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別稱羊城的來歷
羊城,廣州市的別稱。根據五羊的傳說而得名的。除了羊城之外,廣州還被稱作穗、穗垣、仙城、花城。漢族民間傳說廣州府五仙觀。初有五仙人,皆持穀穗,一莖六出,乘五羊而至。仙人衣服,與羊同色,五羊俱五色,如五方。既遺穗與廣人,仙忽飛昇而去。廣州市別稱羊城的來歷,歡迎大家閱讀。
基本概述
中國的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別名。比如廣州吧,就有五羊、五羊城、穗垣的別稱。廣州為什麼被稱為五羊城呢?這還要從一個古老的傳說說起。
很久以前,廣州發生過一次大饑荒,人們已經幾天沒米下鍋了。可是做官的老爺卻像強盜一樣,照舊向老百姓要糧食。那時候,城裡的坡山腳下住著父子二人,因為交不出糧食,父親被抓走了,官老爺讓兒子三天之內把糧食交齊,不然就要他父親的命。
這少年十分孝順,但是卻沒有一點辦法能救父親,他急得痛哭失聲。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他的哭聲感動了天上的五位仙人。仙人們騎著五隻不同顏色的羊,拿著穀穗,來到了少年的家裡。他們把穀穗交給少年,讓他趕快把穀粒種進土裡,明天天亮時,就能收穫很多的稻穀。他們還告訴少年,以後如果遇到了困難,就到坡山腳下找他們,說完仙人就不見了。少年按照仙人的吩咐種下了穀粒,第二天果然收穫了幾大筐稻穀。
少年把稻穀如數交給了官府。官老爺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感到很奇怪,就板起面孔追問這稻穀的來歷。少年畢竟是個孩子,在他威逼之下,只好如實相告。官老爺聽後心中暗自盤算:如果把五個仙人抓到手,不就可以發大財了嗎?於是,他釋放了少年和他的父親,馬上命令差役去坡山腳下捉拿仙人。
少年感到事情不妙,急忙跑到坡山腳下,告訴仙人們快快離開。仙人們點點頭,感謝少年的關照,然後告訴少年,快把剩下的谷種撒到地裡,這樣官府就搶不走了,老百姓就可以有吃的了。說話間,差役們到了,五位仙人騰空而起,差役們一點辦法也沒有。仙人帶來的五隻羊留在了草地上,差役們剛要去抓,五隻羊簇擁在一起,變成了一塊大石頭。
今天,我們仍然能在廣州的越秀山上看到那五頭石羊呢,中間的一隻公羊,口銜穀穗,昂首天外。不過,這不是仙人的五隻羊變的,而是藝術家的傑作。傳說中五隻羊變成的石頭,在坡山腳下的五仙觀裡,你不妨前去一看。
這個五羊的傳說是一則廣州的“史前拓殖故事”,透過“五羊銜谷,萃於楚庭”,反映出西周末年,由於諸侯崛起,民不聊生,中原百姓紛紛攜帶家畜、農作物向南遷徙的事實,表達了古代的廣州先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羊城除了五羊的傳說以外,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正是這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傳奇,沿續了廣州這一英雄城市的千年文脈。如:
“炮打瘦狗 滿清改朝”的傳說
大清王朝開國之時,一位得道的國師到了廣州,看到越秀、白雲山上雲蒸霧罩,
龍氣沖天,馬上察覺到了老龍王的.蛛絲馬跡。便立即奏明聖上,請求派兵剿滅龍王,“如無作為,他日必出天子”。此後,便有了“炮打瘦狗嶺”之典故。
但是,由於當時朝廷“炮打瘦狗嶺”的專項經費有限,加上主管官員層層盤剝,真正用在點子上的費用便所剩無幾。每年的“炮打”都是流於形式:鳴鑼開道開始,幾聲冷槍收場。幾十年下來,只傷了老龍王幾片鱗甲。但,為了治癒受傷的這幾片龍鱗,老龍王卻花了整整兩百多年的光景。待身體恢復後,便選中了跟興梅龍穴頗具淵源的客家才俊——孫中山先生,並冥冥之中指派何子淵、何天炯、何公博、廖仲愷等諸公,以及中華大地無數志士仁人協助,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裡應外合,將滿清王朝推翻,建立了中華民國。報了“炮打瘦狗嶺”之不共戴天之仇……
注:“瘦狗嶺”位於廣州東門外牛眠崗,是孫中山親手建立的“粵軍第一師陣亡將士陵園”所在地。亦是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六弟——安葬瘦狗嶺粵軍第一師陵園之陣亡粵軍最高級別高階將領上校團長何貫中的長眠之地。
何子淵、何天炯、何公博、廖仲愷等諸公都是孫中山先生的“砂煲”兄弟,1905年中山先生在日本東京創立“同盟會”後最早入盟的盟員。越秀、白雲山舊時亦稱“觀音山”。
羊城的來歷
廣州不盛產羊。所謂羊城與一個五羊降福的古老傳說有關,在廣州越秀公園有一座五羊雕像,也是描述這段傳說的。
廣州,又名「羊城」,有著兩千兩百一十多年的歷史。它和世界上許多古老的城市一樣,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公元前9世紀,周朝的楚國在如今的廣州建造了一個城邑,名叫楚庭。有一年,楚庭因連年災害,田地荒蕪,農業失收,百姓饑荒。有一天,南海的天空出現五朵祥雲,上有五位仙人,身穿紅橙黃綠紫五色彩衣,分別騎著五隻仙羊,仙羊口銜一棵一莖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這座城市。仙人把稻穗贈予百姓,把五隻羊留下,祝願這裡永無饑荒,然後騰空而去。
從此,廣州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也開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稱。廣州的百姓還在惠福西路修建了「五仙觀」,紀念五位造福的仙人。你若不信,可到五仙觀的東側看看,那裡還有一塊巨大的紅砂石腳印狀的凹穴,那就是「仙人拇跡」。你還不信,可到越秀山麓,那裡存有一塊「古之楚庭」的石碑,它告訴我們,廣州最古老的名字叫「楚庭」。
這個五羊的傳說是一則廣州的「史前拓殖故事」,透過「五羊銜谷,萃於楚庭」,反映出西周末年,由於諸侯崛起,民不聊生,中原百姓紛紛攜帶家畜、農作物向南遷徙的事實,表達了古代的廣州先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然而,歷史眞實的廣州是這樣產生的。
廣州這塊土地面臨南海,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氣候溫和,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早在新石器時代,即約五千年前,先民們就在這裡從速漁獵和原始農業活動。在廣州的龍眼洞、飛鵝嶺等地發現的遠古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石斧、石鑿、石磨和陶器等生產工具,說明已經有流動的漁獵部落在珠江三角洲的廣州地區定居,並逐步發展成為廣州的原始聚落。
後來,人們的耕作和捕獵技術提高了,學會了各種手工藝技術,生產的糧食和打的魚也多了,便開始用剩餘的糧食和魚,去換取別的部落的剩餘產品,交換有用的工具。在物產富饒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了各行各業的工匠,他們不必從速耕種,也不需要住在分散的鄉村,而是集中居住。這樣,廣州一帶的各個定居地之間的交往密切起來,變得誰也離不開誰了,慢慢地形成了一個經濟社會,從而奠定了廣州城的基礎。那時候,世界上許多名城,還是獵人彎弓搭箭的森林,或者是漁夫撒網的河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