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總結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總結

篇一:

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是透過引導學生對周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性和綜合性問題、現象、事件等的積極探索,主動獲取直接經驗,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的。語文課程標準則指出: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群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強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說明語文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語文綜合性學習除了體現在字詞句篇,聽說讀寫的綜合上,還應體現在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融合,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整合。

1、 打破課堂的界限,實現語文與綜合實踐的整合。

語文實踐活動內容的確定應樹立大語文觀的思想,把世界作為學生的教科書,特別重視學生感興趣的生活世界、自然世界、社會世界。所涉及的不僅是文字內容,更強調非文字內容的習得與感悟。自然風光、風土習俗、新聞熱點等均可以作為活動內容。

學科整合會帶語文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向自然。如果在教學中敢於把語文知識的豐富內涵放到開放的綜合實踐天地中,鼓勵學生自主地探討,自由的交流總結,那麼學生的收穫會遠遠超乎課堂所獲,遠遠超乎老師的想象。

2、滿足學生的個性需要,實現語文學科與綜合實踐課程的整合。 綜合實踐活動要基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直接經驗來設計和實施相關活動。只有產生了興趣,學生才會對活動傾注全部的熱情,活動的實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語文教材中其實就有很多學生所感興趣的內容,學生由課文內容產生了很多問題,但有的問題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於是,由此所產生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也就誕生了。

3、巧選實踐形式,實現語文學科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 在當前還沒有統一的綜合實踐活動教材的情況下,語文實踐活動完全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佔一席之地。教師利用生活和語文教學的結合點,挖掘素材,讓語文學習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群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的拓展過程可以由多種形式實現。形式的選擇應依據活動的內容,尊重學生的需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突出趣味性、體現實踐性。

① 課本劇。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故事性很強的課文,深得學生喜歡,也適合學生表演。這類文章,我們可以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擔當課文中的角色進行表演。

② 故事會。故事永遠是學生的最愛。讓學生講哲理故事,悟人生哲理;讓學生講智慧故事,做睿智之人;讓學生講歷史故事,曉民族之事。在活動中,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文章內容,拓寬了視野。

③ 辯論會。辯論是一種鍛鍊口才的好形式。學生往往能在激烈的思辨中飛揚個性;在 “唇槍舌戰”中錘鍊語言,如《克隆技術的倫理問題》。

④ “五小活動”。即小記者、小發明、小設計、小導遊、小考察活動。可讓學生當小記者,學習採訪;可叫學生搞小發明,寫小論文;可鼓勵學生當小導遊,介紹家鄉鉅變;可指導學生當小設計師,設計小報;可組織學生作小調查,調查周圍環境……

總之,綜合實踐課程和語文學科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更概括、更高階的`知識資訊,發揮著系統教育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要在課程整合方面不斷探索,積極努力,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真正促進學生一生的發展,發展的一生。

篇二:

本學期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在“聽、說、讀、寫”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課外活動。特將進行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口語表達能力訓練活動。如舉行了“故事會”“演講會”“朗誦會”“古詩背誦比賽”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加深對課外讀物的理解,培養學生流利講普通話的能力。就形式來說,組織了以“環保”為話題故事會,邊動畫,邊講故事,把語言和具體形象結合起來,增強直觀效果;

二、寫作能力訓練活動。舉行了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比賽”“課外讀文”“剪報、輯報、辦報”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豐富知識,學會感恩,提高閱讀興趣,培養自學能力和習慣,還幫助學生鞏固課內學習的語文知識,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三、語文講座活動。用講座的形式介紹一些有關的語文知識。舉行了“語法講座”、“標點趣話”、“閱讀欣賞”、“怎樣寫話題作文”等活動。內容通俗、淺顯,注意了趣味性,儘可能結合學生實際舉例。

四、語文遊藝活動。透過遊藝活動為學生提供思維活動的材料,在創設解決問題的情境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邏輯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學生說話的機會,在有效的談話中發展了學生的語言。

以上活動的開展,既豐富學生課餘生活的內容,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後將繼續利用本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情感的薰陶,高雅情趣的陶冶。

五、存在的問題:由於場地和時間的關係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得到訓練和提高,今後將盡可能多給大部分學生提供機會。採用的形式有時候不能很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今後要儘可能的降低活動的難度,讓學生大膽參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