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中考學習方法

關於中考學習方法大全

篇一:初三中考複習方法

初三5次大考

初三生除了學校常規組織的測驗、月考、11月中下旬期中考等,

最重要的是面對11月中下旬期末、4月底結業考、 5月初 “一模”、 6月“二模”和6月下旬中考等5次大考。

初三中考複習方法

進入初三後,就感覺學習時間緊,任務重,壓力也大。所以必須給自己制定合理

有效的學習計劃,通常在前一天就作出第二天的計劃,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明天課堂上除了掌握老師講授的東西外,還要看完哪些相關部分的參考資料,這樣上課就不會走神了。

在上學期,老師們就開始組織第一次全面、系統的複習了。這個時候的主要

目標就是“大掃蕩”,各個知識點都要熟練吃透。一份詳盡的考試說明也是需要的,上面都有考點以及要求的程度。然後就是中名師對於當年考試大綱的解說,並具體到每一章節都會講解應該掌握哪些東西。第一階段的複習就是金字塔的基礎,基礎越牢固,塔尖也就越高。

下學期開始,第一遍複習基本完成,這時候就找出幾套歷年的中高考題做做,

模擬環境、限定時間、閉卷、評估。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薄弱環節是什麼了。在這一階段就要更有目的性,攻克難點、深化重點。具體來講,在看完第一遍複習時留下的各種總結,將各個章節聯絡穿插起來,形成一個學科整體。這樣的訓練,對於考試中的綜合題目的解決,無疑大有裨益。 每複習完一章,要細緻地考察自己真正學到了什麼。根據自己的理解,看著

目錄,想想學到了什麼,各個知識點是什麼,錯題出現在哪幾個方面,在筆記本上簡明扼要地列示出來。印象模糊的地方就查書查筆記,並在後來的習題練習中不斷補充,這就是自己的寶藏。不僅可以讓知識完全再現,檢驗自己的學習程度,更是第二階段複習的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把自己理解過的東西記下來,將原來的各個章節總體上進行把握,並且在腦

海中形成網路,達到一觸即發的狀態,這樣,第二階段的複習就算圓滿完成了。

最後階段是在中考前一個月左右。這段時間除了平時的努力之外,主要著重

訓練答題技巧和應試心理。

一、 自習

除了完成老師的作業,作為一個優秀的學生一定有一套自習的方法。

①要注重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因為畢竟學習得靠自己,老師在課堂上的時

間是有限的,以啟發、引導學生為主,很多東西都需要自己課外來進行鑽研。如果只滿足掌握課上的那點知識,取得比較高的分數就有點困難了。所以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在掌握了那些基本知識之外還應該注意在更大的範圍內自習。透過自習學來的知識不僅可以開闊思路,而且對內容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②自習時一定要講究效率。要注意留心自己最興奮、狀態最好的學習時段。

自習時段分為在學校的自習和在家裡的自習。無論在學校自習還是在家裡自習,都應該抓緊時間,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在學校的自習時間,一般都會有各個科目的老師來班裡輔導,因此這個時段是非常寶貴的,就應該解決比較難的問題,抓緊時間問老師或同學,及時解決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回家之後的自習時間由自己靈活支配。要複習當天的功課,預習明天的課程,如有時間還可以讀一些課內外讀物,增長自己的知識。課外書籍往往有著生動易學、內容廣泛的特點,透過閱讀拓展自己的視野,開闊思路。自習過程中,

由於在思考問題上投入了大量時間,從而鍛鍊了自己的思考能力,這種能力的習得與增強不但對本學科學習有利,而且對學習其他內容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 讀書

書分很多種類。不同的書,讀的方法不同,讀的重點也不同。

書大體可以分為:描述類,敘述類,論述類和分析類。

描述類:包括小說、詩歌散文集等文學作品,語文課本中的大部分文章屬於

這一類。讀這類書籍時主要是去感受,感受作者的感受,感受文中的情與景。所以讀這類書時要每字每句地讀,細細品味,才能達到閱讀的效果。

敘述類圖書主要包括歷史書籍、記實性文學書籍。讀這類書主要是去了解書

中所記載的一系列人物、事件的相互關係,包括因果關係和時間關係等。掌握了這些關係就達到了閱讀的目的。讀這類書時不必過多地注重一字一句,但一定要按順序閱讀,讀每一章節時最關注的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然後用這四個要素把整本書串起來。

論述類書籍主要包括政治類書籍。讀這類書主要是瞭解書本身所闡述的觀點。

這類書往往結論性的觀點並不是很多,但會用相當多的篇幅來支援其觀點,因此讀這類書的時候是可以跳躍著閱讀,就是先讀結論,再去有目的地讀作者的論據,這樣讀書的效率會很高。

分析類書籍包括數、理、化、生物、地理等書籍。這類書籍都是以傳播科學

知識為內容的,讀這類書的目的是很清楚的,就是理解和接受。所以讀這類書時,一定首先要清楚這一章要讓自己理解什麼,通常是一個定理或一個公式。然後圍繞這一核心去讀書,思路就會很清晰,讀書效率自然會提高。 對於教科書,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不想讀”或“不會讀”。

其一,認為“教科書簡單,不值得讀”;

其二,認為“老師已經講了,沒有新意,不必再讀”;其三,讀書障礙很多,不想

讀。其實,讀書這個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提高讀書的效果,應當把握以下三個環節:

1即“上課前要先讀”,即預習,可以“粗讀”,這樣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

問進課堂;

2做作業之前要再讀,即複習,要求“細讀”;

3在訓練中遇到疑難問題,找到對應章節要反覆讀,要求“精讀”。

另外,讀教科書還要從中把握好知識點、重點、難點,透過自己的歸納、小結,

形成本節課或本章節的知識結構,把零碎的、一點一滴的知識形成一個知識體系。透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訓練,同學們可親自去體驗品嚐讀書的味道,真正認識到“書本是最好的教師”,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掌握了讀書方法,自學能力也就相應地提高了。

三、 記憶

記憶是學習非常重要的環節,任何知識理解了絕不等於掌握了,理解是必經的過程,但記憶才是最終的目的。

對於理科知識來說,先理解會幫助學生有效地記憶;

對於文科,先記憶可能會有利於理解和掌握。

1、記憶規則一般要規定記憶時間,並且一個人獨自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進行

記憶。記東西的時候,不要僅僅默讀默記,而是動用盡可能多的感官,比如一邊看一邊念一邊寫。要注意的是不能老是開啟書本,在記憶了一段東西之後,一定要把書合起來,在腦海裡過一遍,有時想不起來時不要馬上翻書,而是努力回想,實在想不起來再看書。

最好是睡前把背過的東西再回憶一遍,因為睡眠時沒有新的資訊輸入大腦,

剛剛記憶的東西就能不受干擾。

如果書上的內容太散太雜,就要先在一張大的紙上畫關係圖,自己歸納組織

後再記憶,這樣就相當於把零散的個體結合成了有機的整體,再記憶時就容易得多了。每次記憶的量也有講究,要定量記憶,日積月累,效果就慢慢顯現出來了。

此外還可以用交叉變換科目來記憶,背2個小時歷史的效果肯定沒有背1個

小時歷史加1個小時英語單詞的效果好。

1、 文理科記憶法

①理科:對於理科課程應該是先理解再運用然後才記憶,若不理解不運用短暫的記住很容易,遺忘也更容易,所以只有理解後才記得牢。

②文科:認真理解,理解是背誦的基礎,對要背誦的文章,力圖比較深刻的

理解文章的意義。然後再這個基礎上去背誦全文,這樣就會背得快,而且不容易忘記;全神貫注“一心不能二用”,做到全身心投入,心到、眼到、口到;熟讀精思,反覆朗讀,慢慢咀嚼,細細品位。特別是對於古文學作品,用筆或口將文章準確地翻譯一遍,反覆消化,邊熟讀、背誦,邊理解、記憶;分背、合背結合,分背就是按一篇文章的段落,一段一段分別背誦。合背就是

篇二:初中各科學習方法大全

初中學習方法 前言

做情緒“恆溫器”

經常使自己的情緒保持在一種穩定積極的狀態是狀元們的一種共同能力。積極的情緒能幫助你保持

良好的學習狀態,要學會一些調節情緒或發洩情緒的方法。比如今天心情不好,可以去做運動,聽音樂,

找老師或好朋友聊天,看看最新的電影等等。又或者把不開心的事情寫在一張紙上,然後把它撕碎!把

壞心情一起撕掉,只留自信快樂的笑容常伴!

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形成了一整套怎樣才能學得最優的學法。即把學習過程歸納為制訂學

習計劃→課前預習(重點難點)→精心聽講→課後複習→解決疑難→獨立作業→同學互考→系統小結或

小考→課外學習等九個有機聯絡的學習環節,形成較為完整的“學法”體系。學生在掌握了“學法”

後,就會得心應手地運用“學法”,達到“十會”,即:會看書,會抓要點、重點;會分析問題思路;

會自己做筆記;會自己複習;會歸納學過的知識,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會自己歸納出解決某些問題的

方法;會用工具書,找資料,列表格;會看參考書;會操作現代化教學工具、模型、做實驗。

1.不要迷上網

2.不要過度看電視

3.不要為人際關係問題分心

4.不要討厭你的老師

5.每門課程買一本練習冊,堅持做就會有收穫(數學杜絕用計算器)

6.堅持預習,複習

中學生作業多,預習的時間境確實不多。這就要求一方面安排好學習時間,另一方面要有靈活的預習策略。

預習政治可以安排在一些零碎的時間內進行,如中飯後晚飯前,甚至是課間十分鐘。

7.上課認真聽講

8.自己完成作業

9.不懂得問題一定要向老師請教,搞懂搞透

10.各科準備一本錯題本,好題本,沒事就看

11.注意休息,可以聽聽音樂放鬆

12.制定每天的學習計劃(可以放在日記中或用便攜本),一定要詳細,制訂學習計劃並學會定期小結(天

天小結,每週系統總結《寫在錯題或好題本中,分科目記》)

13.睡前“七問”

睡前“七問”(20分鐘內完成)

完成了一天的學習,準備休息之前,同學們可以問問自己七個問題再睡覺:

第一個問題:我今天上課前都準備好了嗎?因為只有做了充分的課前預習,才能在上課時跟上老師的

思路,和老師同步進入角色。(預習)

第二個問題:今天在課堂上我與老師互動得如何?我主動參與了嗎?我是今天的主角嗎?(課堂互動)

第三個問題:從這堂課中,我在知識、能力、方法、技能、情感上有所收穫嗎?第四個問題:在課堂

上我投入了激情嗎?有激情地學習,才是有興趣的學習。(學的知識記得多少)

第五個問題:我今天的得與失在哪裡?善於總結才能有所進步。(寫在日記本上)

第六個問題:明天我還有哪些任務?(明天的學習計劃)

第七個問題:今天我過得快樂嗎?我們要學會享受學習,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語文學習方法總結

其實學習語文很簡單,下面我就將我的學習方法告訴大家:

一.課前預習法:

預習很重要,你只有課前預習了,才能提前瞭解課文內容。

1. 預習之前準備一本字典,先把生字詞過關。這樣方便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2. 標自然段。

3. 熟讀課文三遍(以上)。

4. 概述課文大致內容,瞭解中心思想。

5. 課後題試著做一做,最好不用參考書,這樣能提高閱讀能力,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不懂的知識課

上或課後在和老師、同學一起交流、解決。

二.上課聽講法:

聽,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學會傾聽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得到別人的讚賞。培養聽力首先從聽課開

始:

1.老師講課時,不要東張西望,要集中精神這是培養聽力的第一步。

2.耳朵邊聽要邊記重點,這樣方便回家、考試前的複習(筆記最好記書上)。

3.同學回答問題時,不要插嘴要聽取別人的意見改善自己的不足。即使同學回答得不夠完美,也等同學

說完再補充。

三.課後複習法:

我個人認為複習沒預習重要,你預習做好了,複習起來就自然跟著容易:

1.複習也要拿筆,第二次看要又有收穫,把第二次的收穫和看法另外寫下來。

2.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要“一目十行”,要同時記重點、生字等知識內容。

四.課外閱讀法:(文言文,現代文)

閱讀是學習的重點,多閱讀能提高我們自身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1.選書。選一本好書也是一個人的能力。

2.閱讀時拿一支筆,在讀的過程中把好詞好句句畫出來,不一定要背下來,只要瞭解一些句型,恰當的

運用到作文中去。

3.摘抄就是把你畫記的那些好詞好句摘抄下來,用於作文,專門找一個本子。摘抄和閱讀又不一樣,它

要更深一層。摘抄的內容,語言優美是不夠的,有時一些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也能寫下來、

記下來。

4.課外積累的多,課內閱讀你自然得心應手。

文言文學習方法

一、學習文言文,最應該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詞、句式等方面的知識,只有積累了一定的文言知

識,才可能順利地閱讀文言文。

1.重視預習,學會自學

課前一定要藉助註釋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譯,不要坐等老師來講解。預習時注意找出疑難字句

提交課堂討論,向老師、同學請教。對重點字詞要進行歸類認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相

當多的文言實詞是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我們要善於記憶、比較、歸納、整理,把“字詞”學

“活”。

2.遵循“字不離句”的原則去理解、體會

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其意義、用法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顯示出來的,積累文言字詞不

要死記硬背,而應結合“語境”去揣摩。

3.要牢牢記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每種又有幾種不同形式,

記住形式,便於識記和理解。

二、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其意圖是讓學生透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

解文意,培養語言感悟能力。誦讀可分四步進行:

1.藉助註釋,粗讀課文

預習時完成粗讀任務。粗讀的首要任務是疏通文字,然後在此基礎上感知課文,從整體上初

步地把握課文結構。結合註釋,根據上下文讀兩三遍,再連猜帶蒙,對課文內容應該能瞭解六

七成了。粗讀中要畫出疑難詞句,以備在課堂上提交討論。

2.質疑、解難、細讀課文

透過課內細讀,要能準確地正音、正形、斷句,要解決粗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對文章結

構進行分析。要增進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深入領會,精讀課文

精讀時要力求讀出語氣、語調和節奏。透過精讀,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體會文章的情

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鑑賞評價,熟讀課文

這一步主要靠課後同學們主動進行。要熟讀成誦,要強化文言字詞的學習效果,深化對課文

內容、結構的理解。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文學鑑賞、評價能力。

數學學習方法總結

一、多看

主要是指認真閱讀數學課本。把課本當成練習冊。一般地,閱讀可以分以下三個層次:

1。課前預習閱讀。預習課文時,要準備一張紙、一支筆,將課本中的關鍵詞語、產生的疑問和需

要思考的問題隨手記下,對定義、公理、公式、法則等,可以在紙上進行簡單的複述,推理。重點知

識可在課本上批、劃、圈、點。這樣做,不但有助於理解課文,還能幫助我們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

有重點地聽講。

2。課堂閱讀。預習時,只對所要學的教材內容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

收,因此有必要對預習時所做的標記和批註,結合老師的講授,進一步閱讀課文,從而掌握重點、關

鍵,解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

3。課後複習閱讀。課後複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既可解決在預習和課堂中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

又能使知識系統化,加深和鞏固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一節課後,必須先閱讀課本,然後再

做作業;一個單元后,應全面閱讀課本,對本單元的內容前後聯絡起來,進行綜合概括,寫出知識小

結,進行查缺補漏。

二、多想

主要是指養成思考的習慣,學會思考的方法。獨立思考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

在學習時,要邊聽(課)邊想,邊看(書)邊想,邊做(題)邊想,透過自己積極思考,深刻理

解數學知識,歸納總結數學規律,靈活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能把老師講的、課本上寫的變成自己的

知識。

三、多做

主要是指做習題,學數學一定要做習題,並且應該適當地多做些。做習題的目的首先是熟練和鞏

固學習的知識;其次是初步啟發靈活應用知識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會貫通,把不同內容

的數學知識溝通起來。在做習題時,要認真審題,認真思考,應該用什麼方法做?能否有簡便解法?

做到邊做邊思考邊總結,透過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多問

怎樣才能發現和提出問題呢?第一,要深入觀察,逐步培養自己敏銳的觀察能力;第二,要肯動

腦筋,。發現問題後,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問題仍得不到解決時,應當虛心向別人請教,向老師、

同學、家長,向一切在這個問題上比自己強的人請教。不要有虛榮心,不要怕別人看不起。只有善於

提出問題、虛心學習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習上的強者。

學習方法是靈活多樣、因人而異的,能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你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表現。

中學數學學習方法六要點

要學好數學,要把握好以下幾要點,對於數學的學習成績的提高,自學能力的養成肯定有促進的。

(一)制定合理學習計劃,及時檢查落實。

1.制定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

2、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透過一個階段的學習,要達到什麼水平,掌握那些知識等,這些都是在制定

學習計劃前應該非常明確。

3、長期目標和短期安排要相互結合好。應先制定長期計劃,據此確定短期學習安排,來促使長期學習

計劃的實現。學期計劃,半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

4、要合理安排計劃。計劃不能太古板,可根據執行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做適當調整。

5、措施落實要有力。可附帶制定計劃落實情況的自我檢查表,以便監督自己如期完成學習目標。

(二)做好課前預習,提高聽課效率。

透過預習,瞭解要學習的課程的主要內容和重、難點,預習的任務是透過初步閱讀,先理解感知新課

的內容(如概念、定義、公式、論證方法等),為順利聽懂新課掃除障礙。

1、預習的最佳時間是晚上的8:00到9:00這一段時間,單科的預習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5分鐘到

30分鐘左右。

2、課前預習:先看書做到:一、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瞭解本節知識的概貌也就是大

體內容。二、細讀,對重要概念、公式、 法則、定理反覆閱讀、體會、思考,注意該知識的形成過程,

瞭解課程的內容的重、難點,新舊知識的聯絡及新知識在學科體系中的地位與意義,對難以理解的概念

作出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而後再做練習,透過練習來檢查自己的預習時掌握的情況,最後再帶

著自己不懂的問題去聽課。

(三)聽好每一節課,解決疑點,吸納新知。

耳到:就是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授,如何分析問題,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認真聽同學們

的答問,看它是否對自己有所啟發。老師對一些重點難點會作出某些語言、強調的語氣,聽老師對每節

課的學習要求;聽知識引人及知識形成過程;聽懂重點、難點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點);聽例題解

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聽好每節課的小結。

眼到:就是在聽講的同時看課本和板書,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和演示實驗的動作,接受老師

某種動作的提示、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

心到:集中注意力,避免走神,學習目標要明確,增強自己學習自覺性。課堂上用心思考,跟上

老師的教學思路,領會、分析老師是如何抓住重點,解決疑難。老師在講例題時,在腦海中跟著老師,每一步都得自己想通。多思、勤思,隨聽隨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大膽的提出問題;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樹立批判意識,學會反思。

口到: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回答問題或參加討論,也可避免走神。同時有利於知識的記憶。 手到:記筆記服從聽講,要掌握記錄時機,就是在聽、看、想、的基礎上劃出課文的重點,記下講課的要點、疑問、記解題思路和方法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創新思維的見解、課前疑點的答、記小結、記課後思考題的分析。

筆記要有重點。記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在書上或筆記本上劃線(直線、曲線)、圈點、作標記、使用不同顏色的筆(如紅色就比較顯眼)、記錄的格式不同、書寫的字型不同,這些都是記筆記的好方法。

(四)紮實搞好複習,減少遺忘。

當天上完課的課,必須做好當天的複習。不能只停留在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可以採取回憶式的複習:先把書,筆記合起來,回憶上課時老師講的內容,例題:分析問題的思路、方法等(也可邊想邊在草稿本上寫)儘量想得完整些。然後開啟筆記與書本對照,看一下還有哪些沒記清的,及時把它補記起來。同時也就檢查了當天課堂聽課的效果如何,也為改進聽課方法及提高聽課效果提出必要的改進措施。

透過複習,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寫成小結、列出圖表、或者用提綱摘要的方法,把前後知識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複習中遇到問題,要先想後看(問)。

做好單元複習。利用單元知識系統框架,採取回憶式複習。也要做好單元小節。本單元(章)的知識網路;本章的基本思想與方法(應以典型例題形式將其表達出來);自我體會:對本章內,自己做錯的典型問題應有記載,分析其原因及正確答案(如:錯題本),應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後將其補上。

(五)做好小結或總結,提升對知識的領悟。

在進行單元小結或學期總結時,做到:

一看:看書、看筆記、看習題。透過看,回憶、熟悉所學內容;

二列:列出相關的知識點的框架,標出重點、難點,列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係;

三做: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解一些各種檔次、型別的習題,透過解題再反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最後歸納出體現所學知識的各種題型及解題方法(倍速在章末有歸納)。學會總結是數學學習的最高層次。平時放學回家,堅持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加深印象。並做相應的練習題以鞏固上課所學的知識。

對所學知識系統地小結,具體如下:小結的頻率:最好就是每週一次,將本週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歸納。小結的內容:可以把識記知識(如概念、公式等)系統化,也可以對題型作歸納,並附上自己的解題心得和注意事項等。當然可以參考章末小結。

(六)做練習題強化、鞏固新的知識結構。

複習中要適當看點題、做點題。選的題要圍繞複習的中心來選。在解題前,要先回憶一下過去做過的有關習題的解題思路,在這基礎上再做題。

(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要注意勞逸結合,這也是保證時間利用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

初中英語預習聽課及複習方法

一、預習中的方法

首先是單詞、片語、句型的預習。預習英語單詞時,要做到讀音準確,詞義明確,詞性明瞭,對於四會(聽、說、讀、寫)的單詞,還要求拼寫正確。預習片語、句型和課文的重難點,可充分利用課後註釋加以明確,初步瞭解所要學習的內容。

在預習單詞、片語、句型的時候,經常在課前查詞典,將有助於豐富學生對相關單詞、片語、句型等用法的理解和把握。

篇三:新初三學生數學學習方法

新初三學生數學學習方法

對新初三學生來說,學好數學,首先要抱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數學,積極展開思維的翅膀,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愉快有效地學習數學。其次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鍛鍊自己數學的能力,轉變學方式,要改變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要學會採用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學習等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學習,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學會“提出問題—實驗探究—開展討論—形成新知—應用反思”的學習方法。這樣,透過學習方式由單一到多樣的轉變,我們在學習活動中的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就能夠得到加強,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新學期要上好每一節課,數學課有知識的發生和形成的概念課,有解題思路探索和規律總結的習題課,有數學思想方法提煉和聯絡實際的複習課。要上好這些課來學會數學知識,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

概念課

要重視教學過程,要積極體驗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要把知識的來龍去脈搞清楚,認識知識發生的過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則的推導過程,改變死記硬背的方法,這樣我們就能從知識形成、發展過程當中,理解到學會它的樂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習題課

要掌握“聽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講一遍,講一遍不如辯一辯”的訣竅。除了聽老師講,看老師做以外,要自己多做習題,而且要把自己的體會主動、大膽地講給大家聽,遇到問題要和同學、老師辯一辯,堅持真理,改正錯誤。在聽課時要注意老師展示的解題思維過程,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嘗試,發現創造性的證法及解法,學會“小題大做”和“大題小做”的解題方法,即對選擇題、填空題一類的客觀題要認真對待絕不粗心大意,就像對待大題目一樣,做到下筆如有神;對綜合題這樣的大題目不妨把“大”拆“小”,以“退”為“進”,也就是把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拆成或退為最簡單、最原始的題,把這些小題、簡單問題想通、想透,找出規律,然後再來一個飛躍,進一步昇華,就能湊成一個大題,即退中求進了。如果有了這種分解、綜合的能力,加上有紮實的基本功還有什麼題目難得倒我們。

複習課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有一個清醒的複習意識,逐漸養成良好的複習習慣,從而逐步學會學習。複習應是一個反思性學習過程。要反思對所學習的知識、技能有沒有達到課程所要求的程度;要反思學習中涉及到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這些數學思想方法是如何運用的,運用過程中有什麼特點;要反思基本問題(包括基本圖形、影象等),典型問題有沒有真正弄懂弄通了,平時碰到的問題中有哪些問題可歸結為這些基本問題;要反思自己的錯誤,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訂出改正的措施。在新學期大家準備一本數學學習“病例卡”,把平時犯

的錯誤記下來,找出“病因”開出“處方”,並且經常拿出來看看、想想錯在哪裡,為什麼會錯,怎麼改正,透過你的努力,到中考時你的數學就沒有什麼“病例”了。並且數學複習應在數學知識的運用過程中進行,透過運用,達到深化理解、發展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新的一年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做一定數量的數學習題,做到舉一反三、熟練應用,避免以“練”代“復”的題海戰術。

最後,要有意識地培養好自己個人的心理素質,全面系統地進行心理訓練,要有決心、信心、恆心,更要有一顆平常心。

初中生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初中學習與小學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是由小學向高中過渡的時期,學生的身心發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過渡,他們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最佳時期,又是為今後發展創造條件的重要時期。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表現出以下明顯的差異:

1、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化

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

小學期間,學生的學習內容是比較簡單的,學科也相對簡化,主要學習語文、數學等最基礎的課程。語文主要是識字教育和簡單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數學主要掌握基本的運算能力;其他方面只是接受一些直觀、感性的知識,並沒有細 化了的完整的學科知識。老師的教學也更重趣味性和直觀性,而不是強調知識的完整體系。

進入中學以後,學習的內容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小學曾學習過的課程,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並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時,物理、化學等課程相繼開設,歷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識也成為重要的學習內容。這些學科知識對於初中學生來說,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質積累,這就使初中生的學業負擔客觀上大大增多了。老師的教學也越來越注重傳授知識的嚴密性和注重學生思維方法、思維能力的培養,除要求學生識記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

2、 學習成績分化日趨激烈

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同時出現激烈的分化

學習量的增加和內容的不斷加深,加上初中學生心理的波動和生理的變化,使得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同時出現激烈的分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和初中成績相關不大。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在小學是學習尖子的學生,進入初中以後繼續保持領先的情況大大減少;相反,有些小學時被認為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後來居上成為學習冒尖者。而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卻與高中學習呈明顯相關。

(2)初二年級往往出現比較明顯的學習“分化點”。一般來說,經過預初、初一的學習適應和調整,學習習慣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勢,

成績的差異逐漸明顯。尤其到了初二年級,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物理等自然科學課程相繼開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也表現得越來越突出,這時學習開始出現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好與差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狀況。

(3)學習成績與付出的工夫所呈現的差異。學習優秀的學生由於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方法得當,事半功倍,學習往往顯得輕鬆自如而依舊學有餘力;學習較差的學生窮於應付,事倍功半,卻學得越來越吃力,學習變成了沉重的負擔。這種對待學習是否輕鬆的狀態,是判斷學生學習潛力的重要依據。

3、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能力日顯重要

對初中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

進入初中以後,學生在學習上的獨立性逐步增強。課堂教學中,教師比較注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課堂教學外,學生更多的需要自覺地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直接幫助也逐漸減少,不少家長也因為孩子學習難度的增加而顯得力不從心。因此,自學能力的強弱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明顯增強,學習依賴性強的學生成績往往每況愈下。家長應該及時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小學階段已經形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使他儘快適應初中學習的要求,並幫助其形成初中階段相對獨立的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

4、學習的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並存

小學階段的學習,在學校裡,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老師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無所不管;在家裡,也大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學習任務的。小學生的學習還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自制能力,所以,帶有明顯的依賴性和被動性,一旦離開教師和家長,不少學生往往會覺得茫然不知所措,無法自覺的安排學習。

相對來說,初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有所增強,但是,在這方面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許多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還不能持久保持,教師和家長的管理稍有鬆弛,就會無法自制,把學業拋至腦後,從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心理的變化,電腦遊戲、武俠小說、通俗言情小說,乃至有些不健康的讀物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誘惑,成為影響學習的因素。有些學生自制能力比較

脆弱,還會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習。自覺性、主動性比較強的學生就能保持相對持久和穩定的學習狀態。總體看來,初中生還處在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並存的年齡。家長要注意經常幫助孩子排除干擾,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興趣,明確學習的目標,使他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以鞏固。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階段的學習主要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學習和培養,雖然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日益明顯,但非智力因素依然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影響初中生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學習的習慣、興趣、動機、情感、意志等。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比如:課前預習新課的習慣,可以在教師教授新課之前大致瞭解課程內容,有助於把握重點帶著問題聽課,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質量;作業認真書寫的習慣,不僅可以保證作業的美觀整潔,提高作業的質量,還能夠培養一絲不苟的嚴謹作風。反之,不良的習慣也會成為學習進步的絆腳石,不少成績比較差的學生,腦子都不笨,但往往上課心不在焉、作業馬馬虎虎、做事丟三拉四。

1、 抓住課堂四十五分鐘,學會聽課

聽課也有不少學問。學會聽課,對初中生的學習進步至關重要 課堂學習是學習的最主要環節,四十五分鐘課堂學習效益的高低,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

也許有的家長和學生會想,每個人都有一雙耳朵,聽課誰不會呀。其實不然,聽課也有不少學問呢。學會聽課,對初中生的學習進步至關重要。

首先,要集中注意聽。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能夠幫助我們從周圍環境所提供的大量資訊中,選擇對當前活動最有意義的資訊;同時,使心理活動維持在所選擇的物件上,還能使心理活動根據當前活動的需要作適當的分配和調整。所以,注意對於學習尤為重要。集中注意、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馬往往一無所獲。

其次,要帶著問題、開動腦子聽。有些同學聽課不善於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看似目不轉睛,但一堂課下來心中卻不留痕跡。俗話說:疑是一切學習的開始。帶著問題聽課,就能使聽課有比較明確的目標

和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帶著問題聽課,還能促使自己積極動腦,緊跟老師的教學節奏,及時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

再次,要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做好筆記。教與學應是雙向交流、互相促進的。學生在課堂中,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積極舉手發言就是一種參與,它既能較好的促使自己專心聽課、動腦思維,還能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都是說邊學習邊動筆的好處。筆記不僅是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也是複習舊知識的依據,同時我們還可以從筆記中發現新的問題。很多家長感到對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無從瞭解和把握,其實,每天檢視一下他們的課本和筆記,就是一種好方法。

2、合理安排時間,有計劃地進行學習

時間是個常量,需要合理安排;學習是艱苦的勞動,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1) 幾個需要家長引導孩子處理好的關係

玩與學的關係,主與次的關係,發展興趣和打好基礎的關係 這裡,家長必須幫助指導孩子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首先是處理好玩和學的關係。學習是初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自然應該花在學習上。但是,學習又不是初中學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學生精力充沛、興趣廣泛,適當和有益的活動(包括

“玩”)也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把孩子的閒暇時間安排得嚴嚴實實,不讓孩子有娛樂和活動的時間;有些家長卻對孩子的課餘活動放任自流,這都不利於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全面發展。要指導學生學會勞逸結合,學習時專心致志、靜得下心來;活動時生龍活虎、放得開來。學習和玩不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其次是處理好主和次的關係。初中階段學習知識的密度大大增加、學習知識的廣度也大大增加,這就需要學生能夠處理好各種知識內容之間的主次關係。學科之間有差異,基礎學科、工具學科是初中學習的重中之重,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一定要學得紮實。學科內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識的靈活運用是主,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是主,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

力。

再次是處理好發展興趣和打好基礎的關係。興趣是學習動力產生的直接原因,孩子對哪一門功課感興趣,這門學科也就往往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初中學生思想和心理還不夠成熟,興趣也往往不夠穩定,有些孩子對興趣的理解也比較片面。表現在學習方面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會兒喜歡這,一會兒喜歡那,見異思遷,結果什麼也沒學好;光憑興趣學習,自己認為不感興趣的就敬而遠之,結果就成了“跛腳”。其實,初中的學習是整個人生學習的基礎,首先要學好每一門功課,初中學習過了關,高中階段就可能比較順利;即便是通常被認為是“副課”的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實際上都是將來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培養興趣必須以打好基礎為前提。

(2) 遵循記憶規律安排學習

遺忘呈現出“先快後慢”的規律。這規律給我們指導孩子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最早用實驗方法研究記憶規律的心理學家艾客浩斯發現,學習剛結束,遺忘就相伴開始了。第二天忘得最多最快,第二天需要複習的時間較長,如果第二天覆習了,第三天就遺忘少了,需要複習的時間也較短;如果第三天覆習了,第四天遺忘得就更少了??。總之,遺忘呈現出“先快後慢”的規律。這規律給我們指導孩子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及時複習。初中生學習存在一種普遍的傾向,就是隨學隨丟,做完教師佈置的作業了事。到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從頭開始複習。要改變這種前學後忘,到後面問題成堆的現象,關鍵要做到“及時”,特別是對於那些字母符號、公式、外語單詞等意義性不強的學習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熱打鐵,及時複習。這好比在堤壩塌方之前,及時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分散學習。“及時複習”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勞永逸”。學習的規律告訴我們,分散複習比集中複習效果更好。以學習外語單詞為例,如果當天學習了20個單詞,一位同學在當天晚上集中複習一小時,加以鞏固;另一位同學當晚複習半小時,第二天再複習15分鐘,第四天覆習10分鐘,一週後再複習5分鐘。結果後者記憶的效率明顯高於前者。利用分散學習的道理,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採用“卡片”複習的方法。例如複習英語單詞,把卡片分為左右兩邊(或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