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純:就業率造假,教育部也有責任
謝強(化名)是某大學哲學專業的畢業生。在寢室,因為辦事穩重、樂於助人,被室友尊稱為“強哥”。5月初,他如願找到了一家單位,簽了就業“三方協議書”,但作為學生預備黨員,他卻被學院分配了一個硬性任務,就是督促、幫助同寢室的其他人儘快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三方協議書”。他和他的同學們早就被告知,如果在論文答辯之前還沒有交上就業協議,就不允許參加第一輪論文答辯。(5月27日《中國青年報》)
這是一個讓人五味雜陳的就業故事。重視學生就業無可厚非,追求就業率也不值得詬病,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就業率,只要追求的是真實就業率,而不是弄虛作假,那麼,無論如何重視就業率,也不會導致折騰。毋庸諱言,大學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也出現了一些怪現象,最典型的是學校拿“畢業”來要挾學生,導致學生不得不四處尋找“掛靠單位”。前些年,有些學生甚至和“小賣部”“收費公廁”等“單位”簽訂就業協議,這些年情況稍有好轉,但整體上仍然不容樂觀。
本來,就業需要時間,特別是像所謂的哲學專業畢業生,市場需求也並不是太大。但現在一些學校並不考慮這些客觀原因,而是過於急功近利,過分重視“當年”就業率。由於學生畢業之後的流向學校無法掌控,因此,便要求學生“先就業,再畢業”。這樣的“好處”在於,既能準確統計出當年就業率,又能形成完美的統計資料用畢業來要挾學生,最後達到的不就是100%或近乎100%的就業率嗎?
其實,有關部門早下發過通知,規定“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對就業作假、違規者將實行‘一票否決’。”規定實施以來,“一票否決”的`事情從沒發生過,而虛假就業卻一直存在。問題出在哪裡?一方面是規定落實不到位,另一方面,也因為相關政策在“打架”。
教育部禁止高校搞掛鉤,但又在崇尚另一種“掛鉤”,可謂政策在“打架”此前,教育部規定:“就業率不高,專業要減招;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將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應該說,最佳化專業設定,對專業進行調整甚至是建立專業退出機制,都是可以的,但能不能用“就業率”來決定“一刀切”?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把“就業率”當成決定專業“存亡”的硬指標,這種並不科學的要求,必然逼迫學校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就業率,虛假就業率背後,其實也有學校利益甚至不當利益的影子。
虛假就業毫無意義,但這樣有水分的東西在公開的就業率統計中佔了多大比例呢?新聞中某大學如此急功近利的做法,其實是帶有普遍性的,在很多大學成了“潛規則”。這種做法到底是在關心學生就業,還是關心自身利益?這到底是在向社會輸出合格的畢業生,還是逼迫學生弄虛作假?一些學生走入社會前夕的第一課,居然是被逼弄虛作假搞虛假就業,這是何種的教育錯位?大學應該是公平、正義和良心的最後堡壘,折騰人的虛假就業可以休矣,否則,何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