歸,免得讓我牽掛。”王冕一一答應,母親含著眼淚回去了.
a齊讀第三自然段,提問:這母親好吧?好在哪兒呢?
b對比句子:母親謝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說道:“你在這裡處處都要小心安全,每天晚出早歸,免得讓我牽掛。”王冕一一答應,母親含著熱淚回去了。
母親謝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說道:“你在這裡處處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歸,免得讓我牽掛。”王冕一一答應,母親含著熱淚回去了。
一處是“早出晚歸”與“晚出早歸”;一處是“小心”後面,多了一個“安全”。“早出晚歸”與“晚出早歸”哪個母親更好?那麼處處小心的,是安全嗎?是秦家?秦家人這麼壞,要小心提防麼?
( 原來啊,這個“小心”的“小”,是“細小”的“小”,小心也就是細心,這裡母親在叮囑王冕,做事,要認真細心啊。)
c小結:看來,這是一個要求很高的認真的母親,因為孩子沒了父親,她不得不同時擔任父親的'角色啊。而同樣是這個母親,她又處處流露出對王冕的慈愛:替王冕理理衣服,含著熱淚……
d個別讀並齊讀
4、分析第四自然段
(出示第四自然段) 從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親。遇上秦家煮些醃魚臘肉,他總捨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捨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便偷空來到村學堂,從書販子那裡買來幾本舊書。白天牛吃飽了,王冕就坐在柳樹陰下看書。
a自讀第四自然段並思考:這一自然段中出現的“捨不得吃“和”捨不得花“各表現出了什麼品質?
b出示:從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母親…………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
師:醃魚臘肉對於我們現在的孩子來說是家常便飯了,可對於王冕來說呢?
生:難得的美味、美味佳餚、山珍海味……
師:王冕當時幾歲?十歲,你們現在多大?如果你放學回家看到桌子上有好吃的會怎樣?而小小年紀的王冕有了好吃的總是先想到誰?你有什麼話要對他說嗎?
師:那麼你能讀好它嗎?指導朗讀。
c出示: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捨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便偷空來到村學堂,從書販子那裡買幾本舊書。白天牛吃飽了,王冕就坐在柳樹陰下看書。
(抓住“捨不得”、“積攢”“偷空”體會王冕買書的不易)
說話:
身上的衣服破了,他
肚子餓的咕咕叫,他
夥伴們簇擁著去買新奇的玩具,他
師:同學們,這些錢是秦家給的點心錢。小小年級的王冕肚子餓了,用東家給的零花錢買點心填填肚子,這過分嗎?自己掙的錢買件新衣服,新玩具過分嗎?
師:每天的點心錢,雖然微不足道,但今天積攢一點,明天積攢一點,後天積攢一點,一兩個月下來,就多了。用成語來形容就是——(積少成多,日積月累,聚沙成塔……) 只為了-----(省吃買書)
為什麼要勤奮好學?(因為他想讀書。)
他為什麼要讀書?(因為他想改變命運.)
e是啊,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替秦家放牛一輩子。所以啊,這背後,是“自強不息”的精神啊。(板書:自強不息)
師:你能讀出這份不容易嗎?
f師總結:捨不得吃好的,——都留給母親;捨不得花一點兒錢,——都用來買書。這兩個捨不得,份量是何等重啊!來,讓我們齊聲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好好的贊贊王冕。指導朗讀。
四、總結提升,拓展延伸
師:少年王冕離開學堂去放牛,有好吃的省給母親吃,有零用錢寧願餓著攢錢買書看,讓我們認識了一個——(生回答)這不禁讓老師想到了一個對聯,上聯是窮孩子勤讀詩書變詩人,下聯是放牛娃孝敬母親成孝子;橫批:少年王冕。不知不覺又幾年過去了,王冕讀了很多書,也明白了許多的道理,更知道怎樣孝敬母親。他懂得什麼道理,又如何孝敬母親的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每個兩遍)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課後閱讀《儒林外史》
六、設計板書
小學語文教案 例2
《七顆鑽石》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並能感情朗讀課文。
2、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3、學會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
體會小姑娘美好的心靈與七顆鑽石的關係。讓學生感受到愛的巨大力量,培養學生有愛心、同情心、善良的高尚品質。
【教學難點】
透過對課文的閱讀,讓學生體會是“愛心”使水罐發生了一次次神奇的變化,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薰陶和感染,.懂得愛心對別人、對社會的意義,懂得只有愛,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教學過程】
(一)設境匯入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鑽石圖片,板書鑽石)
漂亮不漂亮?你想說什麼?不光漂亮,它還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石啊,它象徵著純潔和永恆啊。(板書:七顆鑽石)齊讀課題。
教師過渡: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來自列夫·托爾斯泰的童話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旱災。夜裡,一位小姑娘抱著空水罐離開了家,為她生病的母親找水喝。但,她哪兒也找不著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
(三)讀與悟第2段
教師過渡:小姑娘睡醒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1、請同學們讀一讀第二段。
2、指名提問。(小姑娘醒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3、齊讀文中句子: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裡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4、問題預設:此刻,小女孩心情如何?引導學生找文中“喜出望外”一詞。
5、指名提問。(“喜出望外”是什麼意思?結合表情理解)
6、齊讀。(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是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水罐跑回家去。)
7、指名提問。(小姑娘得到水之後想到了什麼?)
(她真想喝個夠,但更想給生病的母親喝,於是趕回家。)
教師過渡:小姑娘得到水,想趕緊拿回家,一不小心被一隻小狗(絆倒了),水罐掉在了地上,後來發生了哪些神奇的變化呢?
(四)請同學們與同桌一起把故事讀完,並拿出預習表格相互交流。
題次 | 小姑娘把水送給誰 | 水罐發生了什麼變化 | 什麼原因使水罐發生變化 |
第一次 | 母親 | 有了清澈新鮮的水 | 小姑娘孝順之心 |
第二次 | 小狗 | 銀罐 | 對小動物的愛心 |
第三次 | 母女互讓 | 金罐 | 母女之間的愛 |
第四次 | 路人 | 七顆鑽石和巨大水源 | 博大的愛 |
根據學生彙報情況填寫表格,並相機進行教學。(表格進行超連結,隨學生回答進行學習。)
第一次神奇變化:
小姑娘往手掌裡倒了一點兒水,小狗把它舔淨了,變得歡喜起來。當小姑娘再拿水罐時,木頭做的水罐竟變成了銀的。
教師過渡語:多麼神奇,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水罐為什麼會變成銀的。
(1)齊讀。
(2)問題預設:為什麼小狗要舔淨?(回顧第一段,動物焦渴而死,讓學生明白水的重要。)
(3)教師引導:小姑娘只倒了(一點兒水),就一點兒,說明什麼?女讀-評價-男讀
(4)問題預設:如果小姑娘再不給它喝水,它會怎樣?你體會到了什麼?(水的珍貴)
(5)問題預設:如果是小貓、小羊、小雞她會讓水嗎?(擴充套件小動物),說明小姑娘怎麼樣?(對動物有愛心。)
(6)讓我們帶著對動物的這份愛一起讀一讀。
(7)出示銀水罐圖片
第二次神奇變化:
課件內容:
母親說:“我反正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遞給小姑娘。就在這一瞬間,水罐又變成了金的。
教師過渡:小姑娘抱著銀水罐回到家,看到媽媽是什麼樣子?
(1)個人讀。
(2)評價(語氣虛弱)(再讀)
(3)問題預設:如果沒有水母親會怎麼樣?那她為什麼不喝呢?他們讓來讓去說明什麼?如果是爸爸、奶奶、哥哥,會讓嗎?這些都是小姑娘的什麼人?(親人)
教師過渡:是的,這就是親情之愛。
(4)師範讀:聽!
(5)“一瞬間”是什麼意思?再換詞。
(6)讓我們再次感受這份親情之愛(齊讀)。
(7)出示金水罐
第三次神奇變化:
課件內容: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湊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時候,突然從門外進來一個過路人討水喝。小姑娘嚥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1)教師過渡:終於得到渴望已久的水,小女孩想喝水想到了什麼程度?齊讀(文中找:再也忍不住;嚥了一口唾沫,學生圈出來。)
(2)“咽”字是多音字,教師帶讀。
咽喉(名詞)
嚥唾沫(動詞)
(3)“唾沫”輕聲詞,師教讀兩遍。
(4)同學們,什麼情況下你會嚥唾沫?(聯想飢渴感覺)
(5)指名讀——評價——齊讀
(6)問題預設:即使渴到那種程度,小姑娘還做了什麼舉動呢?
(7)小姑娘把生命之水讓給了媽媽,讓給了小狗,又讓給了陌生的(過路人),她總是先想到(別人),卻忘了(自己),小姑娘有著一顆( )的心呢?
先填空,後齊讀。
(10)所以奇蹟發生了:齊讀(這時,從水罐裡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鑽石,接著從裡面湧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
(11)展示鑽石圖片,教師過渡:鑽石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石,它象徵著純潔和永恆的愛(板畫愛心)就像小女孩鑽石般的心。
(12)結合圖片教師過渡:(接著從裡面湧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因為有了清澈又新鮮的水,小花( )。
(13)請兩位同學說說自己寫的句子。
(14)水對於大自然,對於我們來說多麼珍貴啊!童話裡還有一種力量更為珍貴,是什麼?愛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感謝童話送給我們一份至善至美的愛,願愛心像大熊星座一樣普照人間。
(15)全班起立,把手慢慢舉起,齊讀(那七顆鑽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配樂)
同學們請坐,星星和鑽石一樣,象徵著美好的心靈,象徵著愛心永遠地普照人間。《七顆鑽石》是一篇童話故事,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透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希望同學們課後和你的小夥伴一起,多讀一讀自己喜愛的童話,它會送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