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1

陳鶴琴提出:音樂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本能,音樂在兒童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幼兒音樂活動是一種有聲音、有情趣的藝術活動。透過讓幼兒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過程中,讓幼兒去體驗音樂,去感知音樂,去表現音樂,從而獲得很大的快樂。讓幼兒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實現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目標,這是我們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也是我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

小班孩子很容易被一個故事,幾張圖片吸引,所以課前我根據歌曲內容準備了富有童趣的圖片來調動幼兒的興趣,這節首歌曲歌詞簡單,主要難點在最後一句"汪汪"兩聲叫,大多數幼兒都不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原因有:一,我沒有給幼兒一個開始口令,所以導致幼兒在"汪汪"兩聲中聽上去有參差不齊的感覺,聽上去有的幼兒多叫了,其實是有早叫晚叫區別在裡面。二是在教具的準備上,如果我能夠透過教具用一些延長音的標記,透過指圖來讓幼兒知道最後第二句的實值。因為幼兒記憶歌詞的方法主要有動作和圖片。

幼兒是天生的表演家,課上,幼兒根據生活中的經驗創編了歌詞內容的動作,同時作為教師也要富有一個童真,完全融入到幼兒中去。小班上學期幼兒年齡小,剛入園很多幼兒還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需要教師自身語言和體態的魅力,鼓勵幼兒歌唱,可以採取不同形式的練習演唱,活動中,我沒有考慮到幼兒掌握情況,聯絡的次數太少,如果形式再多一點,我想效果會好一些。切忌教師一個人在課堂上唱獨角戲。

孩子最愛的莫過於遊戲了。孩子天生喜歡遊戲,她們會沉浸在遊戲情景中去,當然老師也要參與到遊戲中去,活動中我先是自己當"小花狗"幼兒當"肉骨頭"和幼兒一起遊戲,讓我和孩子們進一步零距離接觸,然後是請幼兒自主的選擇角色遊戲,看著孩子們開心的樣子,我想這才是活動的重點吧--讓幼兒愉快的參與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2

設計意圖:在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中,洗手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孩子在幼兒園必須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小班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弱,在幼兒園經常發現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時會出現洗手馬虎、玩水等現象。有的幼兒不會洗手,有的幼兒把手淋溼就算洗完了,有的幼兒洗手時不會用毛巾擦,有的幼兒不會用肥皂……在透過與家長的溝通之後,知道許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獨自洗手,都是長輩們幫著洗或是用毛巾擦乾淨。針對我班幼兒存在的問題,為幫助他們學會自己洗手,我根據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點,我設計了健康活動《小手真乾淨》,使孩子瞭解、認識到洗手的重要性,學會洗手的方法,並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透過學念兒歌、找圖片,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3、知道洗手的重要性,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自制蘋果寶寶圖片1個、洗手盆8個、肥皂若干、幼兒自己毛巾

活動過程:

一、歌曲《我是一個大蘋果》引出主題

1、幼兒唱歌曲《我是一個大蘋果》

教師:今天蘋果寶寶來和你們一起玩了(出示蘋果寶寶圖片),引導幼兒和蘋果寶寶打招呼。

2、老師提問剛才大蘋果怎麼說的?它喜歡什麼樣的寶寶?(小手乾淨的寶寶)

3、怎樣讓自己的小手變乾淨呢?

二、學習洗手、擦手的方法

1、根據孩子平時洗手經驗,先和孩子討論洗手的方法。

2、利用兒歌《洗手歌》學習洗手的步驟。

兒歌:卷卷袖,沖沖水,打打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手指縫搓一搓大拇哥轉一轉,小手腕也要洗沖沖乾淨甩甩手,再用毛巾擦擦手。

3、老師演示正確的洗手過程。

4、分組請幼兒練習洗手。

將幼兒分成三組(小貓組、小狗組、小兔組)要求:

(1)每個盆兩個小朋友

(2)甩手要將水甩在盆裡

(3)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小結幼兒洗手過程,以大蘋果的口吻對於洗手認真的幼兒給與鼓勵。

活動反思:

透過這次活動,我感到個別幼兒雖然年齡小,比較頑皮,但是經過耐心的引導和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另外,本節活動,理所當然的以為孩子一定會知道什麼時候該洗手,忽視這方面的引導。但其實小班的孩子,部分對家長過於依賴,沒養成這方面的習慣。以後應該在活動前對孩子的情況做全面的瞭解,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把握每次活動的目標和重難點。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3

活動設計:

綱要指導我們“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細節決定成功。孩子還很稚嫩,要為孩子精心設計好每一步的`雲梯,讓孩子興趣十足、水到渠成地摘到勝利的果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一步的梯子都要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興趣十足,玩性大發,思維開啟,語言流淌,在玩中學,玩中樂。留戀、回味,還要嘗,還要學,這是一門藝術,一門課堂藝術,是老師追求、修煉終身的。

活動目標:

1. 樂意參加語言遊戲,學會關心生病的小兔子。

2. 會用短句“我送你**”或“我給你**”等與別人交往。

活動準備。

1. 幼兒已認識小兔子,已能初步參加班級活動。

2. 藥瓶、話筒、紗巾、茶杯、各種水果等。

3. 佈置小兔家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 透過看望小兔,引起幼兒與小兔交往的興趣。

1. 場景:小兔坐在沙發上不停地咳嗽。

2. 提問:

1) 這是誰的家?我們應該對它說什麼?(小兔,你好!)

2) 小兔生病了,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幼兒討論)

二. 關心小兔。

1. 透過送藥、送食物等方式讓幼兒關心小兔,並學習短句“我送你**”或“我給你**”等。

2. 幼兒自由選擇各種物品去關心小兔,教師鼓勵膽小的幼兒大聲講話。

3. 透過動物朋友們看望小兔的練習,鞏固短句的運用。

4. 提問:

1) 小兔的朋友們也知道它生病了,它有哪些朋友呢?

2) 它們會怎樣關心它呢?

反思:

這個故事的創設主要體現朋友們對小白兔的關愛之情,從中學習短句“我送你……”或“我給你……”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先聽故事,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表達,情境創設也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教室裡悄無聲息,孩子都在傾聽,精神很集中。小豬、小花貓、小熊、小灰兔的話語示範性很強,有利於開啟孩子的思維。結果正是這樣,在接下來的環節——小白兔生病了,你們都是小白兔的好朋友,你們怎麼關心小白兔呢?孩子們的答案是五彩繽紛的。

“我送你一個桃子。”

“我送你一個蘋果。”

“我給你一支蜂王漿。”

“我送你一個大西瓜。”

“我給你一袋奶。”

“我給你一杯水。”

“我給你一根香蕉。”

“我送你一棵大白菜。”

……

在這個環節,孩子掀起了學習高潮,在動腦,在表達,並且答案是生動的、精彩的。孩子是充滿愛心,充滿創造力的。我很高興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開啟了思維的閘門。支架教學論提倡給孩子的學習搭設雲梯,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去摘到豐盛的果實。我這堂課的設計就來源於此,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然後讓孩子掂掂腳,伸伸手去摘葡萄。

缺點也是有的,孩子語言的表達不夠完整,雖然我做了規範。尋找原因,我感覺講故事時,語言渲染的不夠,首先我應在語氣上加強渲染,還應讓孩子模仿模仿小動物們的話語。在情境的創設上我只烘托了氣氛,沒有在場景、道具的佈置上下功夫。如果有場景有道具,孩子會更投入,對小白兔的愛會更濃厚,話語會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