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普知識

什麼是地震烈度與地震

什麼是地震烈度與地震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響和破壞程度的一把“尺子”,簡稱烈度。下面是有關於地震烈度與地震的介紹,一起來看看。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表示地震對地表及工程建築物影響的強弱程度。(或釋為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程度)。是在沒有儀器記錄的情況下,憑地震時人們的感覺或地震發生後器物反應的程度,工程建築物的損壞或破壞程度、地表的變化狀況而定的一種宏觀尺度。 因此烈度的鑑定主要依靠對上述幾個方面的宏觀考察和定性描述。

簡介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時某一地區的地面和各類建築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響的強弱程度。一次地震發生後,根據建築物破壞的程度和地表面變化的狀況,評定距震中不同地區的地震烈度,繪出等烈度線,作為對該次地震破壞程度的描述。因此,地震烈度主要是說明已經發生的地震影響的程度。一個地區的烈度,不僅與這次地震的釋放能量(即震級)、震源深度、距離震中的遠近有關,還與地震波傳播途徑中的工程地質條件和工程建築物的特性有關。地震的烈度在不同方向有所不同,如在覆蓋土層淺的山區衰減快,而覆蓋土層厚的平原地區衰減慢。烈度還用於地震區劃,表示將來一定期限內可能發生在某一區域內的最大烈度,估計一個建設地區可能發生的地震影響大小。對新建工程來說,工程設計採用的烈度則是一種設計指標。據此進行結構的抗震計算和採取不同的抗震措施。

分類

按照地震的不同成因,可以把地震劃分為五類:

9-10度:橋樑損壞、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

9-10度:橋樑損壞、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

1.構造地震:構造地震發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層板塊受地應力的作用,當所受的地應力太大,岩層不能承受時,就會發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錯動,岩層破裂或錯動時會激發出一種向四周傳播地地震波,當地震波傳到地表時,就會引起地面的震動。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災害的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2. 火山地震:由於火山爆發引起的地震。

3.水庫地震:由於水庫蓄水、放水引起庫區發生地震。

4.陷落地震:由於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

5. 人工地震:由於核爆炸、開炮等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

區別

從概念上講,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級有嚴格的區別,不可互相混淆。震級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強弱,它由震源發出的地震波能量來決定,對於同一次地震只應有一個數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異的,它受著當地各種自然和人為條件的影響。對震級相同的地震來說,如果震源越淺,震中距越短,則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樣,當地的地質構造是否穩定,土壤結構是否堅實,房屋和其他構築物是否堅固耐震,對於當地的烈度高或低有著直接的關係。(影響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級、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質結構、建築物)。一次地震中,人們往往強調震中(或稱極震區)的烈度。為了在實際工作中評定烈度的高低,有必要制訂一個統一的評定標準。這個規定的標準稱為地震烈度表。在世界各國使用的有幾種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國家比較通行的是改進的麥加利烈度表,簡稱M.M.烈度表,從Ⅰ度到ⅩⅡ度共分12個烈度等級。日本將無感定為0度,有感則分為Ⅰ至Ⅶ度,共8個等級。前蘇聯和中國均按12個烈度等級劃分烈度表。

烈度定量

從抗震設計的要求來看,宏觀標誌不能直接應用,要有表徵地面運動的物理量供設計採用。有些國家的抗震設計規範規定了與地震烈度相應的地震加速度,但各國的取值不一。

影響因素

影響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級;(2)震源深度;(3)震中距離;(4)土壤和地質條件;(5)建築物的效能;(6)震源機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覺及地震破壞情況劃分等級,依次排列成表,即為地震烈度表。世界上有很多種地震烈度表,如日本採用的7度表,10度表等。中國採用12度表。

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洩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於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有十幾二十次;能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大約有一兩次。人們感覺不到的地震,必須用地震儀才能記錄下來;不同型別的地震儀能記錄不同強度、不同遠近的地震。世界上運轉著數以千計的各種地震儀器日夜監測著地震的動向。

當前的科技水平尚無法預測地震的到來,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震也是無法預測的。所謂成功預測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對於地震,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提高建築抗震等級、做好防禦,而不是預測地震。

地震的發生

(1)滄海桑田的變遷

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山山水水都鐫刻著大地滄海桑田變遷的足跡。

我國著名的東嶽泰山,古往今來,人們無不讚美它的雄渾偉岸,“穩如泰山”更為許多人所稱道。其實,泰山並不穩定,100萬年以來,它已升高了500多米。

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地下深處由植物生成的煤海,盤山公路邊陡峻山崖上顯示的地層彎曲與變形……無不書寫著大地變遷的歷史。

這一切都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地殼無時無刻不在運動,喜馬拉雅山至今還在升高,只是由於地殼的運動大多十分緩慢,因此人們並不覺察。

(2)地震的發生

然而,地殼的運動與變化並非都是緩慢的,有時也會出現突然的、快速的運動;這種運動引起地球表層的振動,就是地震。

人為的原因也能引起地表振動,如開山放炮、地下核爆破等。但我們更關心的是容易造成災害的、由自然界的原因引起的地震,即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種類型: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約佔全球地震數的90%以上,破壞力也最大。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一般影響範圍較小,發生得也較少,約佔全球地震數的7%。

陷落地震 由於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當地下溶洞或礦山採空區支撐不住頂部的壓力時,就會塌陷引起振動。這類地震更少,大約不到全球地震數的3%,引起的破壞也較小。

構造地震對人類的威脅最大,下面介紹的都是與構造地震有關的問題。

構造地震是怎樣發生的呢?地下的岩層受力時會發生變形。開始,這個變形很緩慢;但當受到的力太大,岩層不能承受時,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層破裂所產生的振動傳到地表,引起地表的振動,這就是地震。

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也就是說,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不過,它們之中的絕大多數太小或離我們太遠,我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破壞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等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每年大約一兩次。

由此可見,地震和風、雨、雷、電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3)板塊構造與地震

在地球的最外層,由地殼和地幔最上面的部分構成了厚約100多千米的岩石圈,它像一個裂了縫的雞蛋殼,包括好多塊,這就是岩石圈板塊。

地球上最大的板塊有六塊,分別是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另外還有一些較小的板塊,如菲律賓板塊等。

把世界地震分佈與全球板塊分佈相比較,可以明顯看出兩者非常吻合:絕大多數地震都分佈在板塊的邊界上。

據統計,全球有85%的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僅有15%的地震與板塊邊界的關係不那麼明顯。這就說明,板塊運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

發生在板塊邊界上的地震叫板緣地震,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絕大多數地震均屬此類;而發生在板塊內部的地震叫板內地震,如歐亞大陸內部的地震多屬此類。

板內地震發生的原因更復雜些,既與板塊之間的運動有關,也與區域性的地質條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