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健康

竹茹的功效與作用-竹茹鑑別應用&使用禁忌及方劑

竹茹的功效與作用-竹茹鑑別應用&使用禁忌及實用方劑

竹茹性涼而潤,偏治熱痰及胃熱嘔噦,並善以寧神開鬱除煩,凡痰熱鬱結所致的心神不寧及產後虛煩頭痛、心中悶亂不解者,用之最好。以下是PINCAI小編整理的竹茹的功效與作用、竹茹鑑別應用、使用禁忌及實用方劑,歡迎閱讀參考!

竹茹的功效與作用-竹茹鑑別應用&使用禁忌及實用方劑

概述

竹茹,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青稈竹、大頭典竹 或淡竹的莖稈的乾燥中間層。全年均可採制,取新鮮莖,除去外皮,將稍帶綠色的中間層刮成絲條,或削成薄片,捆紮成束,陰於。前者稱"散竹茹",後者稱"齊竹茹"。青稈竹,多生於平地、丘陵。分佈於廣東,廣西。大頭典竹,生於山坡、平地或路旁。分佈於廣東、海南及廣西。淡竹,多生於丘陵及平原、分佈於黃河流域至長江流域間以及陝西秦嶺等地,尤以江蘇、浙江、安徽、河南、山東等省為較多。具有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的功效。用於痰熱咳嗽,膽火挾痰,驚悸不寧,心煩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功效與作用

清熱化痰、除煩止嘔。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清化熱痰藥,具抗菌作用,臨床用竹茹10克水煎服,治療肺熱咳嗽、咳黃痰及胃熱嘔吐等,薑汁制後可增強止嘔作用。

臨床應用

用量4.5~9克,煎服或熬膏服。用治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使用禁忌

寒痰咳喘、胃寒嘔逆及脾虛洩瀉者禁服。

鑑別應用

竹茹與半夏,二藥均有化痰、止嘔、安神作用,對於膽虛痰熱鬱結所致的.煩悶不寧、頭暈目眩、反胃嘔噦之證,常相互為用,以協同化痰、安神、止嘔作用。然竹茹性涼而潤,偏治熱痰及胃熱嘔噦,並善以寧神開鬱除煩,凡痰熱鬱結所致的心神不寧及產後虛煩頭痛、心中悶亂不解者,用之最好。半夏辛溫性燥,偏治寒痰溼痰及痰飲所致的嘔噦,並善長辛開苦降,散結消痞,對於痰溼鬱留心下所致的痞堅不舒、飲食不下以及泛惡嘔吐者,用之最佳。

實用方劑

1、竹茹湯(《普濟本事方》),溫中降逆,主治胃熱嘔吐,症見嘔吐酸腐,食入即吐,脘腹脹滿,口臭而渴,噯氣厭食,舌黃脈數。

2.滌痰湯(《濟生方》),滌痰開竅,主治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

3、溫膽湯(《三因極一病症方論》),理氣化痰,清膽和胃,主治膽胃不和,痰熱內擾,虛煩不眠,或嘔吐呃逆,以及驚悸不寧,癲癇等症。

4、黃連溫膽湯(《六因條辨》),清熱除煩,理氣化痰,主治痰熱內擾,失眠,眩暈,心煩,口苦,舌苔黃膩。

5、羚羊鉤藤湯(《通俗傷寒論》),涼肝熄風,增液舒筋,主治肝經熱盛,熱極動風,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為痙厥,甚則神昏,舌絳而幹,或舌焦起刺,脈弦而數。

6、桔皮竹茹湯(《金匱要略》),主治胃中熱盛,氣逆上衝。

7、竹皮大丸(《金匱要略》),治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

8、竹茹湯(《聖濟總錄》),治傷暑煩渴不止。

9、淡竹茹湯(《千金方》),治產後虛煩,頭痛短氣欲絕,心中悶亂不解。

10、竹茹膏(《濟生方》),治黃泡熱瘡。

生理特性

1、青稈竹

植株木質化,呈喬木狀。植株叢生,無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達15m,徑約6cm。頂端不彎垂,竿的節上分枝較多;節間圓柱形,竿的節間和籜光滑無毛。

2、大頭典竹

植株木質化,是喬木狀。竿高達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節上通常具毛環,節間通常較短;籜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貼生前向刺毛;釋片基部較狹;釋舌較長,長約5mm;小穗通常呈麥稈黃色;內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較長而密的緣毛。葉鞘通常被毛;葉舌較長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筍期6~7月。

3、淡竹

植株木質化,呈喬木狀。竿高6~18m,直徑5~7cm,成長後仍為綠色,或老時為灰綠色,竿環及籜環均甚隆起。籜鞘背面無毛或上部具微毛,黃綠至淡黃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點和條紋;籜耳及其繸毛均極易脫落;籜葉長披針形,有皺摺,基部收縮;小技具葉1~5片,葉鞘鞘口無毛;葉片深綠色,無毛,窄披針形,寬1~2cm,次脈6~8對,質薄。穗狀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狀的圓錐花序;小穗含2~3花,頂端花退化,披針形,具微毛;外稃銳尖,表面有微毛;內稃先端有2齒,生微毛,長12~15mm;鱗被數目有變化,3至1枚或缺如,披釷形,長約3mm;花葯長7~10mm,開花時,以具有甚長之花絲而垂懸於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頂生一長形之花柱,兩者共長約7mm,柱頭3枚,呈帚刷狀。筍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竹茹的功效與作用-竹茹鑑別應用&使用禁忌及實用方劑]相關文章:

1.竹茹的功效與作用-竹茹鑑別應用&使用禁忌及實用方劑

2.陳皮的功效與作用