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師德觀後感
導語:古語有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從師的你有什麼感受呢?本文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精心收集的,僅供參考!
幼兒園師德觀後感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半年多,經歷了數不清的瑣碎事情,也正是這些瑣碎的事,鍛鍊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養自己成為細心,注重細節的人。但是瑣碎的平凡,卻是一種神聖的使命,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孩子,每一個瑣碎可以說聯絡到孩子的健康、安全、成長和快樂!這半年多來,我面對著孩子,懵懂、迷茫、不知所措、驚慌、焦慮也有喜愛和成就感帶來的快樂。總的來說,自己是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但是沒有更好的方法和專業理論來指導自己工作。愛孩子是母雞都能夠做到的事,所以真正做到愛孩子,要不斷學習師德師風,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才能真正使孩子一生受益。
告別人生中第一個幼兒園半年工作的經歷,來到了萬豐幼兒園已有一個多月,在這裡面對新的挑戰,一切從零開始,難免感到吃力。但是幼兒園的文化豐富多彩,這不,我們幼兒園近期開展了師德師風的學習活動,透過學習,我不但更愛孩子,而且更懂得如何去愛。原來,教師的語言、動作、態度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是體現真正的師德師風的精神風貌。
教師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很多孩子在幼兒期非常喜歡模仿,如果老師的語言不文明,孩子也會跟風,有些孩子也會把不文明的`語言帶回家,勢必讓家長覺得我們老師沒修養,從而對我們教師的印象大打折扣;教師批評孩子的語氣和方式也很重要,如果過重,可能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和快樂,因為孩子如果接受不當的批評,會形成自卑感,沒有自信心,想想後果多麼嚴重。
教師的文明動作行為也是影響孩子的行為因素,孩子與老師朝夕相處,行為的養成是環境決定的。教師應當以得體的語言和動作行為來指導幼兒的一日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形成文明的行為規範。讓孩子得到周圍人的尊重和喜愛,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教師的這一舉動可以說為社會創造了和諧。
態度決定一切,不管做什麼事情,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如此。既然是工作,就要愛崗敬業,用職業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做到細心、耐心、用心愛孩子,要有極強的責任心,才能體現工作的價值。
當然盲目地愛孩子是遠遠不夠的,能讓孩子科學健康地成長,我們教師應該多學習教育理論,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幼兒園師德觀後感
兒時的選擇,我從事了幼教事業。不經意間,十多年的時光在平凡和平靜中悄然逝去,沒有留下什麼驕人的成績,沒有作出什麼驚人的壯舉,但直到今天,我依然還堅守在這裡。我不敢說十分熱愛這份工作,我更不敢說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在這平凡和樸實中,我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詮釋著一個普通幼兒教師存在的價值!
說到教師的職業道德,人們馬上會想到這樣一些次詞兒: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但我覺的新時期的幼兒教師還應具備活潑開朗性格和積極向上的情感、以及融入集體的團隊精神。
一切師德要求都是基於教師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表現出來。我性格開朗、樂觀向上。每天都帶著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孩子在我的帶領下玩的很開心,我覺的這就是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幼兒園的工作繁瑣、壓力大,且我們民辦教師工資待遇低,但我都坦然的面對,不以個人的得失斤斤計較,不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可以說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輕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幹實實在在的事情。
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幼兒園的孩子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園丁”的呵護和培養。每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寶貝,這就使我深深體會到,情繫幼兒,像母親一般熱忱地愛每個孩子,這樣你就會感到有意義,幼兒身體健康,快樂,學習進步,你就會喜悅,就能感覺到工作的快樂。
幼兒園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員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運作,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字只有四個,簡單的說來就是溝通、信任、團結、協作、配合、互相幫助。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個人只有融入到這個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體會到工作的愉快,幼兒園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我們電教組的老師也給我鼓勁,給了我很大的信心。看著我的工作得到了肯定,我也覺的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但我得到了許多:自己知識的增長,小朋友的歡笑,同事的贊同,幼兒園的回報。正是我對這個團隊的熱愛,我才會認真的學習,忘我的工作,無私的奉獻。正是在這樣一個團隊裡,我體會到合作的愉快,領略到工作的樂趣。
幼兒園師德觀後感
今天上午在單位的師德學習中觀看了影片《幼兒園》,這是一部很有趣的紀錄片,影片記錄了武漢一所寄宿制幼兒園,一個小班、一箇中班和一個大班的生活。影片開頭就打出了兩行字幕--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是我們自己自己……這句話就意味深長,發人深省。也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對記錄片裡的場景並不陌生,而且我剛帶好小班,剛開學的時候,孩子們一個個都拉著爸爸媽媽的手,抱著爺爺奶奶的腿,哭得淅瀝嘩啦的場景依然那麼清晰,那一刻是孩子走向人生獨立的第一步,作為老師,盡力關心照顧好每一位幼兒是我們的天職。可第一天午餐時,有孩子吃飯潑了滿身的鏡頭,之後畫面就切了,給大家的感覺怎麼都沒人管,不知是老師真的疏忽了,還是導演有意剪輯的結果,這樣的鏡頭不知會讓多少家長誤解啊,我相信每一位幼兒教師對此都不會置之不理的。
我們不是全託幼兒園,對影片中幼兒在園洗澡的場景也不瞭解。而我無論從老師還是家長的角度都不能接受那樣的場景:孩子不分男女,全部脫得光溜溜的排隊等著洗澡,還有在洗澡時不顧孩子是否會讓水或沐浴露流進了眼睛,一邊是孩子在大喊:“我要跑、我要跑!”一邊是阿姨、老師仍死死地拽著孩子,她們就像是洗衣服一樣儘快把這些孩子洗完,完成自己的任務。世上最真切的愛莫過於感同身受,什麼叫感同深受,這種漠然會是一種感同深受嗎?
看完片子,自己也是幼兒園的老師,有很多的情況都是自己面對過的,我的內心無法平靜,難道幼兒教師真的都這樣做嗎?幼兒教育真的都是這樣的嗎?……我知道我不是片子裡的那種老師,我的同事們也都不會這樣做,我們幼兒園的特色教育是“愛的教育”,我們始終以智慧的愛來愛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愛,學會愛父母、學會愛老師、愛同學、愛所有的人,愛所有美好的東西,這就是愛的互動,也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