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離別的勵志詩句語句

有關離別的勵志詩句語句

好想,好想直接拉著你的手。奔赴站臺,從此不再分離,無論列車駛向何方。以下是品才小編帶來離別的勵志詩句語句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關離別的勵志詩句語句

1、 孟浩然《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的詞藻,語句平淡近乎口語,對偶不工極其自然,言淺意深頗有餘味。

2、李頎《送魏萬之京》

朝聞遊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兌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站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磋跎。

——把霜擬人化,寫出深秋時節的蕭瑟氣象,寒不可見樹色可見。催,生動有感,敘事寫景抒情交織在一起。

3、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寫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在滿江風雨中也在離人的心頭。次句意境開闊,孤——襯心境,即景生情,情蘊景中,令人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含蓄、蘊藉、餘味無窮。

4、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寫景兼時令,楊花子規暗含飄零之感,次句寫五溪不著悲痛語而悲痛之意自現,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後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於明月隨風而致。此兩句有三層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滿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好託於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見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到別無他法。透過想象把無情月變成知心人,將自己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特點和優點之一。當詩人要表現強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時常常使用這種手法來取得預期效果。

有關離別的勵志詩句語句

1、花翩飛,雨迷離。一朝別離塵緣盡……

2、有相逢,就有別離,可是每個人都害怕別離。大家都知道,最後的一次別離就是死亡。我們口裡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心裡卻捨不得喝掉手中的酒。還想再唱一支歌,再唱一支歌。你可不可以不走?

3、我所認為最深沉的愛,莫過於分開以後,我將自己,活成了你的樣子。

4、別理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應該是兩個人在小城的秋色裡……

5、我相信,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所以,上一世我們一定就認識,而下一世我們也必將再相遇。

6、如果有一天,他(她)們越來越遠。感覺也好,真實也罷。永遠記得他(她)們的好,就只是那些好的。這樣,就能把他(她)們找回來。

7、時光別走,請讓我再看她一眼,讓她的容顏深深的刻在我的心裡!

8、每到畢業季,都是學校嫁人的日子;

而這次,你卻嫁得最遠。

說好的長髮及腰,十里紅妝;

燈火闌珊,回首已嫁遠方。

9、原來別離是很簡單的事,一個輕輕的轉身,一個默默的揮手!

10、我看著月光下的你,那個清冷,孤寂,驕傲的身影,你淡淡笑道:‘諾諾,我要離開,永不回來!’我愣住,最後不得不苦笑道:“我會等你”

有關離別的勵志詩句語句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二首》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賀鑄《行路難·縛虎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渭城曲》

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張泌《寄人》

柳條不青,也未能攔住離人的腳步,送客亭外,只看到一個背影,漸行漸遠。

勞勞亭

唐 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王維《送別》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自離別,幾多歡喜無人說,良辰美景無心賞。

雨霖鈴

宋 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白居易《南浦別》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魏夫人《點絳唇·波上清風》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辛棄疾《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