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故鄉的端午節
我坐在客廳裡,吃著臘肉粽,掏著鹹鴨蛋,思緒不由飄到了故鄉的端午。
故鄉的端午有吃鵝蛋的習俗。每當到了端午,奶奶便用白水,煮上幾枚大大的鵝蛋,作為我的節日大餐。奶奶似乎明白我的心思,蛋一煮好,就端上桌上,招呼我過來吃。剝下來的蛋光滑圓潤,宛如一顆大夜明珠,泛著粉嫩的柔光。蛋白是透明的,像琥珀一般包著中間紅亮亮的黃。我把那滑滑的蛋捧在手裡,就著那嫋嫋升起的熱氣,常常顧不得燙嘴,就迫不及待地往嘴裡送。這時候,奶奶就會用一種慈祥的眼神看著我,一邊提醒我:“慢慢吃,慢慢吃!”
和許多人家一樣,每到端午,奶奶總要親自包粽子。奶奶知道我愛吃糯米蜜餞紅豆粽,所以每次都會給我準備很多用這種餡做的粽子。坐在奶奶的身邊,看著她用手不停地兜著粽葉包粽子,我的'口水似乎都要流了下來。看到我歡喜的樣子,奶奶的臉笑得就如一顆紅亮的蜜餞。為了讓我高興,有時她會在香甜的粽子中插有一枚竹葉,捲成筒兒可以“嗚嗚”吹著玩兒,這種聲音我至今無法忘記。
我坐在客廳裡,臘肉棕吃了一半,便不再想吃;手上玫瑰味兒的香囊,也覺得有種異樣的感覺;盤子裡的鵝蛋依然整齊的擺放著。我問媽媽:“什麼時候回老家?” “暑假。” 媽媽說,“想回去了?” 我捏了捏媽媽從抽屜裡找來的觀音掛件,默默地點了點頭。
我萬分地想念起奶奶,想起了故鄉的紅豆粽,大鵝蛋和香角子。他鄉的端午畢竟不是故鄉的端午,也不是我那充滿樂趣的節日了。到底是故鄉好啊,我撲向電話,突然急切地想給奶奶打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