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

暑假讀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一書,認識了孫瑞雪和她的蒙特梭利教育,書中觀點提倡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去探索,去嘗試。書中認為:“兒童是精神存在物,兒童將按照預定好的內在蘊藏著一種強大的精神能量和潛能,他的發展不需要成人給他增加什麼新的內容,只需提供發展的環境和條件。”孩子6歲前,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資訊環境,讓孩子接收積極訊號。在6歲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並不會因為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自由到極致,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孩子在一個充分自由與愛的環境裡,認知的是真理,而不是畏懼強權,迷失真正的自我。

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幸福。但現代教育背景下的兒童,往往失去了本身屬於他們的時間與自由,大人們對於孩子的一些“專制”與“越權”,使得孩子不得不“被逼”著去做自己不喜歡甚至討厭做的事情,只是為了達到家長的虛榮心。家長認為,孩子就是孩子,必須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才能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效果。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這樣做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式和心理。

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這不得不讓我對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產生反思,雖然我沒有像一些誇張的父母讓孩子學這學那,興趣班也安全按照孩子的意願,孩子的週末也是輕鬆度過的,但在孩子的生活方面,我更多的是“干預”,當兒子做事動作很慢時,我沒有足夠的耐心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相反我會全力包辦。正是因為沒有給他足夠的“自由”,錯誤地理解對孩子的”愛”,所以兒子雖然很有禮貌、很懂事,做事認真、靜心,但兒子還不太會繫鞋帶、剪指甲……

而作為一位教師的我,往往也會“剝奪”孩子們的“自由”,對孩子有太多過分的“呵護”,我怕沙子會傷眼睛而不讓孩子們去沙坑玩,怕孩子不會掃地而每天不辭辛苦自己搞衛生,怕孩子們意外受傷而禁止他們奔跑……

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的'愛孩子,理解孩子,給孩子自由呢?

首先,我覺得不論家長還是老師一定要改變“控制”孩子的想法,要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孩子的行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孩子很愛模仿,他就像一面鏡子,會毫不保留地將父母和老師的樣子在他人面前折射出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和老師不僅僅要重視孩子的學習教育,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讓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裡健康成長的孩子。

其次,給孩子犯錯的自由空間,比如:孩子由於粗心考試不理想,有的家長見狀就會一味批評孩子,指責他,有了這些經驗,孩子可能一到考試就擔心,擔心考差就會遭到父母的批評。這樣,孩子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膽中,他失去了犯錯的自由,這樣的孩子還能學好嗎? 作為家長和教師,我們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 ,與他分析原因,告訴他,在今後怎樣避免再發生類似的錯誤,這樣,孩子的內心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孩子不會自卑,也得到了自由。

愛是什麼?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無止息的等待。一位教師或家長如果用愛的行為和態度來對待和理解孩子,這個孩子一定會快樂、自信、勇敢和充滿愛意的,更會依據這種愛在未來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和生活。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

這是本文作者孫瑞雪老師特別鍾愛的一首詩,《愛和自由》始終貫穿著愛和自由如何平衡的關係,學會愛孩子、學會放手,給孩子自由,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並不是溺愛、縱容、沒有規則,給孩子“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用愛的情感喚醒孩子成長積極性;以自由空間確立孩子創造熱情和自我意識;以規則形成孩子的社會秩序和內在智慧,用平等的關係引導未來社會的和諧和文明。

彤彤出生後,媽媽在家休了一年產假,沒有離開過一天,等要上班時,想孩子肯定受不了一天沒有見到媽媽,沒想到他竟然適應的很好,沒有所謂的分離焦慮症,當時不是很明白,怎麼跟大多數孩子不一樣,是不是晚熟呀,看了此書才明白孩子在愛的環境下成長,安全感一旦建立,就不太會對新環境產生恐懼,這一點在他剛入園時也得到了體現。

很多人都認為彤彤是個非常有禮貌的孩子,但更是個開不起玩笑的小孩,開始好好的,只要一逗,就翻臉,就會惱,發脾氣,甚至還會哭。但是周圍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是這樣的,無論怎樣逗,都笑嘻嘻不在乎。所以經常會有人私下跟媽媽說,這孩子遺傳誰呀,你們兩個性格都挺好的,怎麼他的脾氣這麼大,媽媽也大惑不解。看了這本《愛和自由》後恍然大悟,第五章 不同品質的心理和智力中專門講了這種狀況,原因是媽媽對彤彤說到做到,也要求爺爺、奶奶言出必行,欺騙孩子會造成他對你的不信任,彤彤一直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然不經逗。大多數成人跟孩子交往的一貫方式就是逗,但是他們大都不知道青少年“惡作劇”大多是源於兒童時期的“逗”。

彤彤上幼兒園選擇的是蒙氏班,那時媽媽對蒙氏理念還是模模糊糊,選擇是因為蒙氏班是小班制,孩子少,老師多,孩子可以得到好的照顧。上了幾天後,老師向媽媽反映彤彤是個非常有個性的孩子,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人家都在上課,他在玩玩具,人家都在排隊,他站在一旁觀看。還好是蒙氏班,還好老師受過蒙氏教育培訓,雖然老師認為他自由過度,但是也沒強加干預,漸漸的彤彤就融入到集體生活中來了。看了這本書後,深刻了解了蒙氏教育的精髓,慶幸當初的選擇沒錯。

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每個家長都是以欣賞、讚美的眼光看著獨一無二的寶貝,漸漸長大以後,欣賞、讚美被越來越多的批評、指責、約束所代替。正如作者所說的,要學會從一切如是中將愛剝離出來,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愛的禮物,我們一生能夠給予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

每翻看一次總能得到新的收穫,好書真的是要不斷翻閱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