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願你不可不知的十大關係
重興趣還是重期望?選院校還是選專業?留省內還是跑省外?
填報志願正在進行。雖然輔導不少、支招不少,但考生和家長依然一頭霧水、猶豫不決。應重視孩子的興趣還是家長的期望?填志願時首選專業還是首選學校?一個個問題,一個個矛盾,該怎樣處理好這些關係?
一、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關係
首先,家庭內部不能搞內戰,特別是在子女考試不理想的情況下,更不能互相埋怨。考生也應該理解家長的一片良苦用心,家長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對人生的酸甜苦辣都有自己的切身體會,不能對父母產生任何埋怨情緒。
其次,家長應該尊重子女的興趣愛好和志向,克服對子女期望值過高的傾向,特別要避免把自己青年時代未竟的理想不加分析地強加在下一代身上。
第三,有些子女在家庭中的行為表現和在外部群體中的行為表現是截然不同的,家長應該主動與子女的任課老師和班主任老師溝通,瞭解在校學習情況,在年級中的排列位次,在群體中的性格特徵,是屬於內向型的還是外向型的,今後適合在哪些方面繼續發展。
第四,家長應該當好參謀,注重蒐集、整理、分析各種招生錄取資訊,多和子女溝通,鼓勵子女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和心理上的障礙。當家長與子女的觀點發生衝突時,家長應該用自己豐富的社會經驗、人生閱歷甚至失敗的教訓去說服子女,引導子女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人生,正視現實和社會,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考生自身發展的院校和專業。
二、一本與二本院校之間的關係
原則上一本是全國重點大學(1A類)和近年來報考人數較多的熱門院校(1B類),二本是一般院校(2A類)和近年來由專科學校升格的本科院校 (2B類)。顯然,在一本與二本之間,一本優於二本;在同一批次院校之間,A類優於B類。但這種院校之間的重點與一般,熱門與非熱門以及A類與B類之間的關係是相對的,是在不斷變化和相互轉化的。切記,世上沒有最好的,適合自己發展的就是最好的!
三、第一志願與參考志願之間以及參考志願與參考志願之間的關係
填好第一志願至關重要,但不能忽視參考志願的作用,往往在關鍵時刻參考志願會發揮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特別是第二批錄取中,參考志願佔的比例很大,參考志願只能報考經預測第一志願不滿額的'院校。
在選報同一批次院校的各個志願時,必須使第一、第二、第三志願(第二、三志願均為並列參考志願)院校之間的錄取分數線有足夠的級差,即梯度要足夠大,以確保前面志願落空時,後續志願能發揮作用。
四、院校志願與專業志願之間的關係
對於高考成績較好的考生,選擇理想的院校和滿意的專業,是無可非議的。由於一般考生高考成績的競爭力總是有限的,若對院校提出較高的要求,就必須以犧牲專業的層次為代價;若對專業提出較高的要求,就必須以犧牲院校的層次為代價。二者究竟以哪個為重,由考生依據實力自己定奪,但必須是在能被錄取的大前提下做出上述調整的。特別是在院校志願和專業志願發生衝突並威脅到錄取與否時,無論是什麼專業,能被錄取就是上策。
五、熱門專業與冷門專業、專業志願與就業之間的關係
所謂的熱門專業,就是報考人數超出正常情況的專業,熱門不等於好或水平高,不一定是考生感興趣的專業。對某一熱門專業,若各高校都盲目地擴招,超過社會對其需求,造成人才的過剩和浪費,增加就業難度,這自然也就轉化為冷門了。
另外,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大學本科階段,只能學習一些基礎知識,而學習和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的過程,是對一個人大腦和智力的開發、思維方式的訓練和能力的提高過程。可見,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並不很重要,學習的過程倒是非常重要!
考生在選報專業志願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從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徵、發展潛力、家庭經濟狀況結合院校招生章程綜合考慮。
六、省內院校與省外院校之間的關係
由於山西省經濟文化相對落後,許多優秀考生都把目標定位於省外經濟文化發達城市的高校,這是可以理解的。但考生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在填報志願前首先搞清楚各批次省內外院校的招生計劃和所佔比例。2008年山西省第一批本科省內與省外院校招生計劃佔第一批總計劃的比例分別為23%和77%;第二批本科省內與省外院校招生計劃佔第二批總計劃的比例分別為69%和3l%。可見,對於第一批本科,省外計劃比例高於省內計劃,多數考生選報省外院校是可取的,但對於第二批情況就不同了,這個比例就顛倒過來了。
七、學校與地理位置之間的關係
多數考生在選報志願時,都把目標投向各大中心城市和經濟、文化發達地區的高校。同樣的高考成績,若選擇各大城市或經濟文化比較發達地區的高校,只能去一所一般院校;而若選擇地理位置稍偏遠或經濟文化欠發達地區的院校,就有可能上一所重點大學或好一點的專業。同時,這些欠發達地區的院校,也應是那些經濟不太富裕或高考成績欠佳考生的選擇目標。
八、2B類院校與三本和專科院校之間的關係
遇到這類問題的考生其高考估分一般都位於二本線的臨界區域(又稱貼線生),即二本線上和線下各10分的區域。二本線上和線下考生的願望和心理活動是截然不同的,線上的想上2A不想上2B,而線下的哪怕2B也願意上。在近兩年的錄取實踐中我們發現,二本線上有相當一部分2B院校由於生源不足不得不在二本線下按第一志願降分錄取,這為那些不達二本線而又想上二本的,且家庭經濟不太富裕的考生提供了一個機會。預估成績在二本線臨界區域的考生在選擇2B 院校時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提前做好應對措施,以免後悔。位於二本線臨界區域的考生在填報專業志願時不能有太高的要求,並且應該填報專業服從調配一項。
實際上,位於二本線下臨界區域的考生可以有多種選擇,因為這裡是2B、三本、專科院校的交叉錄取區域,這個區域內的考生和家長的心理活動是很複雜的,他們在2B、三本、專科和復讀這幾種選擇中猶豫、徘徊,經受著痛苦的折磨,這也是招生錄取最難操作、最容易出現反覆的區域。但就大多數考生而言,應該選擇上本科,即2B院校或三本院校。經濟條件好的可上三本院校(一般都位於省會城市),經濟條件差的可上2B類院校(多數是由位於地級市的師範專科學校升格而來)。只要有條件上本科的,應儘量選擇本科。
九、院校名稱與院校實力、專業名稱與專業內涵之間的關係
其實,判斷一所大學最基本的標準就是其辦學實力、辦學歷史、校風和校園文化積澱(取決於院校所處地區的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發展水平)。我認為我國目前的高校可以按其辦學歷史簡單地劃分為四個層次:第一,新中國成立前已經存在的老大學,目前其辦學歷史都在70年以上,其中綜合性大學佔多數;第二,上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需要而成立的一批新型大學,多數都是工科院校;第三,上世紀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即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後,國家為了改革和發展的需要而由專科學校升格成立的一批本科院校;第四,上世紀末期到本世紀初期,即2000年左右由專科或中專學校新升格的一批本科院校。
在鑑別學科專業方面,一定要認真推敲、仔細研究,特別要結合各專業所開設的課程來分析判斷,千萬不能馬虎。
十、第一志願缺檔率與參考志願之間的關係
我們知道,參考志願只有選報第一志願不滿額的院校,參考志願才有投檔的機會。下面我們僅以2008年為例,分析各批次、各科類第一志願缺檔率與參考志願之間的關係。
1.第一批文科,lA和1B第一志願缺檔率分別為總計劃的2%和19%。由此可見,1A和1B的第一志願錄取率分別為98%和8l%。透過簡單計算可知,第一批(1A和1B合計)第一志願缺檔率為9%,即第一志願錄取率為91%。理科,1A和1B第一志願缺檔率分別為總計劃的3%和22%。即 1A和1B的第一志願錄取率分別為97%和78%,類似的可算出第一批第一志願缺檔率為l0%,即第一志願錄取率為90%。結論: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第一批A類關鍵是第一志願,參考志願幾乎不起作用(除去像哈工大那樣明確規定錄取一定比例第二志願高分考生的院校)。第一批B類文理科第一志願錄取率分別為 81%和78%,這說明在選報1B第一志願時,有相當一部分考生選擇了不切合自身實際的院校志願,出現了大量的無效志願,前車之鑑,望今年考生在選擇1B 第一志願時要引起注意。並且,參考志願儘量選擇經預測可能出現第一志願缺檔的院校。
2.第二批文科,2A和2B第一志願缺檔率分別為22%和62%。即2A和2B的第一志願錄取率分別為78%和38%,類似的可算出第二批 (2A和2B合算)第一志願缺檔率為39%,第一志願錄取率為61%。理科,2A和2B第一志願缺檔率分別為23%和67%。即2A和2B第一志願錄取率分別為77%和33%,類似的可算出第二批第一志願缺檔率為38%,第一志願錄取率為62%。
結論2A和2B第一志願缺檔率增大,特別是2B類,文理科第一志願缺檔率分別高達62%和67%,這說明絕大多數考生的2B第一志願是無效志願,望考生在選擇第二批院校志願時,一定要量力而行,三思而報。參考志願儘量選擇經預測今年可能缺檔的院校,儘量避免志願選報中的扎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