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節日

幼兒園勞動節教案反思

幼兒園勞動節教案反思(通用9篇)

每年五一節是勞動者的節日,五一節不是那些靠掠奪勞動者的智慧和物質財富而發家的強盜的節日。下面是幼兒園勞動節教案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幼兒園勞動節教案反思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生活條件好了,在家裡個個都是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有人在。其實只有從小參加勞動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確實,勞動不止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而我們都發現,現在的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日趨漸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則越來越差,缺乏勞動的概念,更缺乏對勞動的體驗 。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熱愛勞動,懂得勞動光榮,勞動辛苦的情感。進而懂得家人的付出及家人的辛苦。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孩子體會親自動手的樂趣。

2.讓孩子真正懂得勞動的可貴。

活動準備

小毛巾若干 小凳子若干 洗衣粉一袋 水盆10個

活動過程

我先是以兒歌引出活動的主角“凳子”,我發現孩子們都很聰明,興致也很高,沒幾遍就能自己哼出兒歌來,我還要求每個孩子對自己坐的凳子說一句話,我本想讓孩子們說一聲謝謝,或者你辛苦了之類感恩的話,可剛開始,孩子們都不明白老師的意圖,所以說不出來。於是我就先示範,示範後孩子們能跟著我的思路擴散開來了。接著我和孩子們一起來了解凳子的各個部位,雖然孩子們經常看到凳子,天天坐凳子,但真正能說清楚凳子各個部位名稱的孩子還很少,所以先來認識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認識完後我就從小朋友每天要洗澡引伸出凳子也要洗澡,並讓孩子們來幫忙洗。孩子們可激動了。當我問孩子們給凳子洗澡需要些什麼東西呢,孩子們紛紛聯想到自己洗澡時的東西,如毛巾、肥皂、沐浴露、水盆等說了很多,我強調:給凳子洗澡是用洗衣粉,它與我們小朋友洗澡是不一樣的。在第一次活動時,我把該怎麼洗,洗凳子的步驟示範了一遍,然後再讓孩子們洗;而我們不能單一的把自己的方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剝奪了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自主性,所以在第二次活動時我就讓孩子們自己去洗,洗完後再相互交流“你是怎麼洗的?”,並比比誰洗得乾淨,並給予鼓勵;孩子們給凳子洗澡的方法五花八門,而好多孩子都洗得非常乾淨。孩子們在自己動手勞動中獲得了快樂,懂得了勞動的可貴。

在第一次活動後,我發現,由於對孩子們使用毛巾在水裡清洗後要擰乾的要求沒有特別提出,因此就導致了有的孩子把水擰到了別的小朋友身上、鞋子上,還把地面弄得非常溼,所以在進行第二次活動的時候我就特別注意這方面的提醒:洗毛巾、擰毛巾一定要蹲下;沒擰乾的一定要盡力擰乾,人多就多等一會兒;不能亂佔位置,亂搶位置。所以第二次洗的時候就好了很多。孩子們在洗的時候,我一直在觀察,發現孩子們拿起毛巾,都很認真地給小凳子洗起澡來。“嘩啦,嘩啦”搓著毛巾,呼哧呼哧使勁擰乾毛巾,一會兒給凳子擦擦“背”,一會兒給凳子洗洗“腳”,幹得可帶勁可歡了,把凳子擦乾淨了,很多孩子都很聰明的把凳子放到了太陽底下曬一曬。看著他們一個個汗涔涔的,小臉紅撲撲的,我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此次活動注重趣味性,做到了寓教於樂,讓幼兒在玩樂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樹立起了勞動光榮的思想。我還在設想,可以讓孩子每天入園後就先把自己的小桌子、小凳子擦乾淨,培養孩子們愛勞動的好習慣,一定會有不錯的效果!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學會了給小凳子洗澡,進而就可以擦乾淨桌子,在家裡洗乾淨碗,洗書包,小襪子,小手絹等等 ,這不正是這堂活動課想要的結果嗎?這不正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的養成、一種能力的體現嗎?這不正是熱愛勞動的表現嗎?不過因為孩子們還小,沒有一定的紀律性,場面有點無序且混亂。下次一定會在這方面更加註意。讓孩子們在一個既熱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環境中獲得勞動的快樂。

幼兒園勞動節教案反思 篇2

設計意圖:

清明節一過,就到了五一勞動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瞭解傳統文化很重要的!

活動目標:

1.知道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是所有勞動人民的節日。

2.瞭解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並體驗勞動是件辛苦又快樂的事。

3.激發愛勞動的願望。

活動準備:

佈置幼兒去附近的理髮店理髮,到超市購物等,瞭解人民的勞動。掛曆一本、幼兒帶家長工作照一至兩張,工人、農民、醫生、教師、科技人員、司售人員、服務人員的工作錄影片斷。

活動過程:

一、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

1.教師請幼兒認讀5月1日,提示幼兒想一想為什麼字是紅色的?是什麼節日?誰的節日?

2.講解“五·一”節的來歷,告訴幼兒這是全世界勞動、工作的人都過的一個節日。知道是所有勞動人民的節日。

二、認識誰是勞動的人,他們都做哪些工作。

1.觀看錄影片斷,邊看邊穿插提問和引導,啟發幼兒理解勞動者是用自己的勞動為大家服務的人。

2.談談自己身邊的勞動者。請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拿出家人的照片說一說他們都是幹什麼的。教師引導孩子們發現他們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關係,引導幼兒尊重他們。

三、請幼兒回憶參觀理髮店、超市的情景,進一步瞭解這些地方的工作人員勞動的辛苦。

教師提問:你在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麼?他們是怎樣勞動的?

四、讓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

五、幼兒討論,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勞動是件辛苦而又快樂的事。

1.理髮店的叔叔阿姨都幹些什麼事?

2.沒有他們會怎樣?

3.超市裡叔叔阿姨每天站著累嗎?

4.既然累為什麼還要幹?

5.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怎樣?為什麼?

六、帶領幼兒參加幼兒園公益勞動(撿石子、撿樹葉、掃地),並觀察勞動後場地的整潔,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勞動的辛苦和快樂。

七、師生共同佈置“勞動的人最光榮”的展覽,將家長工作照裝飾後張貼在上面。

八、活動延伸

讓幼兒為老師、父母或其他勞動者製作一份小禮物,祝賀他們的節日。

活動反思:

透過此活動,讓孩子走出幼兒園,走向社會,可以讓幼兒瞭解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尤其是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培養孩子們從小就懂得關心他們,關心身邊的事,從而提高孩子們的責任感與社會的適應能力!

幼兒園勞動節教案反思 篇3

活動背景:

正值五一勞動節,今年我們幼兒園給每個班分了一塊草莓地,我們剛種上的時候,我們老師自己動手澆了我們班裡的一片地,沒過幾天,天氣轉暖,天氣乾的我們的草莓地都有了裂痕,孩子們問老師:老師,這土怎麼都有縫啊?我帶領孩子們找了找發現大片地都有了裂縫,我說孩子們天氣很熱,你們渴不渴啊?渴!異口同聲的回答,我說大地也很渴,特別是我們的草莓就更口渴了,於是他們張開了嘴,等著有愛心的人給他們喝水呢,孩子們於是想了想,說那老師讓我們給他們喝點水吧!

活動時間:

2017年4月26日

活動地點:

幼兒園草莓地

活動目的:

1、知道五一勞動節是勞動者的節日。體驗合作勞動的成功感和愉悅感。

2、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快樂,認識到勞動者的辛苦,知道新鮮的水果是由勞動者的辛勤勞動和汗水換來的,珍惜勞動成果,熱愛勞動。

活動準備:

兩個直徑75釐米的塑膠大盆,小水桶若干(人手一個),直徑20釐米的塑膠盆四個。

活動安排:

請宋文成、張志剛、朱良哲、慶龍恆四個小朋友為大家運水,蔡夢瑤給小朋友拿水壺,其他小朋友負責澆自己的草莓。

活動過程:

首先,老師講解活動

我們班的孩子中午起床收拾好自己的床鋪,我組織孩子們到我們班的草莓地,請每個小朋友拿好自己的小水壺,自由選擇自己要澆的一列草莓,站在每一列草莓的開始位置,聽我講解,請每個小朋友先澆最後位置的(離小朋友最遠的)那個草莓,倒著澆,慢慢的先澆後面的,從後面依次順序往前澆,每顆草莓澆三壺水,直到草莓喝飽了為止(就是你再澆水時草莓不喝了,你能看到水為止)。

進行活動,請孩子們自己動手先到大盆裡去灌水,然後到你負責的草莓地去餵你的草莓喝水。

孩子們的熱情很高,都興致勃勃的活動的起勁,小朋友一開始用一個水壺澆,後來用兩個水壺澆,最後有的小朋友用三個水壺澆,他們先把三個水壺灌滿了,然後提到草莓那個地方,把水壺放下,用完一個再一個,直到把三壺水全部澆完。

最後,孩子們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臉,心裡樂開了花,在快樂的情緒下有秩序的收拾好自己的水壺,收拾我們的工具。

先看好自己的草莓,這一列是我的。

先把袖子抹上去,別把衣服弄溼了。

我們先來舀水,灌好水就可以澆草莓了。

看,我們忙吧!我們可是很認真的呀!

草莓太渴了,我們給它多澆些水。

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勞動的過程中玩的盡興,同時也體會到了勞動的辛苦,也萌生了對植物的愛,合作之力促進了孩子的.深厚感情,雖然有一部分孩子的衣服溼了,鞋子溼了。但孩子很高興,也很快樂。

幼兒園勞動節教案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是所有勞動人民的節日。

2、瞭解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並體驗勞動是件辛苦但又快樂的事。

3、初步懂得勞動是件光榮的事,使幼兒初步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與附近的理髮店、郵局和百貨商店聯絡,帶領幼兒參觀。

2、安排幼兒定期做值日生和參加幼兒園勞動。

3、卡紙、膠水、剪刀、彩紙。

活動過程:

1、組織談話。使幼兒知道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是所有勞動人民的節日。

2、請幼兒回憶參觀理髮店、郵局、百貨商店的情景,進一步瞭解這些地方的工作人員勞動的辛苦。

我們參觀過幼兒園附近的郵局、理髮店和百貨商店,你在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麼?他們是怎樣勞動的?

3、組織討論,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勞動是一件辛苦而又快樂的事。

郵局的叔叔阿姨是怎樣工作的?他們在做哪些事?他們給人們帶來了什麼方便?

百貨商店的叔叔阿姨是怎樣工作的?他們每天都站著幹活累不累?既然累為什麼還要幹呢?

理髮店的叔叔阿姨的工作又是什麼?他們是怎樣工作的?如果沒有理髮店會怎麼樣?

這些人勞動一天累嗎?從他們的更加城你覺得他們工作時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麼?

4、讓幼兒談談自己在家或在幼兒園參加勞動的事。

你會勞動嗎?你在哪裡參加過什麼勞動?如做班級值日生,幼兒園集體勞動等,勞動的時候你的心情怎麼樣?為什麼?

5、教師小結。

勞動是件光榮的事,小朋友從小參加一些勞動,會使我們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長大了,也能像爸爸媽媽一樣做一名光榮的勞動者。

6、讓幼兒為老師、父母或其他勞動者製作一份小禮物,祝賀他們的節日。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讓孩子們不僅瞭解了各行各業不同的工作者對社會的貢獻,同時也知道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激發了幼兒愛勞動的強烈意識,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瞭解到了“五一勞動節”真正的意義,體會到勞動的不易,感受到了辛勤勞動的光榮。

幼兒園勞動節教案反思 篇5

一、活動名稱

向節日裡不休息,辛勤勞動的人們問好。

二、活動目標

1.幼兒在家長的幫助支援下大膽、自然地向成人問好,向人們表達節日的祝賀。

2.幼兒在父母的幫助下學會關注四周的的人和事。

3.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三、活動過程

1.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在幼兒園製作好慰問禮物和心意卡。

2.節日父母帶孩子外出的時候,幫助孩子發現在節日裡正在工作的人。

3.幼兒將自己的慰問禮物送給節日裡正在工作的人,請接受禮物的人填好心意卡交給孩子。(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可以幫助孩子一起送,也可以讓孩子自己主動去送,這個環節是對孩子的一個挑戰)

4.節日過後,孩子將心意卡帶到幼兒園。大家互相交流自己向誰慰問了,是自己主動完成慰問任務的、還是父母幫助完成。

四、教學反思

活動來源於中班的主題活動《四周的人》,教育活動從孩子最親近的父母長輩開始關心四周人們的活動,瞭解常見社會成員的工作及與我們的關係,並尊重他們的勞動,體驗社會成員之間的相互關心和友好交往,願意向他們學習。

幼兒園勞動節教案反思 篇6

具體安排:

1.時間:20xx年4月23日——28日

2.地點:各班

3.參加物件:

全體教師和幼兒

4.活動負責人:

各班班主任教師

活動內容:

小班活動:

1、初步瞭解“五一”勞動節的由來,回憶生活中的經驗,瞭解自己爸爸媽媽的工作,知道他們的辛苦。

2、回家後幫爸爸媽媽做一件事情,如:收拾玩具物品,拿拖鞋,倒垃圾等。

3、結合“幫爸爸媽媽做一件事情”組織一節專門的談話活動。

中班活動:

1、加深理解“五一”勞動節的含義。

2、為班級做一件事情,如:整理圖書玩具,抹桌椅,澆花等。

3、手工製作“美麗的花”組織幼兒將自制花朵送給幼兒園的勞動者,並說一聲祝福的話。

大班活動:

1、幼兒自己能清楚的講述“五一”勞動節的由來。

2、為幼兒園做一件事情,如:幼兒園公共場所撿垃圾,擦洗牆壁瓷磚、樓梯扶手、門、窗臺等(安全的場所)。

3、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在幼兒園製作好慰問禮物和心意卡。介紹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瞭解不同勞動者對社會的不同奉獻。父母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外出的時候,幫助孩子發現在節日裡正在工作的人。

注意事項:

1、各班活動前根據方案要求寫出活動設計(五大領域任選一門)並在周計劃中予以具體安排落實。

2、活動期間組織有序,注意幼兒的安全。

3、節日過後,回到幼兒園大家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以及自己做了的事情。

4、各班活動結束後把本次“愛勞動,慶五一”主題活動以教學設計的形式上交保教處。(每次活動要上交文字檔和電子檔各一份。)

教學反思:

在“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透過“愛勞動,慶五一”系列活動讓幼兒對“五一”勞動節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引導幼兒認識周圍的勞動人民,教育幼兒從小熱愛勞動,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能為他人、為集體服務,從而萌發幼兒熱愛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的情感。

幼兒園勞動節教案反思 篇7

教學目標:

五一長假就要到了,而長假期間的安全問題更是我們關注的大問題,對全體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度過一個安全、文明、快樂的五一長假。

教學過程:

1、時刻把安全教育記在心頭。做到“不安全的事絕對不做,不安全的行為不幹,不乾淨的事物不吃,不安全的車不坐,一切違紀違規的事不犯”的“五不要求”。

2、高度重視交通及其他安全,不單獨出門,確需外出,應經過家長和監護人的同意;不得擅自騎腳踏車在公路上或在大街上行駛。遵守交通規則,注重乘車安全,不乘"病車"和超載車輛;不在公路上學騎腳踏車,在公路上行走要注意來往車輛,做到"一停二看三透過",不爬車,追車,不強行攔車,不在公路上設定障礙.不在汽車的左面招呼車輛或行人。嚴禁私自或結伴去溪潭、水庫旁玩水,游泳,加強防範意識,提高自救能力。

3、在假期間,要做好用電、用火、用氣的安全;嚴禁野外玩火,以防引發山林火災;發生火災時,及時告知大人,絕對不 能直接參與救火。

4、注意飲食衛生,要求少吃零食、不暴飲、暴食,不吃劣質或變質的東西,防止疾病產生和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由於開春時節,流感等各種傳染病的多發,少去通風不好的公共場所,不到發病人家串門。

5、有計劃地完成假期作業,開展如讀一本好書,寫日記等活動。

6、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公益活動,增強勞動觀念,養成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尊老愛幼,助人為樂,對人禮貌,積極參加迎春活動。

7、注意假期不要打架,不要尋釁滋事,為自己的人身安全帶來隱患。

三、總結:

同學們、保護好自己是你們全家人的幸福,也是社會的幸福。真誠的希望同學們時刻注意保護好自己,為你的家人們帶來幸福。過一個愉快的假期。

幼兒園勞動節教案反思 篇8

設計意圖:

清明節一過,就到了五一勞動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我們中國傳統節日,瞭解傳統文化很重要!

活動目標:

1.知道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是所有勞動人民節日。

2.瞭解各行各業人們勞動,並體驗勞動是件辛苦又快樂事。

3.激發愛勞動願望。

活動準備:

佈置幼兒去附近理髮店理髮,到超市購物等,瞭解人民勞動。掛曆一本、幼兒帶家長工作照一至兩張,工人、農民、醫生、教師、科技人員、司售人員、服務人員工作錄影片斷。

活動過程:

一、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

1.教師請幼兒認讀5月1日,提示幼兒想一想為什麼字是紅色?是什麼節日?誰節日?

2.講解“五·一”節來歷,告訴幼兒這是全世界勞動、工作人都過一個節日。知道是所有勞動人民節日。

二、認識誰是勞動人,他們都做哪些工作。

1.觀看錄影片斷,邊看邊穿插提問和引導,啟發幼兒理解勞動者是用自己勞動為大家服務人。

2.談談自己身邊勞動者。請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拿出家人照片說一說他們都是幹什麼。教師引導孩子們發現他們工作和小朋友生活關係,引導幼兒尊重他們。

三、請幼兒回憶參觀理髮店、超市情景,進一步瞭解這些地方工作人員勞動辛苦。

教師提問:你在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麼?他們是怎樣勞動?

四、讓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爸爸媽媽是做什麼工作?

五、幼兒討論,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勞動是件辛苦而又快樂事。

1.理髮店叔叔阿姨都幹些什麼事?

2.沒有他們會怎樣?

3.超市裡叔叔阿姨每天站著累嗎?

4.既然累為什麼還要幹?

5.你覺得他們心情怎樣?為什麼?

六、帶領幼兒參加幼兒園公益勞動(撿石子、撿樹葉、掃地),並觀察勞動後場地整潔,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勞動辛苦和快樂。

七、師生共同佈置“勞動人最光榮”展覽,將家長工作照裝飾後張貼在上面。

八、活動延伸

讓幼兒為老師、父母或其他勞動者製作一份小禮物,祝賀他們節日。

活動反思:

透過此活動,讓孩子走出幼兒園,走向社會,可以讓幼兒瞭解和懂得尊重他人勞動,尤其是父母為自己所做事情,培養孩子們從小就懂得關心他們,關心身邊事,從而提高孩子們責任感與社會適應能力!

幼兒園勞動節教案反思 篇9

活動目的:

為迎接“五一勞動節”的到來,讓幼兒對“五一勞動節”有了深刻的認識,引導幼兒認識周圍的勞動人民,萌發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懂得珍惜勞動人民的成果。我們大二班在節日前夕開展了“勞動人民最光榮”的主題活動。希望透過此活動,教育孩子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好好學習,練好本領,長大了用自己的勞動去創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為社會服務。

活動內容:

一、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

瞭解五一勞動節的由來,初步理解五一勞動節的含義。

二、繪畫“各行各業勞動人民”美術作品

介紹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初步瞭解不同勞動者對社會的不同奉獻。

三、談話:說說“我的爸爸媽媽”

相互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的工作,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

四、組織幼兒義務勞動

如:擦桌子,椅子、洗抹布等。

五、手工

製作“美麗的花”。

組織幼兒將自制花朵送給幼兒園各行業的勞動者,並說一聲祝福的話。

六、學唱歌曲《勞動最光榮》

教學反思:

為了迎接國際五一勞動節,每個單位都會策劃一些節目,我們幼兒園今年也別出心裁的制定了一系列的活動希望透過此活動,教育孩子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好好學習,練好本領,長大了用自己的勞動去創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為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