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報社實習報告
本文是由***上傳的:物流報社實習報告。
匆匆來到物流報社實習差不多一個月了。早已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心得、感受寫出來。尤其用文字的形式來表達、記載,顯得是那麼迫切。
前期的懵懂到清晰
5月21號,在慈總介紹下來到了現代物流報社,邁進編輯部的第一感覺始終記憶憂新。從同事(應該說是老師們)的熱情、友好到工作環境的清新、和諧,讓我由衷的感到溫暖,一種毫無束縛、毫無壓力的優越感讓我喜歡上這裡。
在韓主任的帶領下,我開始了自己的見習生涯。
首先,深入瞭解報紙定位很重要。現代物流報(我們主要負責鋼鐵物流),顧名思義,所謂物流,通俗講就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包裝、配送等功能的集合過程,而鋼鐵物流正是特指鋼鐵產品的流動過程,我們關注的正是這一流動過程中的最新資訊,從生產原料供應到走向市場,從企業舉動到市場需求等一系列的動態資訊。
剛到報社的我,對這個定位並不是很明確,在韓主任建議下,我幾乎費盡一週的時間大量翻閱近期的報紙,以及我報的數字報,新浪財經頻道、中國聯合鋼鐵網。
當然,為了補充專業方面不足,我還閱讀了《專業採寫報道》、《經濟採訪》、《現代物流教程》、《宏、微觀經濟學》課本。
看到大篇幅的鋼鐵及上下游相關產業類新聞,我一下“蒙”了,先前我在《河北青年報》做過一段時間的社會教育新聞,都是一些比較大眾化、通俗類新聞。而我個人認為,擺在我眼前的報紙,很明顯是專業性、深度化經濟報道。從這個角度出發,我不得不暗示自己要轉變青年報那種採寫、報道理念。
我開始了細緻的研究。現代物流報(鋼鐵物流)主要在週二、週四出版。一般情況下,週二,一到三版分別是頭版要聞、新聞評論、專題報道。以及後面的論壇、產經、業界企業、等固定版,當然還有談經論道、行業組織、論壇等不固定版面。週四,一到三版,基本無變化,除外,還有固定版面藍海、市場板材、建材、有色金屬等等。
我個人工作主要是輔助韓主任的“藍海”版塊,藍海總四個版面,包括上下游產業鏈、電子商務、金融等。
見習第一週,趕上了畢業典禮、頒發學位、離校找房子等,這一週說自己懵懂,除對報社工作認識外,很大方面來自大學生畢業後的那種喜悅、感傷、失落等複雜情感的交織。
中間的學習到再認識
望著一個個朝夕相處的同學踏上離去的列車,曾經的微笑,今日的離別。一種力量激勵我,要奮鬥、要努力工作。再次找回了考研的那種頑強意志。
我發表的第一篇稿件是鋼鐵上游產業鏈煤炭方面新聞《鋼性需求拉動煤炭價格鋼企成本壓力仍將持續》。一開始,只知道煤炭價格一時期出現暴漲現象,隨即成為各大財經媒體的焦點。
後來,透過網路瀏覽、閱讀煤炭等相關動態新聞及分析報道,終於在閱讀中找到了煤炭和鋼鐵的切合點。主題定下來,接著採訪就是問題了。
傳媒業內的'“七份採,三份寫”可以突現出採訪的重要性。一篇成功的稿件,缺少了採訪這一重要環節,就是“閉門造車”式新聞,尤顯空洞、不真實、無現場感、無說服力。第一時間意識到這一點,我開始著手採訪工作。
第一步,聯絡、搜尋採訪物件。由於剛從事這方面工作,人際圈不廣是弊端。透過網上大量聯絡煤炭行業專家,最終約到了銀河證券研究員、博士後田書華老師,後來才知道他可謂是煤炭業界領頭人。
第二步,擬訂採訪提綱,其實大多時候這一步工作可以先做。待預約好田博士後,我開始起草《採訪函》。具體包括禮貌用語、涉及採訪問題要簡潔、深刻、明確,最後的落款、署名等細節問題。《採訪函》一定要提前發給採訪物件,並標明要求回覆最晚期限,第一次我就忽視了這一問題,直到報社馬上排版、截稿時才收到回覆,連忙編輯稿件,費事費力。
第三步,等待回覆的同時,我及時關注這方面相關新聞,以防新聞“復現”,失去首次報道性。同時,我針對煤炭價格上漲對鋼鐵行業的影響這一核心問題,電話採訪了其他煤炭界人士,對大多的看法、觀點進行了解,必要的觀點納入編輯寫作範圍。
第四步,編輯稿件。從採訪的內容裡找“亮點”。找能脫穎而出的話語,來直接引用。在採訪田博士後時,田博士後明確提出了:“XX年年中國很可能會成為煤炭淨進口國”的觀點,抓住這一點來引申報道,提升報道影響力。
但是,在這第一篇稿件的採寫過程中,我忽視了對鋼鐵的重點採訪。這是報紙的宗旨,作為鋼鐵物流方面的刊物必須時刻以“鋼鐵”為核心關注物件。
煤炭,這篇稿子後來經過韓主任添彩增色,順利刊登。
接下來的《原油綁架全球經濟上漲趨勢短期不改》,從收集資料到採訪,寫作,準備了也差不多一週時間。但這一週讓我感覺不錯的稿件是後來花費不足一個小時的《電煤價格干預政策合理嗎?》。起先是從田博士的一篇《煤炭價格不應該》約稿而展開的,隨後找到各大證券研究所發表的不同觀點。經過精心整合,對同一問題的大談論的報道形式出爐,此稿雖然是一篇綜合報道,但是刊發觀點鮮明,時機得當,很有實際指導意義。
後來,稿件配發評論及時發表。
步入——成熟
隨著瞭解的深入,對報紙定位的清晰,不到一週能又採寫了《貨幣閥門擰緊鋼鐵板材奈何》和編者短評《鋼企應如何應對》。
稿件發稿前天就已經採寫好,原題目是《貨幣政策從緊的方向不變》。待到第二天我再次開啟稿件審查時,突然認識到採訪不完善之處太多,整整用了一個下午採訪金融學博士程實,東方證券分析師劉文亮、舞鋼金恆興貿公司經理、海東期貨北京營業部葉海濤,無論是透過郵件、qq還是電話,對“這次繼續從緊貨幣政策給鋼鐵行業是否帶來影響?”進行全面採訪。最後整理、融合形成現在的稿件。
不過,刊登後發現還是有缺點,由於做深度、大篇幅稿件,在突出它全面、深刻、多角度等優點的同時,掩埋了資訊的“新奇性”,導致稿件冗長、陳舊、漫無目的。失去主題,甚至“亮點”。
這一點,我以後一定注意改正。
至於《鋼企應如何應對》短評,由於我個人不認為剛剛從事編輯記者工作的新人就能發表尖銳觀點評論的思想作怪,所以這篇主要是篇建議性文章,對鋼企應如何應對繼續從緊貨幣政策而提出的一些個人建議。記者閱歷、經驗、全域性把握性是一評論員最起碼的必備條件。
自身不足
透過一個月來的實習,自我發覺到身上仍有好多不足之處,無論新聞專業理論還是實踐採訪經驗。具體來說:
1、對報紙在核心定位把握不夠準確。鋼鐵物流必須牢記“鋼鐵”和“物流”兩個核心概念,尤其在做鋼鐵上下游產業的新聞,常常最後忽視把其和鋼鐵交叉採訪。我採寫的第一篇稿件就犯了這樣的錯誤。
2、自身知識面不夠豐富。後悔在校期間,沒有大量擴充套件知識。尤其是經濟、社會文化知識,雖然也選修了《宏觀經濟學》,沒有用心去學。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3、採訪面(物件)太過於侷限、單一。這種思維模式需要調整,譬如,《貨幣閥門擰緊鋼鐵板材奈何》,採寫後自己感覺不錯,定稿後第二天又發現,採訪過於受限,應該全面、綜合去看待從緊貨幣政策問題,當然,考慮到自己所屬報紙,把貨幣政策和鋼鐵業交叉採寫顯得更為重要。
4、近期這幾篇稿件出現一個通病,字數偏多,顯得冗長無主題。這應該怪我一開始對版面的理解有誤。初步認識現代物流報,總感覺版面、版式過大,應該在稿件上下力度,多做深度性大稿件,來填充版面。這是不對的,新聞稿件要求“新”、“準”、“精”、“實”等特點。本以為這一要求只針對大眾、晚報都市報適用,其實這是對認為新聞單位的新聞稿件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我會在以後糾正這一錯誤認識。
5、剛畢業,心情比較沉重,一個月來,幾乎沒什麼話說,除了自己的工作,就是學習財經知識。
切身感受
總攬現代物流報,我個人感覺:
1、首發新聞不是很多,記者自己採訪稿件少。大多都是二手新聞的整合、編輯。沒有親自採訪,失去新聞基本的現場感與新聞應具有的真實、及時特點。這一點王亞彬記者把握的很好。
2、不夠有深度。作為鋼鐵專業報紙,我們應該對鋼鐵前沿、動態資訊進行深入挖掘,做到全面、多角度綜合性報道。專業報紙,不同於晚報、都市報新聞的最大特點就是;做到有深度,能夠給受眾物件提供專業的指導、引路的作用。換句話說,就是所採寫的新聞應該對鋼鐵上下游生產商、銷售商帶來實際參考價值,這也是報社以後維護受眾群,擴大受眾群的關鍵。這一點楊世新記者把握的很好。
3、版面分佈稍顯複雜。各版、版頭主題定位往往與內容不相符。換句話說,各版面界線不是很明確,出現一篇稿件同時放在那個版都可以的局面,譬如:一篇煤炭類稿件可以放在產經版,也可以放在藍海版,更可以放在專題版。當然,這樣的後果便是,各版面負責編輯採寫新聞很容易出現撞車現象,建議重新審視、精心策劃、細緻定位各版分工。
小結
近一個月來,透過多方面學習,對現代物流報有了深一步認識和提高,但同是也發現了自身存有不少缺點。無論經驗還是認識都有待提升。倘若,報社考慮用我,我想進一步研究報紙各版面,初步想法是在週四的七、八版設立“聚焦-觀察”版,主要是配合楊姐做一些鋼鐵焦點、熱點話題的解讀,深度分析,以此來提升我報的報道深度。
雖然,我報一時間裡發不了過多時效性極強新聞,但可以發些事後全面、綜合性文章,以補充短訊息的不足,同時能給受眾提供很好的指導和建議,相信鋼鐵行業讀者正是需要這類解讀報道。
倘若,報社考慮到我個人存有欠缺不足,不能勝任本報工作,請領導示明,我會再接再厲,努力改正,無論是繼續離這實習還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