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讀書筆記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係,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相關文章吧。
小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讀書筆記
11月21日,小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即將上映,導演是李安先生。這本書在2002年獲得布克獎,距今已經過去了十年。譯林出版社在2005年釋出了簡體中文版,但是這一版很快就消失了。現在李安導演攜電影而來,譯林出版社會同步發行一個新版,裡面增加了克羅埃西亞插畫家托米斯拉夫.託亞納克為這本書設計的40張插圖,價格也從當年的21塊8上升到了35塊。所以說讀書不能太勢利,領略美好要趁早,別老等著電影出來再去買原著。
我在七年前讀過這本書,因為被題材太過震撼的緣故,當時沒有寫書評。如今七年過去了,我想試著回憶一下還記得多少。這樣一來,那些無聊的文辭和結構就被歲月沖刷得乾乾淨淨,我的大腦裡回想起來的只是恐龍化石一般的骨骸,純白色的故事骨骸。
小說以非常漂亮的文筆講述了一次海難後的漂流故事,少年Pi和三隻動物倖存,逃到了救生船上。其中,有一隻動物是一頭雄壯的孟加拉虎。少年和老虎一路對峙,經歷了無數饑饉和風雨。在海上漂流了227天之後,只有少年和老虎存活了下來。這是少年Pi講述的故事版本之一,而當他面對調查的時候,講述了另外一個版本:上了救生船的一共有四個人,其中包括他的母親。最後,只有他一個人倖存。他讓調查的官員去選一個故事,大家一致確認選擇前者。
如何在227天裡活下來?究竟發生了什麼?這一點你慢慢去想。別想太多,想太多整本書就變成了一本通俗小說,爛得不能再爛,全靠離奇的情節才能取勝。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精彩之處在於,每個人看完都會感覺很複雜,心裡有許多感想但是紛至沓來,不知道從何說起。根據我的記憶,大概可以分為幾層。第一層是事實,什麼是事實?海難是不是事實?孟加拉虎是不是事實?由於大多數時候,我們並不能親自見證事實,所以事實不得不依賴於他人的轉述。可也正因為這樣,當一個人開始敘述的時候,他就已經在捏造了。也許,捏造這個詞太重了一些,那麼他就已經在創造了。而當個人的創造開始,就距離真相遠了,因為真相本身不是人類創造出來。你可以歸結為上天,也可以歸結為上帝,或者說是命運,但都不應該是人類本身。
第二層是自我。真相不可得,那麼反求諸己,是否能夠認識真我呢?少年Pi講述了一個227天的海上漂流故事,裡面的主人公自然是他自己。但是當我們聽到第二種可能性的時候,整個漂流故事瞬間就崩塌了,它聽起來更像是一個神經病的胡言亂語。不過細細分析起來,每一處細節又都非常符合邏輯。唯一的破綻是這個故事裡的少年勇敢堅強聰慧,顯得太過完美。因此,這裡少年Pi敘述的自己,究竟是他自己呢,還是他想象中的自我?小說在這裡還有一個巧妙的扣子:強大的孟加拉虎和少年Pi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如果一切故事從頭到尾都建築想象之上,大概孟加拉虎才是少年Pi自己內心的投射,一個勇敢、強大、無敵的存在。
最後一層是宗教。讀者到了最後,面臨的困境和調查官員是完全一樣的。故事有兩個版本,你選擇哪一個?前一個是孤獨的少年和三隻動物漂流227天,目睹無數的海上奇景,一人一虎彼此對望,相互提防也相互依存,最後大家上岸一拍兩散。後一個是四個人無水無糧,如何捱過227天,以至於最後僅存一人。可能的真相讓人顫慄不安,於是前者這種明顯的現實扭曲顯得更讓人容易接受。為什麼不呢?反正結局都是少年一無所有,孑然一身活在世上。現實太過殘酷也太過猙獰,那麼想象力讓人超拔其上,難道不是一種莫大的慈悲麼?在這個意義上考慮,天堂也好,極樂世界也罷,何以會讓人深信不疑,也就找到了答案。
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理性的,心智健全的。但是這本小說依次顛覆了對真相,對自我的認知。少年Pi這個名字本身也蘊含了巧妙的暗喻:我們可以確知一個圓的周長,確知它的半徑,但是圓周率Pi是一個無線不迴圈的無理數,從一個可以完全測度的圓裡脫離開去,陷入完全不可能窮盡的無理數里去。你可以計算Pi到億兆尾數,但是你永遠也無法得到完整的值,因為它無限延伸,且不迴圈。這就是理性之外,可供想象力棲息的空間。也是在我們的有形世界之上,宗教得以蔓延傳播的原因。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無法證明漂流的存在,無法證明227天裡究竟發生了什麼,甚至也無法證明少年Pi就是他自己---也許這一切都只是一場頭腦裡的風暴而已。但是,整部小說最終成功地證明了上帝的存在。因為必須要他在場,並且安排一切,想象力才能建構起故事,在故事裡少年Pi遠離悲慘的現實,把它成功地扭曲為一次奇幻歷險。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人類因此能夠接受。我們因為我們的想象力而得以證明自身存在,這可能是這本書最深層次上想要說的話。
關於這本書以上就是我所能回憶起來的部分。也許,你看完小說之後會有完全不同的見解。我覺得這是完全正常的,如果這部小說不是如此豐富,可以被詮釋出不同的解讀,那麼布克獎就不應該發給它,而是發給《荒野求生》的貝爾。
小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讀書筆記
我小時候,身邊女孩都鍾愛簡奧斯丁、小婦人,然我不耐煩看“一個有錢的單身漢必然要有一個太太”,倒把《魯濱遜漂流記》反覆讀了很多遍,並想象自己漂流到一個島上,磨麥子、養鸚鵡、披羊皮;看到魯濱遜自己給自己開闢一個野葡萄園,驕傲地說那是自己的消夏別墅,我簡直激動得胸口發漲。(當然,絕不是說喜歡簡奧斯丁就不好啦,這是蘿蔔白菜的事兒。)
後來我最衷情的一套書是《哈爾羅傑歷險記》,主角兩兄弟的“歷險記”,絕對不是變小了去到螞蟻洞穴、冰雪王國,遇到燕子姐姐鸚鵡婆婆,而是:智擒大猩猩、追蹤食人獅、巧捕白象、誤闖食人國……這書令幼時的我血脈賁張,然而咱現在的生活太安全,就算動物園裡的老虎跑出來,也絕對會被怪眼如炬的路虎Land Rover嚇回樹林子裡去,我從書中學來的搏獅馴虎的法子成為屠龍之計,施展無地,於是潛意識裡預設亞馬遜河畔的熱帶叢林、非洲大草原乃是現世天堂,後更將珍妮-古道爾(她自二十餘歲進入叢林研究猩猩族群,至老不輟)立為偶像,認她是現代女英雄。後逐漸想明白叢林裡沒有抽水馬桶,沒有冰淇淋販賣攤,才罷了此夢。
好,咱們說回《少年Pi的奇幻漂流》。好幾年前在圖書館書架上看到它:“少年”、“奇幻”,覺得是跟風那個眼鏡小巫師的書,好似《紅樓圓夢》、《紅樓補夢》……遂碰都不碰。其實,怪我孤陋寡聞了。後來知道此書得到2002年英國布克獎加冕,又是《紐約時報》年度傑出圖書、《出版家週刊》年度最佳圖書、《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小說,2004年又獲德國圖書獎........然而我還是沒去看。直到幾月之前得知李安大佬要把此書改編電影了,才悚然一驚:“kao,難道它真的nb?!”急速移玉步至國圖,把此書拿下。一翻之下,大喜過望:這不就是我鍾愛的《哈爾羅傑歷險記》的續集嗎?碰巧借書之後,便與時俱進地跨入京城甲流患者的行列,高燒,熱度退下去之後,精神不濟,頭目森然,無力起坐,便一會兒左側臥一會兒右側臥,一晚看完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也許因為閱讀時的微微昏眩,因此覺得“奇幻漂流”,格外奇幻。
前半截故事講述的是少年Pi的身世:生於印度,有著駁雜不純的信仰,父親是百獸之王動物園園長,自幼生長於動物園中,因此Pi與獅子老虎耳鬢廝磨,積攢下大把對付動物的經驗。書前書後的序和跋,都有點不好意思似的告知讀者:這書前段有點冗長,“閱讀這部小說的最好忠告,是耐心”但只要堅持到一百頁之後你就爽了。好像是說:我家金蓮姑娘長得不驚豔,但是你跟她聊天,慢慢聊下去,聊到後半夜你就能發見她的銷魂之處。的確,前一百頁講述小孩子成長,並不刺激,到動物園園長一家乘坐的貨輪鐵達尼了之後,故事才正式進入了“奇幻漂流”。
貨輪失事,帕特爾僥倖落在救生艇上得以生存,與他同時處在救生艇中的,有一隻鬣狗外,一隻斷了一條腿的斑馬、一隻猩猩以及一隻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咬死了猩猩,吃了斑馬,理查德帕克又咬死了鬣狗。接著,16歲的少年帕特爾要生存下去,就要想想如何對付這位理查德大哥。
他不能把老虎推到海里,於是他不得不在船上捕魚捕龜餵養老虎,讓老虎和自己一起活下去。其實這段漂流並不奇幻,它充滿腥血、腐肉、被噬盡肌脂的枯骨、糞尿(Pi像喝新鮮蘋果汁一樣喝自己的尿;透過把玩理查德帕克的糞便來打擊它計程車氣)……這是個原始奇詭的故事。相比之下,與大魚搏鬥的桑蒂亞哥簡直不算回事。而後來Pi與老虎登上一個無人小島,更有如恐怖片情節無人的小島,出奇地靜謐可人,做個魯濱遜第二也未嘗不可,老虎可充作禮拜五。少年幾乎打算在此快活下去,然而他爬上一棵樹,摘下奇怪的果子,一層一層剝開,是人的牙齒。這是食人島上的食人樹。
最終Pi結束了227天的漂流,重返人類國度。
戲肉就在這之後出現。如果沒有最後那數頁,那麼這書也就是另外的一本“哈爾羅傑歷險記”。然而,真相在Pi所呆的醫院裡,以對答的形式袒露(簡直像辛棄疾在“夢迴吹角連營”之後來上一句“可憐白髮生”)。醜惡至極:沒有什麼動物。鬣狗、斑馬、猩猩,其實都是人。是法國廚子、中國水手和他的母親。
最終只餘他一人生還:廚子吃了水手、殺了他母親,他又殺了廚子(他也許也吃了廚子的肉)。然後獨自漂流。那最危險的、最大的敵人孟加拉虎理查德,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有句寫得很美的詩句:我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然而這個故事是:我心有猛虎,殺人吮血。
其“幻”即此謂也。一切疑真疑幻。
這便是《少年Pi》區別於叢林生存故事、區別於國家地理、區別於Discovery的理由。
套用李安的句式: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理查德-帕克。它會在危難的時候,咆哮出柙,眈眈向人,卻又與人相依為命。
此書的敘述甚有“速度感”,時有妙語警句,敘述行雲流水,不艱澀也不花哨,是上佳的故事講法。讀時若把自己代入,簡直絕望到極點:日日危機,無窮無盡的漂流不知何時是個盡頭十幾歲少年的嫩心,如何能經得起這般磨鍊?不止一次想:要是我,早就一了百了了。然而這樣的故事,比之大宅門數女爭風吃醋、拿偏見和傲慢來回過招、手帕紅箋上暗暗玩文字遊戲,更加有攝人的魔力。
有一個很胡鬧的書評這樣寫道:“馴虎的過程,也是少年帕特爾演變成成年男人的過程。”這讓我我懷疑《少年Pi》就像《水滸傳》、《金瓶梅》和《十日談》一樣,有一種節本行世有好心的出版人怕大夥受不了結局真相的殘忍,於是仿照金聖嘆刪掉梁山好漢受招安的部分的壯舉,刪掉了最後幾頁,讓Pi在某些讀者心目中永遠成為洋武松、馴虎小英雄……
然而我知他是最悲慘的那個,是不得不直面心底食人猛虎的人,是手上捧過母親帶血頭顱的人。
小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讀書筆記
用了整整一下午的時間看完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其間,日光在書頁上不停地輪換著,逐漸黯淡,直至點燈。
看完最後20頁,忍不住想要流淚。我仰起頭,窗外已是密不透風的黑暗,沉重得讓人幾乎透不過氣來。
確認時間之後,我活動了一下僵直的手腳,開始清理腦中的思緒。
pi說:無論生活以怎樣的方式向你走來,你都必須接受它,儘可能地享受它。
pi,指的是圓周率Π,一個無限延伸沒有任何意義的數字。
輪船失事後,pi作為唯一的倖存者在海上漂流,同時救生艇上還有一隻斷了腿的斑馬,一隻猩猩,一隻鬣狗,和一隻叫做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
鬣狗吃掉了斑馬和猩猩,老虎又吃掉了猩猩。
從此,pi便展開了同一只孟加拉虎共處一艘救生艇的海上冒險。
起先,pi把老虎的存在當作他生存的威脅,一心想把老虎置之死地。隨著旅途的行進,pi逐漸意識到與理查德帕克起衝突自己必死無疑,便決心馴服它。
pi和理查德帕克以捕捉魚和海龜為生。由於缺乏淡水蛋白質攝入量過高,人和老虎都開始便秘(……)
中途,pi遇到了一個同是在海上漂流的法國廚師,他試圖襲擊pi的時候被理查德帕克吃掉。
pi說:就在那一刻,我心裡的某種東西死了,再也沒有復活。
1977年7月2日“齊姆楚姆”號沉沒。
1978年2月14日pi踏上了墨西哥海岸,而理查德帕克隨即消失在岸上的.叢林之中。
其實故事本該在此結局,也算得上是一個HAPPY ENDING了。但顯然Yann Martel並不打算這樣放過所有人。
在最後的20頁敘述了pi在醫院時,兩名日本調查員前去探訪調查沉船的真相。他們對pi所講述的在海上漂流的故事表示了種種懷疑並一再地企求真相。
pi在長時間的沉默之後,以簡單的語調講述了另一個沉船的故事,沒有斑馬,沒有猩猩,沒有鬣狗,也沒有老虎。
貨輪沉下去之後,救生艇上有四個人:一個斷了一條腿的水手,一個法國廚師,pi,還有pi的母親。
法國廚師先是殺掉了水手吃掉了他,然後又殺掉了pi的母親,最後pi殺掉了廚師吃掉了他。
鬣狗是廚師,斑馬是水手,猩猩是pi的母親。理查德帕克自始至終就沒有存在過,或者,它其實是作為另一個pi而存在著。而那個中途遇到的被理查德帕克吃掉的法國廚師曾經承認殺過一男一女吃過人肉。一切都不謀而合。
最後pi對兩位日本調查員說:
“沒有一個故事在你們看來在事實上有什麼不同。”
“的確如此。”
“你們無法正式哪一個故事是真的,哪一個故事不是真的。你們必須相信我的話。”
“我想是這樣。”
“在兩個故事裡船都沉了,我的家人都死了,而我在忍受痛苦折磨。”
“是的,是這樣。”
“那麼告訴我,既然在你們看來這兩個故事沒有什麼事實上的不同,而你們又無法證實這個問題,你們更喜歡哪一個故事?哪一個故事更好,有動物的故事還是沒有動物的故事?”
岡本先生:“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
千葉先生:“有動物的故事。”
岡本先生:“是的。有動物的故事更好。”
派(pi)帕特爾先生:“謝謝。和上帝的意見一致。”
然後pi開始哭泣。
離開時岡本說:“我們開車時會小心的。我們不想碰上理查德帕克。”
pi說:“別擔心,不會的。他躲在一個你們永遠找不到的地方。”
日本調查員關於兩個故事選擇了有動物存在的那一個。岡本先生在最後的調查報告中寫道:“說句題外話,惟一的倖存者,印度公民派西尼莫利托帕特爾先生的故事令人驚奇,表現了在極端困難和悲慘境遇面前的勇氣和忍耐力。根據本調查員的經驗,他的故事在沉船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很少有乘船失事的人能夠像帕特爾先生那樣生存那麼長時間,沒有人能夠在與一隻成年孟加拉虎為伴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
父親與哥哥死於海難,母親在自己面前被殺,自己的雙手又沾滿了鮮血究竟是什麼樣的悲哀,使這個16歲的少年必須杜撰出一隻孟加拉虎才足以忘卻?
在馴虎的章節中,pi這樣說道:
一部分的我很高興有理查德帕克在;一部分的我根本不想讓理查德帕克死,因為如果他死了,我就得獨自面對絕望,那是比老虎更加可怕的敵人。如果我還有生存的願望,那得感謝理查德帕克。是他不讓我過多地去想我的家人和我的悲慘境況。他促使我活下去。我為此而恨他,但同時我又感激他。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沒有理查德帕克,我今天就不會在這兒給你講這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