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行業

社會領域幼兒園小班教案

社會領域幼兒園小班教案

社會領域幼兒園小班教案一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社會領域的學習心得 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受許多方面的影響:家庭、幼兒園、社會。在影響其社會化和個性一生的這個領域裡,我們的目標是幼兒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適應兩方面的發展,雖然這兩個方面在同一個過程中進行的,但又是各有側重點的。兒童人際關係的發展,主要靠幼兒園的遊戲、日常生活、成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中觀察模仿到的。兒童社會適應的發展,是要透過群體性的活動和規則意識的培養髮展起來的。今天我要交流的是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的一些做法。

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在3~6歲兒童發展指南里面是用三部曲完成的。我們可以針對這些目標,提供給孩子很多的成長機會。

第一步是幼兒的樂群。針對年齡特點,提出了不同層次的要求。 小班小朋友的社會領域目標是喜歡上幼兒園,喜歡參加集體活動,那麼,我們可以在幼兒入園之前開展一些新生適應活動;可以建議家長在家模仿幼兒園的生活;可以打破幼兒園班級的界限開展大帶小活動;可以指導家長多帶孩子去參加聚會和交朋友活動。。。。。。這是我園孩子們去園區瀾溪苑幼兒園交朋友,好開心,玩了他們的玩具,表演了節目,還互贈了禮物。

中班小朋友的社會領域目標在小班的基礎上,還要實現積極主動參與活動的目標以及樂意參與社群活動的目標。所以,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和家長一起關注社群的活動、組織親子游、參加一些繪畫活動、才藝表演。。。。。。這是我們在參加蘇州市幼兒才藝比賽,去了一半的小朋友,還有我們每學期的親子游也是家長孩子熱切期盼的,我們還

邀請家長帶孩子一起去祭奠烈士。。。。。。

大班小朋友的社會領域目標增加了對小學的嚮往,幼兒園的學習生活都是為入小學作準備的,所以,一系列幼小銜接工作逐步要鼓勵孩子過度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參觀小學、瞭解小學、和小學生交朋友、請小學老師來做客都是很有意義的活動,這個大姐姐是小學生,小朋友們在現場採訪她,問她關於小學的事情,這個訪談活動加深了孩子對小學的瞭解。

第二部是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我們就不能把孩子框在一個幼兒園或者一個家庭的範疇裡以期發展孩子的社會性,在特定特殊場合需要的規則,必須讓孩子從實踐中去建立去規範。我們需要給孩子多一點的社會實踐,例如角色遊戲在這個領域給孩子的發展是非常有效的,幼兒良好的社會性與個性品質的發展在角色遊戲中最顯性。有效、密切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活動也是基本的形式。我們還開展了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去參觀美術館,我們需要的規則是安靜、排隊;去公園拜訪大樹,得到的'規則經驗是愛護綠化;去製作小點心,必須一個一個排好隊洗完手再做;去醫院必須安靜、聽醫生的話。不用說教的方式給孩子給孩子體驗,是社會領域活動的首要形式。我們園克服幼兒園比較小的問題,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給孩子得益。

最後一部分是使孩子具有初步的歸屬感。我們還是要從孩子的生活體驗著手,多和孩子一起遊戲、談笑,儘量在家庭和班級中營造溫馨的氛圍。透過和幼兒一起翻閱照片、講幼兒成長的故事等,讓幼兒感受到家庭和幼兒園的溫暖,老師的和藹可親,對養育自己的人產生

感激之情。。。。。。這些都是在推進幼兒的社會認知感。我們如果把愛家鄉、愛集體作為一個知識普及來講述,完全背離了社會領域的要求,怎樣推進這種情感,是否可以參加一下徒步旅行,參加一次燈會,參加一個演講活動來得具體、深刻呢?體驗才是很重要的環節,《孔融讓梨》的故事給了孩子一個道理,有了一個道理孩子就發展了這個品質了嗎?還需要2次3次許多次的行為練習,才能真正達成目標。我們給孩子評選五角星、給孩子當值日生、讓家長記錄孩子在家用餐、睡覺等的表現,都是在觀察引導孩子的訓練效果。

最後說說我們在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的幾點思考:

1、選取哪個內容比較適合幼兒呢?我想,與現實生活聯絡密切的內容才能讓孩子有話可講,有興趣,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以幼兒的發展為依據,應建立在兒童已有的經驗基礎上,並以各種可感知的方式呈現以擴充套件幼兒的經驗,使教育內容真正被幼兒所理解、接受並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繼而產生特定的情感和行為。

2、教育的核心是孩子的情感體驗還是知識的積累?我想,要和科學、語言領域有所區別有所側重,那麼只有有了深刻的認識,才有可能表現出相應的行為。沒有情感的參與,社會認知是蒼白的,是難於產生行為動機的;社會行為則是表面的、是難以持久發生的。

3、透過什麼途徑達到有效性呢?每天每時,你可以滲透、可以隨機、可以個別談話、可以用環境來說話,在教養人的關愛中,孩子才會真正發展。

以上是粗淺的一些觀點,不當之處,請大家指出。

社會領域幼兒園小班教案二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發展的情感脈絡,理解並表現詞"氣喘吁吁"等。

2.初步懂得向曾經幫助、關心過自己的人表達感恩之情。

活動準備: 與故事內容匹配的動畫課件、小動物圖片"感恩備忘錄"記錄紙、影片儀等。

活動過程: 一、以"小豬"形象,匯出課題內容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看看是關於誰的呀?

二、欣賞故事前半部分,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一段,表現"氣喘吁吁"等詞語的表情與神態。

2.就故事內容進行提問。

"你認為是誰幫助了小豬?"發表各自的意見。

三、繼續感受故事後半部分,學會感恩。

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二段。設問:你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為什麼?

四、聯絡實際回憶別人對自己的關愛,表達感恩之情師:生活中有沒有別人關心愛護你的事呢?和你的小夥伴分享一下,你想感謝誰?為什麼?怎樣感謝?

五、製作感恩卡,感受互愛的情感

1.介紹"感恩備忘錄",師幼共同探討記錄方法。

2.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方法作記錄。

3.鼓勵幼兒大膽地介紹自己的"感恩備忘錄"。

六、在"感恩的心"的音樂中,結束部分1.鼓勵幼兒多學本領,將來彙報父母2.播放音樂《感恩的心》,把感恩卡送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