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高考作文的評分導向的意義
最先碰到它的閱卷老師給了36分,剛及格(高考作文滿分為60分);二評的老師判給它42分這屬於大多數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預設程式,一評、二評相差6分,它被電腦傳給第三位老師。第三位老師判39分。複查階段,江蘇省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教授發現了這篇綜合判定為37分的《懷想天空》,何永康終於下決心給它54分。
這是一篇被打撈出來的高考優秀作文。這篇作文從及格變優秀,終審評價提升了17分。如果沒有何教授的複查發現,反覆讀了3遍,這篇優秀作文就會從此被埋沒,更不用說17分對考生意味著什麼。待細讀了附錄的該考生的《懷想天空》,感到何教授給的54分,一點也不為過;真切、質樸,不能不說是其最大的亮點,不能不說是久違和難得的文風。
因為是背靠背的電腦閱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那麼,為什麼3位老師對它的評價咋就相差不遠,而何教授給出的分數相差如此懸殊呢?儘管3位評判作文老師打的分數只有細小差別,但他們評判作文的價值取向或許基本上趨於一致:這樣平實的作文只配給基本分及以下。3位老師的作文評分標準已經形成可怕的思維定勢,評判技術爐火純青。
既然評卷老師不看好真情實感的作文,不喜歡樸實無華的作文,而且那些無端張揚、肆意鋪陳、把玩深沉、華彩炫目的作文可以得高分,甚至滿分,這就難怪考生們要捨棄本色和純淨,以脫離現實、辭藻華麗等虛張聲勢的作文來迎合評判老師的胃口。這也難怪當今許多語文教師不是為學生夯實寫作基礎,而是教導學生如何投機取巧應付考試。
老師為考試而教,學生為考試而寫,最終目的取悅評卷老師,高考作文的`評分導向無疑起著指揮棒作用。近些年來,由於高考作文取消文體限制,由於高考滿分作文展示的推波助瀾,所謂的文化散文體便在高考中一路走紅,令不少學生為之傾倒和模仿,紛紛習慣於回到古代,複述經典。引經據典、堆砌華美辭藻便成為學生們寫作的最愛。
於是,華而不實的浮躁的文風,在作文教學中、在學生習作裡氾濫成災。學生們不再關心生活,認真體驗,而是鑽進文章中尋找寫作素材;不是為了表情達意發表見解,而是一味追求語言的生動和文句有意蘊;不是從生活實踐中發現和挖掘,而是不惜虛構和拼湊內容。作文對日常生活都熟視無睹,躲避和遠離現實,學生又如何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高考作文的評分導向意義,在一定程度上說,不僅是教導學生如何寫作,更重要的是引領學生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