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書籍讀書筆記
心理學書籍讀書筆記
學了心理學這門學科的深刻含義,認為學習這門學科是很有必要的,讓每一個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斷完善自己,學好這門知識將助人也自助。現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在日常生活裡,我們會發生很多在人際之間,與環境之間甚至是自我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衝突發生時,我們常常陷入悔恨,自責或是指責他人及環境的痛苦的深淵中不能自拔。比如:與同事之間在工作上發生一些摩擦有時候各自都認為無道理或是沒必要,但就是因為誰也放不下面子,誰也不搭理誰,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氣氛很是緊張。現在我不斷在學習中成長,能以平和的心態去處理與同事之間的關係。
二、每一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帶有情緒,這種情緒都被認為是負性的情緒。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環境裡不允許有這樣或那樣的情緒發生,或會面時有這樣或那樣的情緒,這時我們會無力去面對,在不經意間,就毀壞了辛苦建立的一段關係。比如:對“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這類情緒的發生,在很多時候是避開它,一旦不小心觸犯了它時,就會不知所措,要麼被“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許多事後讓我後悔的事,經過成長後,我才發現我的這種對於憤怒的態度及做法,完全是因為對“憤怒”缺少學習和正確的認知所致,以為“憤怒”是一個凶神惡煞似的壞東西,現在才知道我的這些“憤怒”的價值觀來源於父母,由於父親的脾氣很怪,很小時的我常常看父親的臉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則捱罵,我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經驗裡學習關於“憤怒”和“膽怯”的知識的,在學習心理學之前我甚至把我的這種經驗中學習的知識又重複於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我們要培養足夠的親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質,創造親密的關係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間的交會溝通能力,只有這種親密關係才能使我們心理成長,因為它是滋養生命的最佳營養。在中國這種親密關係大多數人卻從來不會,不具備培養親密關係的能力。比如:許多家庭,父子(女)之間,母子(女)之間,他們無法進行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溝通。就因為他們之間不能視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談。導致許多家庭都把責任歸咎於孩子身上,卻從不在自己身上找找問題。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即“能力”缺乏。
我將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就是為自己鋪路
心理學書籍讀書筆記
在學期初,我抱著求知的心態選修《心理學》,透過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有選擇的閱讀相關書目,在學期末,我獲得了一個對心理學比較籠統、綜合的認識。
在寫作前,我嘗試構思了多種不同行文方式,最後,我選擇了這種“剃刀式”的結構,即第一部分概括老師課堂講授的精神,第二部分展開講述我受到老師啟發後的關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進一步認識。
總體上,老師的'授課思路就是在普通的心理學知識的基礎上,著重聯絡大學生心理特點,透過旁徵博引、深入淺出的理論講解和聯絡親身經歷或者接觸的例子,並且用通俗易懂、雅俗共賞的語言表達方式,讓我們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學習、思考、成長,走向一段美麗的大學生之路。
老師在課堂上的講授表現出力求全面的趨向。從心理學歸屬於哲學的思考點出發,討論“人是什麼”這一命題,接而心理學的發展過程,建議我們涉獵系統論、控制論、博弈論,再到具體圍繞大學生健康心理的黃金塑造時期而有選擇的講授心理學知識,不斷強調生命的美好,關愛父母,以及各種思維培養的重要性,等等。這種授課方式,與其說是單方面的知識的傳輸或者雙方面的知識的交流,我則更偏向於那是彼此心靈的溝通,而此時,課堂就成為了一座橋樑。無論如何,這都全面地體現了老師對大學生健康心理發展的關心,同時,又試圖努力“兼營”相關心理學的知識的傳授,這無疑讓我們更接近“面對—反思—調控”的處理問題的積極的方式。
我逃過課,但是隻要我坐在教室裡,我必然專心聽講,嘗試理解老師的講義。臨近期末,回想學習的歷程,我對這門課程下這樣的總結。
老師是以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為授課主線,間以穿插相關心理學專業知識。例如,心理預警——珍愛生命、大學生生活六大原則、給大學生的100條逆耳忠告,等等,諸如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老師是以育人為先為講授的理念的。但是,讓我真正感動或者敬服的不僅是這樣的理念,而是他那種授課方式。我觀察發現,他努力追求的彷彿是引導大學生在他的課堂聽講中找到突破正擺在人生面前的困惑,如戀愛問題,於是儘可能的調動所有可行的方法,如來回地穿梭於講臺和課室後排,找到一個學生與老師在某方面上的平衡點,我相信,也許他實質上是明白的,這個平衡點可能不是制高點,但或許是一個最優解——一個讓師生都滿意的狀態。老實說,我絲毫不曾懷疑老師的授課目標,但是,有那麼一個片刻,我確實懷疑過老師的知識水平,後來,我才發現他知識面廣,聯想力豐富,準備充分,於是,我的目光又開始注視講臺。“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只是追求一種批判式思維,請老師您見諒。
在課堂上聽講,受到老師的影響,以及自己的課外閱讀,我改變了對心理學一些不同主張的認識,尤其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心理學涉及非常多學科,傳統上,心理學被分為五個子領域:神經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因為主要領域要與相關領域相結合學習,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思維和人類行為。所以,談一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並沒有脫離心理學的軌道,只是與其它主張形成強烈的反差,但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生活。
關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介紹,在這裡限於篇幅,我不想複製過來,大可以參考百度的百科名片。在這裡,我想嘗試談的是我自己對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理解。
我認為,這個理論可以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聯想理解。道德在我們生活中是極為核心的。如果道德也是一個以供需平衡的市場的話,那麼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試問有多少個經濟人的多少個需求得到了預期的供應?也就是說,從全球上來考慮,單是所謂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還是得不到一個讓人滿意的供給。被嚴重汙染的空氣,短缺的水資源,讓人擔心的食物,被破壞的自然壞境,越來越嚴重的睡眠質量問題,等等,在某種程度上,難道這些都不足以充分證明我們人類的道德正在面臨一個挑戰,同時也是機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揭示了人類行為和心理的共同規律,我們要做的是如何運用這條規律去改造我們的世界。電影《2012》、G20峰會討論、稀土“戰爭”與中國環境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印度安得拉邦的危機等等,我認為,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開始重新考慮“道德”,賦予“道德”一個與時俱進的新理念。例如,我們並不是全盤否定西方的生產主義,我們關心的是,可否偶爾停下來小憩,回想一下歷程,問一問自己的生理、安全、情感和歸屬、尊重、自我實現這些需求在馬不停蹄的程序中得到滿足了嗎?例如,現在非常倡導的LOW—CARBON生活,在生理上,減少了自然環境的汙染,不也是減少了對自己的生命的威脅嗎?這難道不是“道德”的適應時代變化的體現嗎?簡而言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給我們指引了一條相對科學的思考自身發展的線索,讓我們意識到那還沒被意識到的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