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培根隨筆》為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著,同時也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前段時間讀了《培根隨筆》後,我發現了一個培根。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論猜疑》中,培根說道:“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於外。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準備而不愛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可見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這個暑假我讀了《培根隨筆》這本書,我喜歡他的一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
這位被馬克思稱之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的英國思想家出生於1561年,是莎士比亞的同時代人。他生於豪門,聰穎早慧,從劍橋大學畢業時僅15歲。三年後父親病故,由於他是繼室所生的小兒子,沒有分到什麼遺產,只得獨立謀生,一時債務壓身,飽嘗時態炎冷。後來他透過自修獲得律師資格並步入政界,幾經浮沉後成為國家重臣,最後因一樁至今仍眾說紛紜的受賄案被國會彈劾去職。
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哲學領域內的建樹。他倡導透過實驗揭示自然的奧妙並身體力行從事科學實驗,他的散文隨筆一共有58篇,內容涉及哲學、倫理、處世之道等。英國文學專家王佐良先生說培根“對每個題目都有獨到之見,誅心之論,而文筆緊湊,老練,銳利,說理透徹,警句跌出”,這是中肯的評論。
我認為這本書很不錯,現在把它介紹給你了,你喜歡嗎?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前幾天翻開了很久沒看的培根隨筆集,記得我曾經以培根所寫的|《論讀書》寫過一篇口頭作文參加過比賽,那次比賽對於我來說使一次新的挑戰,記得,那位老師和我說了題目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培根的那篇文章,
論讀書中講到讀書之用有三:一是:心曠神怡、二是:增趣添雅、而三是:長才益智。這三點我深有體會,但卻不覺得如此,我深感的是,我從來不會如此認為,但是這確實真正的原理,愛學、想學那就一定會覺得所講的沒錯。
我這次,我所看到的這篇就是人人都有的——憤怒。培根的筆者翻譯得很好,人之所以會有怒是因為人很脆弱,經不起波折,但是易發怒者,脾氣就必定會很暴躁,但是大部分人卻無法剋制發怒的傾向,所以培根就說“憤怒乃人之常情,但不可因發怒而犯罪。”
看完這篇文章,我發現自己也如此,易發怒,但卻從未反省。也學這就是人吧。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隨筆集》中包含許多洞察秋毫的經驗之談,其中不僅論及政治而且還探討許多人生哲理。但是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論述科學哲學的。可以說克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現代哲學家。他的整個世界觀是現世的而不是宗教的(雖然他堅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義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經驗論者而不是詭辯學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現實主義者而不是理論家。他那淵博的學識連同精彩的文筆與科學和技術相共鳴。
《隨筆集》中有大部分的篇章都是膾炙人口的.,我們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句話將友誼的真正含義描寫了出來,而且使我們切身體會到,即使剛剛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這句話,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對對方道歉,因為友誼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將友誼的真諦描寫的那麼自然,無論是誰,都不會否認這點。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讀過培根的散文隨筆,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文藝復新時期的情況,得知培根是如何在舊的社會結構和思想體系日趨瓦解之際,致力於探討並樹立新的信念。規範和道德。他的散文清晰明瞭,很容易就能理解,文章關注現實,集中的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哲學觀點。
文章中運用了許多對比和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並講述了許多人生哲理,可以讓我們從中學習到很多道理,我們也可以把散文中的優美語句積累下來,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寫作水平。
培根隨筆語言凝練優美,意蘊深刻,不多的文字中,卻蘊含了許多豐富的哲理,所以我們應該向培根學習,把他這種寫作手法運用到我們的作文當中,並且學會如何用小故事來描繪出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