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高考作文範文
陝西高考作文範文
在實踐中提升語文素養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因此,學好語文對每一個人尤其是每一個青少年學生來說是最起碼也是至關重要的。那麼,怎樣才能學好語文?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感是最重要的路徑?
長期以來,考試急功近利思想的作用下學生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投注到短期可以見效益的學科上。於是,語文這門需要長期付出,厚積薄發的學科自然就被漸漸冷落。加上繁重的作業致使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不足,閱讀教學的低效也磨滅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從教學的實際看,必須立足於語文課堂,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增加學生課堂的閱讀容量,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的含義,簡而言之即對語文有長久的修養和訓練。這是一個複合性概念,儘管它的內涵和構成要素十分豐富,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都離不開把語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養轉化為學生的文化素養。
語是世界上最美、最豐富的語言,鼓勵學生讀背一些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篇章,是學生積累知識、培養語感很重要的途徑。
“聽話是憑藉語言理解說話者所講的意思。聽的言語活動不是機械、被動地接受和簡單重複反映資訊,而是積極主動思考,重組語言材料,創造性地理解和接受資訊的過程。”可見,聽是接收資訊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鑑於此,在語文課堂上,我們舉行了課前美文欣賞活動: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接收優美的語言,經過大腦的加工後,對聽到的美文進行評價,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我認為在教學中要積極幫助學生端正聽的態度,培養學生多聽、會聽,在聽中積極感知語感。如此經常練習,學生的`語感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閱讀是提高學生人文底蘊、提高語文能力、培養積累語感的有效途徑。多讀、熟讀、讀後深思,能有效地激發語感,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誦讀的效果。古時的私塾先生們就很看重誦讀,他們要求學生反覆讀、仔細讀,做到熟讀成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便是對誦讀的評價。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誦讀中語調、節奏、語流反覆刺激,便在學習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了“聲音映像”,這種內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語言流便會自然而然地從記憶中溢位。
有一種文化現象值得注意:只要一提起義大利民族文化,人們就會很自然地聯想到但丁的《神曲》、達?芬奇的繪畫;提起俄羅斯民族文化,人們就會想到普希金的詩歌、托爾斯泰的小說;提起日耳曼民族文化,就會想到歌德、海涅的詩歌、劇作和貝多芬的音樂……由此可見,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文化,都有一批能經受得起時間考驗、長久不衰的經典。丟掉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不僅是民族自身的悲哀,也是人類文化的損失。同理,語文課程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內容在與時俱進,加強時代性,滿足社會實際需要(實用)的同時,必須加強其經典性,提高課程的文化含量。
作為民族共同語的教育,當前我們的語文課程尤其需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包括革命傳統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強對民族優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創造和發展。這是因為,在當今世界上,語言都是民族的語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都不僅僅是一個符號系統或交際工具。一方面,語言文字本身可以反映一個民族認識客觀世界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依附於語言文字得以繼承和發展。所以民族文化就蘊涵於民族的語言文字之中,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都是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積澱。它直接與民族感情相聯絡,構成了維繫民族成員的心理紐帶,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中華民族文化是一個豐富博大的有機整體:既包括漢民族的文化;也包括各少數民族的文化;既包括悠久的古代文化,也包括近代和現代文化;而且弘揚民族文化也不排斥外來的優秀文化,因為任何一個開放的民族,它的文化發展都離不開學習和吸收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
在語文學科,民族文化主要表現為民族的文字文化和語言文化。語言文化,內涵非常複雜,大致說來,就是指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的精神遺產,具體表現為兩種類別,即文學和典籍。因此,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加強文學和典籍方面的修養,這是把語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養轉化為學生的文化素養的必由之路。但問題又在於人的文學方面的修養和典籍方面的修養是內隱的,不像人的言語交際能力,是外化的,物件化的,可以透過一個外在的表現來進行評價。也正是由於不易檢測評價的原因,文學方面修養和典籍方面修養的培養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長期不受重視。而舊有的應試教育體系和語文考試模式,更為“不考就不教不學”的功利主義不斷滋長和蔓延推波助瀾,它的直接負面作用就是導致學生少讀經典,甚至不讀經典。這對語文教育來說,真是致命的一擊。
陝西高考作文範文
也是一堂語文課
漫步在我們這個城市,隨處可見“歐郡豪庭”、“羅馬花園”、“北歐小鎮”、“奧古斯邦城堡”這些充滿異域風情的洋名字。實際上這些小區與外國的地理地貌、風土人情毫不相干。開發商給小區起個響噹噹的洋名,無非是想抬高身價,暗示自己小區的環境好、檔次高,潛意識中流露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崇洋心理。
這不禁使我想起了“中山竊糟”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中山國釀造的“千日之酒”聞名遐邇。有個在當地做官的魯國人財迷心竅,偷了店家的酒糟,回到魯國,用魯國酒浸泡,逢人便說是地道的中山酒。魯國人都信以為真。終於有一天,那位店家聞名前來品嚐,結果吐而笑曰:是予之糟液也。
我們城市裡花裡胡哨的洋名字,究其心理,不是崇洋,就是趨俗,甚至媚富。自認為沾上點洋氣,“糟粕”就變成“精華”了。其實不然,這隻能說明“肉食者鄙”。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完全可以用我們的民族文化起個很好聽的名字。僅以號稱北京老三大藥鋪的名字為例:同仁堂,同仁之名取自《易經》,意為無論親疏遠近一視同仁,講究的是一個濟世的醫德;鶴年堂取《淮南子》中“鶴年千歲,以極其遊”之句,祈福之意境高遠;千芝堂取“世有千芝,天下共登仁壽”之句,來自千芝堂留存老藥目中的話,一樣道出了對生命與道德的尊崇。其古風悠悠,文化與道義同在,經時間風雨淘洗而常新,魅力至今依然健在。
無論是釀酒,還是起名兒,我們都不該自欺欺人。“拿來”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有所取捨,要“求其方”,而不要“竊其糟”。否則,把無知當有趣,把糟粕當美酒,只會貽笑大方。
處處留心皆學問,世事洞明即文章。願世人多一些魯迅先生的“拿來”,少一些魯國人的“竊糟”。這也是我在生活中學到的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