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作文評改的主要弊端
一是缺乏普遍的推動力,也就是說對所有學生的寫作熱情不能產生推動作用。每一次作文字子發放下來,總是極少數學生面對自己的分數激動不已,面對自己的評語喜上眉梢,而其他大多數學生看看分數然後驚詫不已,瞧瞧評語於是皺著眉頭。可以說,“點”上的積極,更襯托出“面”上的消極!在廣大教師對此感到納悶、痛苦乃至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的學生更是感到納悶、痛苦乃至無能為力!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可能很多,但我覺得分數和評語的“惟一性”是最主要的原因。
試問:這少數學生的'作文和大多數學生的作文,其分數和評語都真的無可爭議嗎?作文的好差標準難道是絕對的嗎?老師的打分尺度難道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嗎?當然,在正常情況下,極個別特別好或極其差的作文,被老師用來做“典型”或“反面教材”,也許因為老師斟酌得審慎一點,評判的結果可能會離“準星”稍微近一點,從而能夠被大家廣泛地認同;然而,更多的作文,它們的分數是否就一定恰如其分呢?評語是否就一定切中肯綮呢?
我想,既然“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教師充其量不過是一個讀者,儘管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讀者。打個比方吧,教師可能比學生水平更高一點,他們之間的關係相當於“尺”與“寸”,但教師這個“尺”是有“所短”之可能的“尺”,學生這個“寸”更是有“所長”之可能的“寸”,況且比較起來,教師“尺”為一,而那麼多學生卻擁有那麼多的“寸”。可是,我們為什麼只讓教師的“尺”發揮著作用——很顯然,有時發揮的反而是其“所短”,而不讓學生的“寸”能夠“有所長”呢?假如在整個評改過程中,大膽地放手,也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甚至於多次參與,那麼學生的寫作熱情也許就會極大地提高的。
二是缺乏足夠的轉化力,也就是說不能把訓練轉化成效益,轉化成“再生能力”,轉化成“生產力”。
這幾乎就是一篇作文的命運!它“合在本中人未識”,正如姜夔《揚州慢》詞裡的紅色芍藥“年年知為誰生”,甚而至於該生本人也很少看,有的幾乎不看。一篇作文的命運竟如此悲慘!這就意味著,一個學生向他人借鑑經驗和吸取教訓的機會比較少,意味著一篇作文難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它的示範或警示作用,意味著一次有計劃的作文訓練難以很好地發揮它的轉化功能和實現它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