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門頭懸艾草菖蒲的傳說
關於端午節門頭懸艾草菖蒲的傳說
端午節之際,湖南湘中一帶的百姓要在門前掛葛藤,插艾蒿、菖蒲,吃大蒜肉,為小孩畫硃砂符,給小孩掛小香包,還有寫“五月五日午,天時騎艾虎,手持龍虎劍,邪魔歸地府”字樣張貼的。其實,此類習俗,在我國各地非常普遍。諺曰:“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謠又曰:“五月初五過端午,天師尊神騎艾虎,蒲劍利刃斬百邪,鬼魅瘟神入虎口。”艾,即白艾,白艾又叫家艾、艾蒿,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艾入中藥,性溫,味苦,可以祛寒溼。幹艾搓成繩,點燃後可以驅蚊蠅,至於用艾絨做成灸條治病,在西漢時就有了。蒲,即菖蒲,是一種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揮發性芳香油,可以提神、通竅、殺菌。在端午節,我國南方地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是為艾虎,婦人爭相佩戴,以避邪驅瘴。而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可以散發芳香,驅趕飛蟲,清除汙濁空氣;或將艾葉和蒼朮、白芷、大黃、芸香等中草藥放在室內燃燻,能趕走蛇蟲百腳,也是一種空氣消毒的良方。
古人認為農曆五月是“毒月”、“惡月”,百事多禁忌;而五月初五日是“重午”,又是民間所謂的九“毒日”之首,更是犯忌的日子。“杏子黃,大夫忙”,正是說的端午時分,因為夏季來臨,天氣漸轉溼熱的緣故,百病易生。所以,端午節前後一段時間正是勸人們講衛生、逐瘟疫、除蟲害的日子。
端午在門上懸掛艾草、菖蒲的習俗,據說來源於這樣一個傳說。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這年五月,黃巢大軍兵臨鄧州城下。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在一個村外的路口,遇見一位年輕婦女,背揹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小孩,另一隻手卻抱著一位年紀較大的男孩,正慌忙逃路。黃巢以為這個婦女不仁,抽刀欲斬,經詢問,方知原來大孩子是婦人大哥的遺孤,小孩子是婦人所親生,她寧願讓自己的孩子受苦,也不願讓侄兒遭罪,為的是不負大哥託孤之意。黃巢一聽,對這位年輕婦人肅然起敬,認為她是天下少有的義婦,於是揮劍砍下路旁艾草菖蒲,讓她拿回家去掛在門上,並嚴令將士:“進軍途中,如遇門掛艾蒲者,須加保護。”婦人聽了,半信半疑,但她回到城裡後,還是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左鄰右舍。第二天正是端午節,黃巢的軍隊攻打鄧州城,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了艾草菖蒲。黃巢果然信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領兵離去。從此,端午節掛艾草菖蒲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江南許多地方在端午節時還有采藥、驅狼等傳統。俗話說:“五月端午草,百樣都是藥”,“端午節前都是草,端午來到都是藥”。於是民間有在端午節這天上山採集地椒、野茶、苣苣、蒲公英、匾蓄、刺薊等藥材,以備單方土法治病之用。湖南湘中一帶,在端午日偏重於採集久明光、天泡草、苦瓜葉、馬齒莧、蒲公英、苦秣菜、金銀花等,以便暑天備用,前三種是洗藥,能防瘡癤及痱子;後幾種是吃藥,能防痢、消炎、清肺熱。還有的此日抓條蛇裝入瓶內,日久腐化,塗抹瘡痾;有的在田間抓只蛤蟆,在其嘴內塞入一塊墨錠後掛起風乾,備作藥用,故民諺有“蚧蛤蟆躲端午,躲得了今年,躲不了明年”之說。從前一些人煙稀少的地方,常有惡狼出沒,小孩及家禽被狼叼走的災禍時有發生。傳說,每逢端午這天狼兒子出“膚花”(天花),死亡率高,成活率低,這樣狼就難以大量繁衍。人們也乘狼之危,於端午這天,塞封狼窩,煙燻驅狼,以保人畜平安。另有“洗百病”的習俗。端午節那天,男女老幼前往野外郊遊,採集花草,做“鬥百草”遊戲,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清除身上汙垢,舒筋活血,以利於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