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應該要為孩子制定健康計劃表
沒到暑期盼望著暑期到來,而暑期生活沒過多久卻又覺得沒勁,一名小學四年級學生昨天在電話中對他的媽媽訴苦說:“在家裡很孤單,一點兒也沒有意思。”
校外教育工作者把這種現象稱為“暑期不適徵”。他們認為,孩子放暑假,家長、老師的指導時空更大、引導的任務更重。家長應當注重暑期生活的“常態指導”,讓孩子過得愉快而又有收穫。
煩躁來自對暑期的誤解
某中學初二學生小田,在暑假剛開始的一週內拼命趕,完成了三分之二的《暑期作業》,緣何要“一氣呵成”呢?原來,他的父母親準備安排他到國外旅行半個月,前提條件是要他把暑期作業完成。他趕得相當累,漸生厭煩情緒。
而小張同學卻完全沉浸在打遊戲機的刺激中,兩個星期下來還沒有做過暑期作業,他準備到暑期最後一週搞“突擊”。不過,玩得太單一了,這個男孩也有點煩躁。
“這些學生對暑期的認識還是有很大的誤區,不當的安排,機械枯燥的行為,讓他們難以體會到暑期有張有弛的快樂。”閘北區德育室主任芮彭年這樣分析道。
身在暑期卻不在暑期狀態
想出去走走,但怕出汗;蹲在家裡看電視消遣,又覺得沒什麼好看;約同學玩耍,又怕家長不高興……一位中學生用這樣的話語,表現了對暑期生活的無所適從。
一位小學班主任在瞭解班上一半學生的`暑期狀態後說:“現在的一些學生身在暑期但不在暑期狀態的不少,他們缺少一張健康、快樂暑期的‘計劃表’。”
另外,家長對暑期生活安排的急功近利,使暑期變了味。一些今年秋季將進入初三、高三的學生,不少家長是把這個暑期當作“衝刺”來對待的,一名學生參加“輔導班”的時間幾近上學的三分之二。
同樣,也有一些家長一味把暑期當作回報孩子的“旅遊強檔”,也使暑期學習和娛樂的時間分配不均。
長計劃與短安排豐富暑期生活
由於暑期時間較長,如何幫助孩子度過一個健康、幸福的暑期,這是事關他們成長的一件大事。靜安區第二中心小學校長承敏芳指出,引導學生過好暑期生活,家長要“長短結合”。所謂長,就是家長對孩子暑期生活要有一個長計劃,與孩子共同商量制訂,可分成幾個階段有重點地規劃;所謂短安排,就是對孩子的每天生活要有一個“作息時間表”,督促孩子認真執行。同時,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創造種種條件,讓他們學習好、生活好、身體好,身在暑期要有好的暑期狀態,使他們獲得快樂和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