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經驗:關於成績差考生如何取得高考成功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不斷成熟,責任意識漸漸形成,再加上方法得當,那些高一高二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在高三最後時刻後來居上也不在少數——
蔣敏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當高考這座獨木橋橫在我們面前時,請切勿驚慌,因為我們已經經歷過十二年大大小小的考試洗禮,久經沙場的你沒有必要在月月模擬考的“轟炸”後再如此脆弱。那麼,高考複習有沒有值得學習的秘訣呢?為什麼有些人眼看著高一高二學得都不怎麼好,高考卻能發揮得這樣淋漓盡致?
其實,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高考也不例外。高考是對高中三年學習的檢驗,包括書本知識以及運用書本知識的能力。三年的基礎知識是有限的,學習能力又是不斷髮展的,以發展的學力去複習有限的內容,經過一年時間的合理安排和努力,考出好成績是大有可能的。況且有些學生高一高二學得不夠好,主要原因在於不學、不知學,是學習能力尚不完備。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不斷成熟,責任意識漸漸形成,只要方法得當,考出好成績也並不奇怪。
那麼,怎樣才能考出滿意的成績?這是考生特別關心,也是老師、學校尤其注意的。我以為,高考複習的實效來自“四信”。
一、自信。成事者皆自信。無論學生原來學習成績如何,提高高考成績都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並相信這個目標是努力後可以達到的。我見過許多原來讀書不太好的學生,一般考試分數不會超過70分(150分制),他們開始的目標是“考到三位數”,即100分。這個100分只相當於100分制中的60幾分,剛剛及格,但我卻為他們叫好。因為他們這種目標不是盲目的異想天開,是跳一跳可以達到的,表示他們還有自信。可別小看這份自信,它換來的絕不僅僅是100分,而是在高考中的跨越,最後的成績往往遠高出他們的預期。
二、信師。如果說自信是成功的開端,那麼對教師的信賴就是取得成功的巨大動力。一個與自己的老師格格不入、常常雞蛋裡挑骨頭的學生,表面上是與老師過不去,實際上是對自己的否定,是擔心自己花了力氣而無法取得好成績,是一種對壓力轉移的消極方法。高考複習最忌諱的就是這種消極情緒。不僅影響自己的複習,還會影響同學、教師的努力。信師本身就是對自己選擇的一種肯定。教師能力雖有不同,但對教材知識的把握一般而言在整體性、系統性上總比學生強,靈活運用知識的視角也較學生多,積累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有一定的規律性。高三的複習是對兩年多教材學習的.回顧,信師才會信教師的方法,才會自覺運用教師所教的方法,比較輕鬆地掌握高考內容。省下了時間,也提高了自信。
三、信書。人們常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但高考是不可能沒有教材為依據的。學好教材,不佔80%,也有70%。運用知識也必是有米之炊,米就是書本知識,就是我們高中三年學習的教材。所謂功底,大概是不能不考慮書本知識吧?問題是怎樣佔有書本知識。教材內容十分豐富,高考複習切勿離開考綱。考綱就是一條知識鏈,它幫助你將書本串連成緊密相連的體系,剔除蕪雜的旁門左道,不僅節約了複習時間,還能理清複習思路,找到高考背後的學術依據。當然如果能再認認真真做一套經過教師選擇的高考複習試卷,則更會給你錦上添花。
四、互信。我們在外交上講互信,高考複習也要講互信。不僅要有師生間的互信,還要有同學間的互信。互信就會互通有無,互信才能資訊共享,互信才能討論問題,互信才能解決難題。在互信基礎上的高考複習,是積極愉快的學習,是增進友誼的學習,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是值得回味的學習。
[標籤:高考,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