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詩歌欣賞
喜遷鶯 宋·黃裳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
鬥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
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
奇絕。
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
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
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
歸棹晚,載菏花十里,一鉤新月。
賀新郎 宋·許及之
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門艾釵符關何事,付與痴兒呆女。
耳不聽、湖邊鼉鼓。
獨炷爐香薰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
時展卷,誦騷語,新愁不障西山雨。
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
回首獨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與。
漾不到、瀟湘江渚。
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
競渡詩 唐·盧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競渡曲 唐·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鬊鬣動,螮蝀飲汀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典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東注。
競渡歌(節錄) 唐·張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五絲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同州端午 唐·殷堯藩鶴髮垂肩展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浣溪沙 宋·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漁家傲 宋·歐陽修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
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裡黃驪時一弄,猶松等閒,驚破紗窗夢。
六么令 天中節 宋·歐陽修
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
感嘆懷王昏聵,悲慼秦吞楚。
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
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
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滿江紅 端陽前作 宋·歐陽修
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
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
萬戶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
祭聖賢,忠義蕩乾坤,傷君去。
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
嘆家亡國破,汨羅歸處。
志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
子沉江,鶴駕淚淫淫,何其苦。
齊天樂 宋·楊無咎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
衫裁艾虎,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
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
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
荷香暗度,漸引入陶陶,醉鄉深處。
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念奴嬌 宋·張榘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
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
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
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
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
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
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悽切。
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花心動 宋·史浩槐夏陰濃,筍成竿、紅榴正堪攀折。
菖歜碎瓊,角黍堆金,又賞一年佳節。
寶觥交勸殷勤願,把玉腕、彩絲雙結。
最好是,龍舟競奪,錦標方徹。
此意憑誰向說。
紛兩岸,遊人強生區別。
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
到頭都是強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
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菩薩蠻 宋·陳義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