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試題及答案
教育學試題及答案一
1、“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與政治的關係。
2、制度化教育階段開始於:近代。
3、各國的學校教育系統基本形成於:19世紀末。
4、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義務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教學法的最早倡導者是:孔子。
6、建國初期,對我國教育理論體系影響較大的蘇聯教育家是:凱洛夫。
7、狹義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
8、古代中國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六藝,它包括:禮、樂、射、御、書、數。
9、在古代印度,能夠享受最好教育的是當時的最高種姓:婆羅門。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規教育形成的主要標誌是形成近代的:學校教育系統。
11、中國的科舉制度開始於:隋唐時期。
12、戰國後期,我國出現的具有世界影響的教育文獻是:《學記》。
13、在古希臘,最早提出發現法的大教育家是:蘇格拉底。
14、古希臘著名思想家柏拉圖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國》。
15、在人類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學說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
16、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於:誇美紐斯的《大教育學論》。
17、強調教育學的心理學和倫理學基礎,奠定了科學教育學基礎的教育家是:赫爾巴特。
18、資產階級傳統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赫爾巴特。
19、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義與教育》。
20、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以兒童中心主義著稱的美國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層次結構和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學為目標,以(基礎科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
23、職業教育是以生產勞動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以生產勞動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以(就業)為主要目標的學校教育。
24、英國教育家洛克將那種既有貴族氣派,又有資產階級創業精神和才幹,還有強健的體魄的人稱之為(紳士)。
25、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和現象的根本特徵,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26、規定著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系統,包括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企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關係的制度中(學校教育制度)。
27、西歐中世紀早期的教會學校主要學習神學和七藝,七藝包括(修詞、音樂、算術、幾何、文法、天文、辨證法)
28、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誌是清朝末年的(“廢科舉,興學校”)。
29、中國近代完備的學制系統產生於1902年的“壬寅學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學制”)。
30、宋代以後,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依據的是(四書五經)。
31、歐洲中世紀用於對普通貧民子弟傳授宗教及讀寫知識的教會學校中(教區學校)。
32、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記載〈論語〉中。
33、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物件,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
34、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家有義大利的(維多里諾)、法國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張讓兒童順其自然,甚至擺脫社會影響而發展的教育家是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
36、蘇格拉底的問答法分為三步,第一步稱為蘇格拉底諷刺,第二步叫定義,第三步是助產術。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徵是“以曾為師”,“以吏為師”。
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篤德》。
39、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愛彌兒》一書中。
40、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學》標誌著教育學成為一門規範的學科。
41、杜威是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義與教育》。
42、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教育發展的最終決定因素是:社會生產力。
43、一定社會條件下,決定教育領導權的社會因素是:政治經濟制度。
44、美國人力資本理論的代表者舒爾茨認為,教育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是:33%。
45、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具有雙重文化屬性,即傳遞和深化文化與:構成文化本體。
46、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稱為:學校文化。
47、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的:精神或觀念文化。
48、一定社會條件下,制約教育的性質和發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會因素是:政治經濟制度。
49、教育的發展受政治經濟制度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制約,但教育又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具有(相對獨立性)特徵。
50、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最主要的途徑是(學校教育)。
51、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首先表現為對教育發展的(動力作用),而且還能為教育的發展指明方向、預示結果。
52、學校教育進行的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高效率)的再生產。
53、學校物質文化有兩種表達方式:一是(環境文化),二是(設施文化)。
54、學校精神文化可分為如下四種基本成分:(一是認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價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55、學校的組織和制度文化有三種主要的表達方式:(一是保證學校正常執行的組織形態,二是規章制度,三是角色規範。)
56、美國生物社會學家威爾遜認為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是:基因複製。
57、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認為,人的發展完全是由環境決定的。這是一種:外鑠論觀點。
58、內發論者一般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於人的:自身的內在需要。
教育學試題及答案二
《教育學》期末試題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內容在學校中的具體表現形式是 。
2、在教與學的活動中, 是基本矛盾。
3、教育科學是以 為共同研究物件的各門教育學科的總稱,是若干個教育類學科構成的學科總體。
4、貫穿教育活動的基本矛盾、基本規律有兩個,它們是: 、 。
5、青少年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順序性、 、階段性、 和個別差異性。
6、為了判斷兒童的現實水平和潛在水平,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了探尋兒童的“ ”理論。
7、課外教育的特點是組織上的自願性、 、活動的自由性、形式的多樣性。
8、教師的勞動價值在於: 、文化價值、政治價值、經濟價值。
9、教師的根本任務是 。
二、單選題:在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正確的。(每題1分,共15分)
1、《大教學論》的作者是 。
A、盧梭 B、赫爾巴特
C、杜威 D、誇美紐斯
2、青少年身心發展的 決定著教育工作應該因材施教。
A、順序性 B、階段性
C、差異性 D、不均衡性
3、 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A、社會 B、環境
C、遺傳素質 D、教育
4、小學階段是發展學生個性 。
A、並不重要的時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時期
C、沒有效果的時期 D、最不會受外界影響的時期
5、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是 。
A、兒童中心論的代表
B、教師中心論的代表
C、勞動教育中心論的代表
D、活動中心論的代表
6、在1951年提出“範例教學”主張的是 。
A、赫爾巴特 B、瓦?根舍因
C、懷特海 D、克伯屈
7、在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係問題上,應堅持的是 。
A、堅持人文教育為主
B、堅持科學教育為主
C、堅持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攜手並進
D、要看情況而定
8、教育內容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共同認識的 。
A、主體 B、客體
C、教的主體 D、學的主體
9、學科的設定和安排是透過 體現出來的。
A、教學計劃 B、教學大綱
C、教學內容 D、教科書
10、通常認為智力的核心是 。
A、觀察能力 B、記憶能力
C、想象能力 D、思維能力
11、“兒童中心主義”教育理論,違背了 。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B、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C、知識教學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D、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的規律
12、“拔苗助長”違背了 教學原則。
A、 直觀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 循序漸進原則 D、 因材施教原則
13、在多種的教學組織形式中, 的形式自誇美紐斯確立後,幾個世紀來一直為各國採用。
A、小組教學 B、道爾頓制
C、個別教學 D、班級授課
14、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務是要對學生的. 負責。
A、 思想品德發展 B、身心發展
C、智力發展 D、 全面發展
15、中小學教師在日常工作實踐中發現教育問題,依靠教育專家、學者的幫助,在教育實踐中展開研究,並以研究成果指導自
身實踐的研究方法是 。
A、觀察法 B、讀書法
C、文獻法 D、行動研究法
三、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2分)
1、雙軌制
2、義務教育
3、教學
4、教育合力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學習和研究教育學的意義。
2、簡述當代中小學教育改革的特點。
3、簡述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4、教師的任務是什麼?
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談談你對德育過程基本特點的認識和理解。
2、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對教師勞動特點的理解。
六、例項分析(13分)
“排名榜”帶來了什麼?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期末考試剛剛結束,幾位學生怯生生地找班主任,幾乎是用哀求的語氣對老師說:“別給我們排隊了
。”孩子們的目光裡充滿了惶恐與不安。這位教了20多年書的教師心頭一熱,而眼溼潤了。事後,他對記者說:“那一刻,
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
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課程調查專家小組的一項調查顯示;96%的學校給學生按考試成績排名次,經常排名次的佔68%;75
%的學生對全班公佈分數和排名次感到緊張、害怕,甚至討厭。
請依據以上例項,分析“排名榜”帶來了什麼?
《教育學》期末試題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 2、教與學的矛盾
3、教育現象和教育規律
4、教育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或關係,教育與人的身心發展之間的矛盾或關係
5、不均衡性 6、最近發展區 7、內容的廣泛性
8、發展價值 9、教書育人
二、單選題:在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正確的。(每題1分,共15分)
1、D 2、C 3、D 4、B 5、B
6、 B 7、C 8、B 9、A 10、D
11、D 12、C 13、D 14、D 15、D
三、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2分)
1、雙軌制
雙軌制,就是把各級各類學校按照兩個不同的方向和要求,構成學制上兩個不同的軌道和系統。
2、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即依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3、教學
教學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雙邊活動,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掌握
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和體力,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過程。
4、教育合力
教育合力是指學校、家庭、社群三種教育力量相互聯絡、相互協調、相互溝通,統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學校教育為主體,以
家庭教育為基礎,以社群教育為依託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學校、家庭、社群教育一體化,以提高教育活動實效。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學習和研究教育學的意義。
學習和研究教育學的意義在於:
(1)學習和研究教育學的意義;
(2)指導教育實踐;
(3)推動教育改革實踐。
2、簡述當代中小學教育改革的特點。
當代中小學教育改革的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改革的重點已轉到基礎教育——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2)提高教育質量成為改革的重點;
(3)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
(4)重視個性教育,注重學生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是世界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5)加強改進道德教育是世界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特點。
3、簡述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有:
(1)全面發展的方向性原則;
(2)理論聯絡實際原則;
(3)教師主導與學生自覺性相結合的原則;
(4)直觀性原則;
(5)循序漸進原則;
(6)鞏固性原則;
(7)盡力性與量力性相結合的原則
(8)因材施教原則。
4、教師的任務是什麼?
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教師的具體任務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教師要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2)教師要科學地指導學生的課外活動;
(3)教師要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
(4)教師要開展教育科研。
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談談你對德育過程基本特點的認識和理解。
答案要點:
(1)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全面協調發展的過程,具有知行培養的統一性。
(2)德育過程是不斷激發,促進學生思想矛盾發展的過程,具有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結合性。
(3)德育過程是組織引導學生多方面活動和交往的過程,具有社會性和實踐性。
(4)教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品德不斷提高的過程,具有漸進性和反覆性。
(每個要點各2分,展開論述給3分,有自己看法的給3分)
2、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對教師勞動特點的理解。
答案要點:教師的勞動具有複雜性、創造性、長期性和示範性等特點。(2分)
教師勞動的複雜性是由教育任務的全面性、影響學生髮展因素的複雜性所決定的。(2分)
教師的勞動具有高度的創造性,它表現在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育情況,機智靈活地運用教育規律,達到最優的
教育效果。首先表現在因材施教上,還表現在對教育內容、方法和手段等的不斷創新上,突出表現在教育機智上。(3分)
培養人才是一項長期的事業,教師的勞動具有長遠性,這主要是由於人才成長週期長的原因。教師應樹立長遠的觀念,與其
他教師密切合作,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為其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2分)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對教師的必然要求,教師的勞動具有高度的示範性。他要透過師範的方式,以自己的才學、能力、品
德去影響學生,透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教育學生。教師勞動的示範性來自於學生的“向師性”。教師勞動的示範性貫穿於教
育的全過程。(3分)
能結合自己體會舉出實際例子給3分。不聯絡自己實際體會酌情扣3——5分。
六、例項分析(13分)
此題可從多角度分析:如素質教育的要求;教育規律;扭曲教育功能;傷害師生關係;損害學生自尊、人格;增大學生心理
壓力等角度展開論述。可多方面展開,也可選取其中一點深入論述,具體要求是:
1、觀點材料相統一,分析過程運用所提供的例項作論據。
2、語言通順、流暢。
3、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