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語文答題公式
高考語文答題公式: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定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高考語文答題公式: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件+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物件+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物件+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5)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6)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高考語文答題公式: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物件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高考語文答題公式: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高考語文答題公式: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高考語文答題公式: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物件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物件+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高考語文答題公式: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鑑賞中佔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託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
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覆等。
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
複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
1、古詩詞鑑賞:
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侷限性等。
總之,鑑賞古代詩詞,可分為一下三步:
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細讀標題和註釋;
(2)分析意象;
(3)品味意境;
(4)聯絡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
(1)把握形象特點;
(2)辨析表達技巧;
(3)說明表達作用。
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
(1)概括主旨;
(2)聯絡背景;
(3)分清主次;
(4)全面評價。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
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
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準確、簡明、規範。
易混術語區分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
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
①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②表現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託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③修辭: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覆。
(二)“情”、“景”關係區別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透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三)描寫的角度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