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笑面人的讀後感

笑面人的讀後感

《笑面人》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作者運用浪漫主義對比手法,生動地刻畫了眾多人物形象。透過強烈的對比,加強了小說結局的悲劇氣氛,揭露了整個貴族上流社會的糜爛、腐朽和沒落。我們來看看相關文章怎麼描述吧。

笑面人的讀後感

實際上,我已經很久沒有用三天時間去看一篇小說了。更不幸的是,我是一名長篇小說愛好者。直至幾天前我讀完《笑面人》。

《笑面人》是雨果用近三年時間完成面世的,我個人認為這部小說是繼《悲慘世界》之後讓我印象深刻、頗有感觸的一部作品,雖然它似乎不如《巴黎聖母院》和《九三年》著名。我很高興,因為這部小說裡似乎難得一見明顯的“雨果式羅嗦”。

雨果透過細緻生動的描寫,栩栩如生地給讀者展現了一幅又一幅場景。例如,格溫普蘭行走在籠罩於陰暗寒冷的波特蘭半島那個場景,在那他遇見了一個死於罪行被罰展列的屍骨。雨果並不著急直接展示這個黑暗詭異的物體的真面目,而是透過格溫普蘭的雙眼、透過風的手來一點點揭示真相。讀者在其中不僅能感到氣候的寒冷與殘酷,同時也遭受來自這具如同幽靈鬼魅般的屍骨的孤獨與可怕。生動的擬人手法將死物刻畫得活靈活現,彷彿身臨其境,不得不讓人敬佩。小說中兩處對於這具奇異的人體遺留物的描寫都很出彩,還有一個特點是雨果獎它“復活”融入整個環境與其他生物來共同描寫,互相襯托,而且毫無拖泥帶水的痕跡。

雨果對於小說前面英國的兒童販子與毀容術的詳細又生動的介紹與敘述,不僅能讓讀者瞭解當時社會狀況也為下文的行進作了堅實的鋪墊。這樣,我們便對“笑面人”格溫普蘭的瞭解更深了。

《笑面人》的創作原則依舊是“美與醜”、“善與惡”、“畸形與完美”。透過展示格溫普蘭的如同函式x的平方=2py般的人生,我們可以看到底層人民生活的苦難與貴族們的奢侈、墮落與虛偽的生活。在這個黑暗似夜的社會中,善良正直的畸形人的靈魂卻是亮如白晝,而皮囊光鮮亮麗的人卻盛了滿滿的汙濁與骯髒,他們畸形的靈魂無情地早就了美麗心靈的畸形人,給予他們苦難與不公。殘酷的現實正如格溫普蘭所審視的:在這個世界裡,沒有愛情的婚姻,沒有兄弟骨柔情的家庭,沒有良心的財富,沒有廉恥的美,沒有公道的法律,沒有平衡的秩序,沒有智慧的`權利,沒有權利的權利,沒有光明的光彩。結局便是如同《巴黎聖母院》一般的悽慘哀婉。

我想起了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同樣也是透過藝術的扭曲誇張來控訴社會的黑暗、上層建築的罪惡,而人民總是成為這些陰影與廢墟的無辜承擔者。

黑暗冰冷的海能吞噬罪惡,最後頁成了美麗的格溫普蘭寂靜的墓地。一切在寂靜中進行,包括最後我們戛然而止的心。

笑面人的讀後感

美麗而又燦爛的笑容是每個人所追求的,然而,若是有一天,當笑容只是臉上的一張面具,無法改變,難以摘下,它還能展示你此刻的愉悅嗎?它還能表達你心中的幸福嗎?它還能成為你追求的目標嗎?

這樣的笑容只能成為悲哀的化身,用最為形象、最為生動、最為具體、最為傳神的畫筆,在你那飽經滄桑的臉上,一筆一劃地勾勒出你的痛苦、你的哀傷、你的不幸、你的悲涼,而世間最悲哀的笑容,就在格溫普蘭的臉上。

他始終都在笑,可他確從來未曾笑;他永遠掛著笑,可他卻從不知道笑!

就是這樣的笑容讓他成為了一個怪物,只有在善良的盲女眼中,他的笑容才是美麗的。可是要是有一天,當蒂重見光明的話,格溫普蘭的笑臉還會依然美麗嗎?

或許,這隻有蒂自己才知道。

笑面人的讀後感

看過雨果的《笑面人》和《悲慘世界》,會發現自己比較直接地了悟文學和人生的一個相對宏觀的形態。

遍佈警句,這讓我對未看過的雨果其他著作充滿神往。

我不記得看過幾遍《笑面人》,一些語句和情節的片段會在有時突然想起,或有感慨,然後回頭面對自己相對平靜平穩的人生。而人生是什麼樣子,應該如何度過,應該怎樣保持相對的平衡,在人和人的肩膀間生存而又不失愉快、獲得眾多原先的渴望,獲得眾多原本懵懂迷茫的自己未有的智慧,多讀書,讀好書,用清醒的頭腦去不倦汲取書中的精髓,並把這些無形的維他命變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用於指導行為,使自己變得明慧,逐步脫離愚昧。

想到這些,覺得再多讀幾遍此類書籍,再多些懷想才是應該。

畢竟我離明瞭世事的距離還遠。

一個愛情的悲劇,而悲劇喜劇,也僅是流於表面的不費力氣的斷語。在愛的時刻,所獲得巨大的喜悅;在別離的時刻,憂傷與懷戀彷彿給人要安上翅膀,拖曳著沉重的身體飛向想往之地;在誘惑面前如風中燭火,思緒飄搖不定;在人生慘劇的深淵順應軌跡,半推半就的墜落,而墜落是不是真的一眾問題的最好解決辦法?還是消極的逃避。

格溫普蘭的一生自開始即是悲劇,在低沉又遲緩的交響樂的布襯和滿是惡意的催命意味下,一個人用當時微小的心願做出了後來回首縱觀十分了不起的事情。而這個當時幾乎是順手裹來的女嬰,給了他一段飄浮著夢幻泡泡的樸實愛情。窮有窮開心,而在金錢、權勢、美色和自己認為“有”的愛情面前,誰也要向前傾倒。正因為這符合人的常性,所以悲劇變得自然了。自然的悲劇,究其所以,很大的程度是各人的慾念惡意匯聚,終於反轉成各人不得不親嘗的苦果。哭了笑了,愛了離散了,最後心灰意冷,最後各人也都綻出人性的光華,是表面的悲劇,而內在卻也有大喜和“得到”的意味。人人哀慟,卻也最終都平靜了下來。

人生無非如此。一齊手拉手,跳完一曲圓舞曲,而後可有換了舞伴重新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