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高考成績出現女強男弱局面

高考成績出現女強男弱局面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女生透過高考成為普通高校學生的比例持續攀升。據統計,女生佔全部錄取學生的比例,1999年為40%,2007年達到53%,2013年則達到55%。

針對高考成績性別差異情況,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龐維國教授、邵志芳副教授開展了“近10年高考試題難度的性別差異研究”。近日,中國教育報記者赴華東師範大學專訪了龐維國、邵志芳兩位老師,探討高考成績性別差異的現狀、成因和應對策略。

記者:男女平等,但也男女有別,為什麼要研究高考性別差異這個題目?

龐維國:我們團隊長期在教育心理學領域從事研究工作,關注認知的性別差異是心理學的課題之一。以前大學錄取的新生裡,男生比女生多,這個問題還不太突出。進入以新世紀以來,女生表現比男生好,引起人們的反思。特別是孫雲曉提出“拯救男孩”的命題,放大了社會的關注度。

我們從高考成績角度關注男生和女生的性別差異,是基於一種基本的判斷:不同的性別理應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教育中存在的某些方面的女強男弱,固然有社會發展的外部原因,也可能存在個體發育、認知、腦神經等內部原因,研究者要找出其中的規律,進而為教育決策提供建議,避免因不當的教育行為而製造高考成績性別差異。

記者:當前高考成績性別差異大致是怎樣的狀況?

邵志芳:就教育界的整體狀況而言,學生的女強男弱已經是常態。反映在高校攻讀各學位的女生人數上,除了女博士生僅佔36.93%不足半數之外,女碩士佔 51.65%,女性本專科生達到52.12%。但在基礎教育層面,女生總人數卻少於男生,全國高中女生所佔比例為49.98%,初中和小學生比例則不超過 47%。這樣,一正一反,中小學階段男生多而專科、本科、碩士階段女生多,凸顯了“女強男弱”的`局面。

記者:這種“女強男弱”的情況是中國特有的,還是別的國家也存在?

邵志芳: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國家就有出現了這種現象。2009年,布林等人對8個國家的教育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教育不平等現象的減少,美國男女學生的差距從1947年開始縮小,到1979年,大學錄取新生中女生比例超過男生,並持續擴大。一項2010年的外國研究指出,加拿大高校錄取的女生和男生比例出現顯著落差,女生比男生高15個百分點之多。其他發達國家學者也有類似的發現。

男孩“危機”一定程度意味社會進步

記者:“拯救男孩”命題中似乎暗含了一種邏輯,男生弱於女生就是不正常的,需要去“拯救”。您如何評價高考成績的性別差異?

龐維國:就像你說的,許多人對於大學錄取女生超過男生的評價是負面的,將其歸咎於傳統教育和考試中的弊端,這未必妥當。從西方國家先於我國面臨這一局面而言,男孩“危機”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社會的進步。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家庭子女數的下降以及女性自立自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父母願意將孩子送進大學。在一個家庭裡有多個孩子的情況下,受千百年“重男輕女”傳統思想影響,家長往往優先保證男孩接受教育。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後,一對父母生一個孩子,男孩女孩都是寶,對女孩也會創造條件讓她讀大學。這將會開發出一半人口的智力資源,也將大大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我認為這是一種值得肯定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